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兰州工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作品数:163 被引量:435H指数:9
相关作者:邓翔宇周彬蔺鹏刘保录张艳茹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学院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文化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7篇自动化与计算...
  • 39篇电子电信
  • 25篇文化科学
  • 8篇电气工程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机械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通信
  • 16篇课程
  • 13篇无线
  • 12篇网络
  • 12篇教学
  • 11篇图像
  • 10篇传感
  • 9篇单片
  • 9篇单片机
  • 7篇信号
  • 7篇移动通信
  • 7篇无线传感
  • 6篇嵌入式
  • 6篇MIMO
  • 5篇移动通信技术
  • 5篇通信系统
  • 5篇无线传感网
  • 5篇无线通信
  • 5篇传感网
  • 4篇信道

机构

  • 154篇兰州工业学院
  • 18篇兰州交通大学
  • 8篇北京华晟经世...
  • 7篇西北师范大学
  • 4篇兰州大学
  • 4篇中国电信股份...
  • 3篇兰州石化职业...
  • 2篇兰州理工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中国电信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兰州城市学院
  • 1篇兰州市勘察测...
  • 1篇天水市第三人...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兰州金利达电...

作者

  • 11篇兰聪花
  • 9篇闵永智
  • 8篇秦玉娟
  • 7篇刘馨
  • 7篇吴守霞
  • 7篇吴记群
  • 7篇包理群
  • 7篇周彬
  • 6篇龚成莹
  • 6篇张伯楠
  • 5篇李锦珑
  • 5篇王永喜
  • 5篇何辉
  • 5篇胡玫
  • 4篇刘保录
  • 4篇蔺鹏
  • 4篇李颖
  • 4篇周德东
  • 4篇张维昭
  • 3篇侯志伟

