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

作品数:22 被引量:111H指数:6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纺织
  • 7篇足迹
  • 6篇服装
  • 4篇纺织服装
  • 3篇生命周期评价
  • 3篇丝绸
  • 3篇丝绸产品
  • 3篇环境表现
  • 3篇纺织产品
  • 3篇服装产品
  • 3篇高校
  • 3篇碳足迹
  • 2篇社会
  • 2篇生命周期
  • 2篇水短缺
  • 2篇水足迹
  • 2篇劣化
  • 2篇媒体
  • 2篇灰水
  • 2篇纺织服装产品

机构

  • 22篇浙江理工大学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浙江省轻工业...

作者

  • 12篇王来力
  • 4篇王晓蓬
  • 3篇姜毅
  • 2篇王伟军
  • 2篇张颖
  • 1篇李一
  • 1篇潘旭伟

传媒

  • 5篇染整技术
  • 4篇现代纺织技术
  • 3篇丝绸
  • 2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情报科学
  • 1篇印染助剂
  • 1篇情报理论与实...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渤海大学学报...
  • 1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浙江纺织服装...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PAS2395的纺织产品碳足迹核算与评价被引量:5
2018年
为准确量化与评价纺织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碳足迹,详细解析了PAS 2395:2014纺织产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规范。结果表明:清晰设定核算边界是纺织产品生命周期内碳足迹核算的先决条件;核算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纺织产品碳足迹核算结果的不确定度;共生产品碳排放量的分配根据产品特性是否相似而分别选择产量或经济价值作为拆分依据;碳足迹核算结果的评价可以进行全生命周期阶段的评价,也可以针对生命周期中某一阶段进行重点评价,以减少产品的碳足迹。
王晓蓬王君涛李一
关键词:纺织产品碳足迹
化学纤维纺织服装产品环境表现评价研究综述被引量:4
2022年
为全面了解化学纤维纺织服装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环境表现,综述了化学纤维纺织服装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碳足迹与水足迹评价、纤维微塑料释放量化研究的研究进展,为化学纤维纺织服装产品的绿色设计、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化学纤维纺织服装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受核算边界、数据收集、特征化因子等因素的影响;化学纤维纺织服装产品碳足迹评价研究集中于合成纤维纺织服装产品;化学纤维纺织服装产品的水足迹量化与评价研究主要依据ISO 14046标准和Water Footprint Network;化学纤维纺织服装产品的纤维微塑料释放量受纤维种类、织物类型、洗涤温度、洗涤剂和洗衣机种类等因素影响。
周悦叶翔宇王晓蓬朱紫嫄董雪玉王来力
关键词:化学纤维环境表现碳足迹微纤维
面向高校的私有教育云平台构建与应用研究被引量:14
2018年
分析了高校私有云平台建设中自行开发、商业解决、开源解决等3种方案的特点,提出私有教育云平台的层次架构,介绍了OpenStack中基础服务、存储、共用服务和高层服务4种类型的10大组件,讨论了计算型私有教育云、存储型私有教育云和通用型私有教育云的典型应用场景,给出基于开源软件的通用型私有教育云平台构建实例,包括硬件环境、网络配置、功能组件配置、安装与管理。
曹丽姜毅杨晓刚
关键词:教育云私有云开源软件OPENSTACK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用户小数据管理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意义]小数据以用户个体为中心,其计算、分析和应用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为解决用户小数据的管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小数据管理模式。[方法/过程]分析了小数据的基本概念和来源、小数据和大数据的异同和融合等问题,从用户小数据的采集、存储和使用3个方面讨论了用户小数据的管理方法,给出了基于MongoDB+Spark大数据技术的用户小数据管理实例。[结果 /结论]通过大数据技术和传统数据管理技术的结合,能够更加高效和方便地管理用户小数据,从而推动面向用户个体的信息服务质量的提升。
杨晓刚姜毅张璠王伟军
关键词:用户大数据个性化服务数据管理
纺织服装产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综述被引量:2
2022年
纺织服装产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可将多维环境影响指标归一为统一的量化指标。比较分析环境损益法、影子价格法、HiggMSI和ReCiPe方法等4种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结果表明,环境影响归一化表征方法有价值法和评分法两种形式,环境损益法和影子价格法以价值表征环境影响,HiggMSI和ReCiPe方法用评分法表征环境影响;以价值法表征环境影响可以将评价结果纳入企业的经济效益分析,量化企业生产活动造成的环境影响的经济成本;以评分法表征环境影响的方法分为中间点环境影响归一和终点环境影响归一两种途径,ReCiPe方法从终点层面进行环境影响归一,涵盖了更多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通常只考虑了产品生产和消费对环境产生的负外部影响,构建生产和消费活动的正外部影响的量化和评价方法,可以更加全面地量化和评价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表现。
