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 作品数:2,313 被引量:6,823H指数:29
- 相关作者:吴素梅王彦唐荣德谢超香胡顺更多>>
- 相关机构:玉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跨民族友谊对国家认同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 群际接触所唤起的积极情感能够影响个体对其他群体的态度,不同民族的个体之间的友谊也能增强其对其他民族的积极情感,进而有利于培养并促进其对整个国家的认同。本研究欲探究跨民族友谊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且以民族团结意识为中介、以...
- 张诗雨徐科朋张积家张姝玥
- 关键词:国家认同
- “疫情下的宏观社会与教育思考”笔谈被引量:5
- 2020年
-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教育学研究中的一个恒久的理论话题。而在这次席卷全球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当中,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直接变身为现实问题。学校作为人口密集场所,在“社交距离”限制下,都暂缓开学或停课来应对危机;身陷疫情之中的教育,自身既要随时应对疫情变化造成的各种危机,也是社会对付当下疫情以及防范未来社会危机所要借力的工具,意大利大量的在读医学生战时紧急披挂上阵,即是其中一例。本组笔谈所选取的十位专家的文字,普遍侧重于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视角,看疫情,谈教育,有宏观畅想,也有中观和微观描述,有助于我们更加丰富对于疫情下基础教育的认识。当然,作为一个教育基本问题,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在其他几组笔谈和相关文章中,都不免会有较多涉及。而本组笔谈所选定的题名,也只是用来概括这部分文字的一种方式,其具体内涵要远比题名丰富。
- 杨九诠程天君吕立杰陈廷柱阎凤桥温恒福雷万鹏李松林孙杰远朱旭东
- 关键词:风险社会教育危机
- 中国乡村教师研究回顾与新时代发展取向被引量:14
- 2021年
- 中国乡村教师研究历经近百年发展,研究成果从极度匮乏、逐渐丰富、质量提升、快速发展到“重心下移”,日渐成熟。回顾这一发展历程,旨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探索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路径,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乡村教育振兴提供学理支撑。通过文献计量统计与描述分析可知,中国乡村教师研究主题涉及乡村教师的生存境遇、身份认同、队伍建设、专业发展、培养培训以及相关政策研究、乡村社会发展、域外视角等。其中探讨了诸多实践问题,促进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研究体系和跨学科研究范式,明确了一系列理论问题,即:乡村教师发展问题是乡村教育振兴的根本问题;乡村教师政策制定与实施在乡村教育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应把如何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乡村教师研究的核心问题。当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问题解决措施不完善、政策实效测评欠缺、思想体系建构较弱等亟待改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应加强“十四五”规划期间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制定与推进研究、“互联网+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创新实践模式研究、技术赋能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路径研究以及乡村教师助力乡村振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欧阳修俊
- 关键词:乡村教师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专业发展乡村教育
- 职业教育培训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空巢农户视角的探讨被引量:1
- 2021年
- 采用江西省南昌市6县(区)的实地调查数据,借助于PSM方法的实证检验,重点探究职业教育培训对南昌市空巢农户收入影响的关系。研究表明,描述性统计得到的数值大多会高估职业教育培训对空巢农户的实际收入效应,在考虑样本的内生性偏差问题后,接受职业教育培训能显著提高空巢农户的收入水平,但由于职业教育培训存在效率逐年递减的情况,因此职业教育培训对空巢农户收入的提高效果也会随着农户接受培训时间的延长而缓慢减弱。此外,男性户主、户主文化水平、农业劳作人数、家庭拥有耕地面积、务农年限、当地政府政策支撑等变量对空巢农户的收入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培训时间、培训所需费用、离县城距离等与农户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意愿成显著负相关关系;农户年龄、家庭成员数、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例、专业技能化程度与职业教育培训的联系并不紧密。
- 朱萌君
- 关键词:职业教育培训农户收入
- 能力分班有利于学与教吗——基于PISA2018阅读领域的证据
- 2024年
- 我国中学普遍实施能力分班教学,但是,不管是研究领域还是实践领域,对能力分班的政策效果皆未形成一致性看法。基于PISA2018我国四省市数据,综合利用两水平线性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评估学校能力分班对于阅读学科的教与学的效用、公平性以及作用机制后发现,对于学生阅读素养表现而言,不管是分班分层的重点班政策,还是学科分层的分层走班制,皆不利于学校整体成绩提升,而且存在固化或扩大学生间成绩差距的潜在风险。从作用机制上看,学校划分重点班并不能自然促进阅读学科教师教学改善,进而提升学生阅读素养成绩;而分层走班制则为阅读学科教师创设了教学有效性发挥的有利环境,对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正向调节效应。
- 钱阿剑赵茜
- 关键词:PISA
- 指向高阶思维发展的高中地理思维建模教学实践——以“海浪”为例
- 2024年
-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新高考更加重视对学生地理思维过程和地理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文章以“海浪”为例,建构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模型,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为中学一线地理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及需求,开展指向高阶思维发展的高中地理思维建模教学提供参考。