传媒

  • 25篇自动化与仪器...
  • 14篇兰州工业学院...
  • 13篇工业仪表与自...
  • 5篇电气自动化
  • 5篇电脑知识与技...
  • 4篇教育教学论坛
  • 4篇物联网技术
  • 3篇西北师范大学...
  • 3篇中国建材科技
  • 3篇无线互联科技
  • 3篇兰州交通大学...
  • 3篇中国新通信
  • 3篇信息通信
  • 3篇工业和信息化...
  • 2篇无线电工程
  • 2篇计算机时代
  • 2篇自动化仪表
  • 2篇计算机工程
  • 2篇仪表技术
  • 2篇计算机应用与...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11篇2021
  • 12篇2020
  • 22篇2019
  • 13篇2018
  • 15篇2017
  • 22篇2016
  • 26篇2015
  • 22篇2014
  • 2篇2013
1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悬浮的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机电一体化技术近些年发展迅速,不仅应用于一般生产行业、加工行业、数控机床、工厂自动化、建筑行业、工业机器人,还应用于信息技术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家庭自动化、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方面。磁悬浮技术是集电磁学、电子技术、控制工程、信号处理、机械学、动力学为一体的典型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此技术的应用中,磁悬浮轴承及磁悬浮列车为现在发展的热点。磁悬浮地球仪为其中最基础的应用之一。
穆颖谢微博
关键词:磁悬浮地球仪
一种微机电源的LDO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微机电源稳压性能较差的缺点,设计一款输出电压为5 V,最大输出电流为1 A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LDO)。通过选择误差放大器、反馈电阻网络、大功率N沟道MOS管作为调整管;采用具有过温、限流保护功能的芯片和外围电路构成基准源电路,改善了稳压器的线性调整率。测试结果表明,室温下输入电压为5.5~25 V时,输出电压稳定在5 V,负载为5Ω时电压调整率为0.6%,显示出良好的稳压性能。
胡玫王永喜刘保录
关键词: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基准源调整管
基于GUI的通信原理辅助教学平台设计
2024年
利用MATLAB语言进行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的通信原理辅助教学平台设计,将通信原理辅助教学划分为课堂教学与实验操作两个模块,实现信息量计算、信道容量计算、码型变换、二进制调制解调等功能。该平台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可扩展性好,改善了传统教学先理论后实验的授课方式,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与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雷锡骞胥田田包理群金慧
关键词:通信原理MATLAB课堂教学辅助教学
电力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的实践与研究
2018年
当电力电缆由于各种原因而出现绝缘劣化时,就会产生局部放电现象。描述了在线监测的实施全过程,如监测传感器、数据采集、监测信号的特征分析、信号分类的特征提取等,以便对电力电缆的绝缘情况做出判断,为系统及时检修或更换电力电缆提供理论依据。
王媛斌王宏斌
关键词:局部放电在线监测
衰落环境下高速铁路基站配置标准研究
2016年
针对大尺度衰落和小尺度衰落共同作用的信道,从信息流的角度,研究离散时间加性高斯白噪声干扰场景下的信道容量与总服务量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推导出高速铁路基站的服务量比率与基站间距的关系,为高速铁路基站的合理配置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依据。最后,在给定服务量比率的条件下,将大尺度衰落信道基站的配置间距和增加了小尺度衰落的基站配置间距进行仿真实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服务量比率η<0.9时,小尺度衰落相对于大尺度衰落对系统设计的影响可以近似忽略;0.9<η<1时,小尺度衰落对系统设计产生较大的影响。
李颖张闯
关键词:高速铁路衰落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创新教学实践
2023年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该课程具有技术更新快、内容多的特点,但学时较短,传统的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单一、课堂沉闷,造成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困境。为此,项目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创新教法和学法,构建了“三模块两创新”的课程内容体系,采用多元、全过程评价机制,开展课程内容融入工程案例、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深度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引导学生“动起来”。另外,在教学之余,注重岗位实训、认证考试和竞赛的指导培训,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探究相融合。
周彬穆颖雷锡骞
关键词:移动通信技术创新教学实践
基于机器视觉的铁轨扣件边缘检测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将机器视觉技术引入到铁轨扣件缺损的检测中,采用HALCON平台作为扣件图像分析和处理的核心模块,实现了从图像采集、预处理到检测算法,在HALCON环境中利用Canny算子提取扣件边缘.实验结果表明,每幅扣件图像的边缘提取时间均值约为25.7ms,与其他算子相比,利用Canny算子提取扣件边缘的速度较快,可为铁路工作人员维护提供参考依据.
李锦珑马宏锋张维昭李祥林
关键词:智能交通边缘检测CANNY算子
面向环境监测的WSN中基于定向传输的高能效路由算法被引量:10
2018年
能耗问题是WSN在环境监测中发展与应用中的主要限制因素,而路由协议成为解决Qos(即能耗、网络生命周期、网络可扩展性和包开销等)相关问题的研究热点。动态路由协议适用于能量密度较小的场景,但当节点模式从活跃转睡眠时,数据包需要等到下一个发送时间点才能发送,从而降低网络能效、增加数据包的端到端时延,进而增加了网络能耗。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EGASIS与DSR联合优化的路由协议JPDORP(Joint PEGASIS-DSR Optimized Routing Protocol),JPDORP有PEGASIS和DSR协议的共同特征,同时也融合运用了遗传算法和细菌觅食优化方法以确定能效最优的传输路径。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在误比特率、时延、能耗、吞吐量方面均有增益,能够提供更好的Qos保障和延长网络生命周期。
马忠彧马宏锋彭琳茹李祥林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动态源路由
毫米波微小区网络中基于公平准则的分布式用户关联算法
2020年
由于定向线性视距(Line-of-Sight,LOS)传输和对障碍物的敏感,使得毫米波微小区网络中的用户关联问题更为复杂。提出一种毫米波微小区网络中基于公平准则的用户关联算法,首先建模毫米波信道的不稳定性和用户切换成本,然后将基于公平准则的用户关联算法建模并证明为一个凸问题,利用拉格朗日对偶理论对原问题进行求解。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1)当小区切换成本较低时,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 UE)仅关联至单个微基站(Small Base Station, SBS)上为宜;(2)当小区切换成本较高时,UE同时关联至多个微基站为宜;(3)与其它算法相比,文中所提方法吞吐量增益显著。
马骥马忠彧妙旭华马宏锋
关键词:毫米波凸优化对偶理论
基于二总线通信方式的新型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设计被引量:1
2017年
根据2014版新国标对电气火灾监控设备及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提出的包括电磁兼容性,故障报告,记录保存等新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二总线通信方式的新型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系统由电气火灾监控设备和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两部分构成,具有电磁兼容,精准预警,故障报告,远程监控,记录保存,无极性二总线通讯等功能,较传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相比具有工程安装简单,数据监测准确,可多单位同时监管等优点.
黎泉宋铭晋
关键词:电气火灾电磁兼容火灾监控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