郝彩王晓蓬朱紫嫄董雪玉邱笑笑王来力
关键词:环境影响价值法评分法纺织服装
浙江省时尚产业产教融合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被引量:10
2021年
深化产教融合是党的十九大明确的重大改革任务,推进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破解高校学生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两张皮”的难题,亟需推进时尚产业产教融合。文章回顾了产教融合提出的现实背景和理论基础,分析了推进浙江省时尚产业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高校和企业“双主体”育人目标不一致、高校和企业“双责制”人才培养模式不健全、兼具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缺乏、企业参建的实习实训“双基地”缺位。针对这些问题,文章从制度、载体、企业、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产业学院六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李一王晓蓬王晓蓬
棉纺织服装产品生命周期环境表现评价研究综述
2022年
为研究棉纺织服装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表现,利用Cite 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工具对棉纺织服装产品环境表现评价的中英文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并对棉纺织服装产品生命周期的固碳效应、水足迹评价区域化差异、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结果表明:英文文献多从国际政策等宏观层面出发进行棉纺织服装产品环境表现评价的研究,中文文献对环境表现量化与评价方法的应用研究较多;受核算边界、数据收集、特征化因子等因素的影响,棉纺织服装产品生命周期环境表现的量化与评价指标和结果差异较大;基于农业种植获取的原生棉纤维制成的棉纺织服装产品具有固碳效应,延长其使用周期可加强固碳效应;棉纺织服装产品的水足迹评价需考虑不同区域的水资源环境本底异同,并构建基于不同区域水资源环境背景数据的区域特征化因子;综合评价指标可以解决多维环境表现指标单位不同的问题,实现不同棉纺织服装产品及其多维环境表现指标之间的比较。
陈爽丰翔刘书轶王晓蓬邱笑笑王来力
关键词:生命周期评价综合评价
产品社会生命周期评价研究进展分析
2023年
为了系统分析产品社会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进展和技术框架,采用CiteSpace对来源于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产品社会生命周期评价研究热点演进分为框架搭建(2008—2013年)、方法探索(2013—2016年)和体系标准化(2017—2020年)3个阶段;产品社会生命周期评价技术框架包括确定目标与范围、清单分析、影响评价与结果解释4个部分,清单分析的指标选择过程涉及40个子指标,其中与健康、人权相关的为核心指标;社会影响特征化可以通过参考量表法与影响路径法进行量化,参考量表法包括子类别评价法与社会热点数据库法,其中子类别评价法体系较为完善。
国琪王晓蓬陈爽刘佳宜张颖王来力
关键词:评价指标
浙江省山区26县推动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注意力配置研究——基于文本分析方法被引量:1
2023年
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对推动浙江省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至关重要。选取浙江省山区26县2022年公布的26份政府工作报告为研究样本,结合注意力配置理论,采用QSR Nvivo 11质性分析软件对报告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山区26县政府对推动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总体关注度偏低,注意力配置并不均衡;在推动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4个维度中,山区26县政府更多关注平台建设,而在市场环境创建和人才引育方面的关注程度相对较弱,与浙江省政府的关注重点存在较大不同。研究从县域视角切入,为浙江省山区26县政府优化推动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注意力配置提出意见建议,并为其他区域打造面向科技人才的优质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构建引育和激励科技人才的长效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翁晨朱恩泽
关键词:创新创业文本分析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定性”与“定量”评价及其优化措施被引量:12
2018年
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制度,优化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科研考核环境,关系着我国科技文化产业和科技创新事业的长远发展。现有的高校针对科技创新团队的评价机制,重视量化的"硬指标",忽视定性的"软指标",由于"定量"和"定性"评价的作用力"不均匀",很容易使得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陷入"量化"考评机制"功利主义"的漩涡,拉断"定性"与"定量"链式评价体系的"链条"。为此,要需建立相关"定性"评价的考核队伍,优化"定量"评价的考核指标,并健全"定性"与"定量"的"链式"评价机制。
王晓蓬许安琪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