- 李平卫施佳敏翟禄新龚佳玲何丽萍
- 关键词:高阶思维高中地理
- 新质生产力驱动“新技术”劳动教育变革研究
- 2025年
- 新质生产力引发了“新技术”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的深刻变革,两者产生双向驱动、互为增能和交互跃迁的逻辑关联。基于马克思的生产力经典理论分析,“新技术”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亟待新质人才、新质产业集群、新质劳动工具、新质劳动形态等新质生产力要素的支撑。基于此,要以智慧工人的创变力为核心素养、以新兴产业为内驱力与关键变量、以智能工具的推动力为劳动手段、以数据技术的传导力为内生引擎,构建“新技术”劳动教育的理论形态。但在新质生产力驱动“新技术”劳动教育变革过程中,仍面临着跨学科人才数量少、新兴资源开发难、时空场域束缚紧、评价范式虚等现实阻隔。“新技术”劳动教育的推进,应坚持以智能创变素养为新旨归、以产教融合为新机制、以数智工具为新引擎、以智能数字为新介质,促进“新技术”劳动教育的有效实践。
- 蒋士会马芳芳
- 关键词:劳动教育
- 广西高中数学教师元认知水平及其对专业发展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元认知对学习者的认知活动具有积极作用,数学教师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践行者,其元认知水平对其专业发展影响较大。本文通过对广西高中数学教师进行抽样调查研究,揭示广西高中数学教师元认知及专业发展的现状,对广西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与元认知各维度的线性回归进行分析,并就高中数学教师如何更好发挥元认知意识促进专业发展提出建议。
- 李金兰周莹冯淑慧
-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师元认知
- 教育现代化的“中国式”笔谈
- 2025年
- 为促进教育现代化迈向更高水平、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目标愿景和形成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气象、中国风格、中国范式贡献理论力量,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亟待突破:亟需深化认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性与世界一般性的关系;亟需系统思考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关系性与系统性;亟需立足本土思考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内涵与指标体系;亟需主动接应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时代拐点与历史机遇;亟需进一步探索中国教育现代化何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于本土、体现特色并凸显特质的“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在价值上有三个维度的取向,即“做强自身”“服务国家”和“助力成长”。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为中国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未来发展的新框架,也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路向提供了全新的格局和价值意蕴:“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中国教育现代化走独立内生式的发展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克服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弊端;以“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过去各种分析框架;以“中国式现代化”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的独特之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定位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独特格局和价值意蕴。中国教育现代化具有四重意义,即比较意义上的“中国教育现代化”: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发展意义上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坚持道路与改革创新;结构意义上的“中国教育现代化”:优先发展与统筹推进;系统意义上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全面发展与结构优化。中国文化传统的内在关联思想或许依然是在中国现代教育情境中开展社会化和情感教育的根基所在,应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涵养教育现代化,因为传统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看待世界的“视阈”,而且我们可从其中汲取养分更好地建构现代教育。
- 孙杰远杨小微徐冬青程亮游韵
- 关键词:中国教育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中国文化传统
- 我国农村高中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探析被引量:3
- 2021年
- 面对高考压力和学业问题的逐渐增加,农村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如何依据农村高中生心理发展特点探究适合其心理健康发展的模式,是农村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出发,阐述了农村高中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充分利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不断完善学校对农村高中生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建议,从而为解决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新的探索途径。
- 朱萌君常保瑞
- 关键词: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