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理工学院材料工程学院 作品数:289 被引量:734 H指数:11 相关作者: 马景槐 于小健 王健 窦琳 陈渊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 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金属学及工艺 文化科学 一般工业技术 化学工程 更多>>
浸镀时间对热浸镀铝组织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1 2020年 采用高纯铁制备了热浸镀铝镀层,利用SEM和EDS分析了浸镀时间对热浸镀铝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浸镀铝镀层由镀铝层、化合物层和基体组成。化合物层中Fe2Al5相呈粗大的舌状向Fe基体内生长,Fe4Al13相呈短小的碎块状朝向镀铝层。随着热浸镀时间的增加,Fe4Al13相层呈现先增厚后平缓的变化趋势,Fe2Al5相层不断增厚,呈现抛物线式增长。 颜湖明 王洪金 张小敏 王斌 孙顺平 李小平关键词:热浸镀铝 镀层组织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新型功能材料课程改革初探 2024年 选修课程的课程教学应贴合相应的专业培养目标,据此,本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新型功能材料课程教学进行了“教”“学”“管”三方面的改革。改革核心是在现有教学内容上引入科技文献,以文献为载体,实施语言逻辑性、科学性、应用型的教学。具体方式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但翻转的重心放在翻转的准备阶段,确保学生的自学过程扎实有效。课程改革进行了两轮,目前已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后续将持续改进,深化改革。 张扬 赵凤玲 孙顺平关键词:金属材料工程 选修课程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在新工科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 2025年 本文对江苏理工学院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建设历程,从基础建设、机遇转型到未来规划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基础建设中,以OBE理念为引领,完成了专业特色内涵、师资人才储备、课程体系重构、学科竞赛参与等方面的全面完成,奠定了专业发展的基础。在此之上,抓住地方产业优势,为专业添上新工科色彩,成立了增材制造和电池材料两个新方向,形成本专业成长的新突破口。未来,将进一步发展新工科内涵,深耕“工”学、“工”厂、“工”业,落实产教融合之路,将学业与事业对接,助力专业人才成长。 张扬 孙顺平 王洪金 李小平关键词:金属材料 增材制造 电池材料 42CrMo钢大尺寸夹杂物的来源与控制 被引量:18 2021年 针对42CrMo合结钢轧材超声波探伤合格率低的问题,利用扫描电镜等设备对探伤不合样品进行分析,发现探伤不合样品中有直径为100μm左右的球形夹杂物或者尺寸为1 000μm左右的长条形夹杂物。通过钢液内生夹杂和生产过程接触的原辅料的分析比对,认为大尺寸夹杂物主要由于外来夹杂进入钢液中,最终造成轧材探伤合格率低。通过增加硅钙线用量、钢包浇铸后期不下渣、浸入式水口侵蚀速率小于1.5 mm/h、结晶器液位波动不大于±3 mm和恒定拉速浇铸等控制方式,减少了钢中外来大尺寸夹杂,提高了钢液洁净度,使探伤合格率提高到97.5%以上。 印传磊 翟万里 蒋栋初 惠增杰 马庆丰 张益民关键词:探伤 洁净度 基于偶氮苯的超分子凝胶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15年 基于偶氮苯的光响应型凝胶对光刺激可以保证连续性和精确性感知,并在刺激过程中有显著的响应行为性,是目前研究最多的光响应材料之一。本文将含偶氮苯的凝胶体系分成超分子有机凝胶、超分子水凝胶、超分子凝胶体系和有机无机杂化型体系,较系统地综述了近三年来基于偶氮苯的光响应型超分子凝胶的结构特点和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凝胶因子的分子大小和形态,涵盖了小分子、树枝状大分子、嵌段共聚物、超支化分子等;分析了发挥自组装驱动力的超分子之间的作用,涵盖了氢键、静电相互作用、π-π作用、疏水效应等;总结了自组装聚集形态的构造,涵盖了胶束、囊泡、纤维束、纳米棒等;最后展望了各类凝胶体系在光控开关、药物释放、生物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杨润苗 董观秀 赵德建 杨雁玲 刘玉海关键词:凝胶 光响应 偶氮苯 纳米材料 强激光冲击对7075铝合金等离子弧焊接头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5年 采用极化曲线、电化学交流阻抗谱、X射线衍射仪(XRD)测试残余应力、扫描电镜(SEM)测试腐蚀形貌从实验上研究了强激光冲击对7075铝合金等离子弧焊接头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激光冲击后7075铝合金焊接头表面残余应力由拉应力变成压应力,从而使得铝合金等离子弧焊接头的自腐蚀电位和点蚀电位提高,激光冲击4次后自腐蚀电位正移700 m V,点蚀电位正移约为1000 m V,极化曲线上出现了电位范围至712.9 m V的阳极钝化区间。经过激光冲击处理细化晶粒,7075铝合金焊接头的显微孔洞数量和气穴的体积减少,组织致密性提高,溶液中Cl等原子的渗入被有效阻止,从而降低了腐蚀速率,使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1个数量级。激光冲击使焊接头处晶粒沿β相分布变得均匀,β相与α基相构成的微电偶的活性降低,钝化电阻比冲击前提高了近30倍,浓差极化现象大为改善。 王江涛 张永康 陈菊芳 周金宇 卢雅琳 张朝阳关键词:点蚀电位 浓差极化 电弧熔敷粉芯丝材在氯化氢合成炉耐腐蚀性的应用 2018年 为了提高氯化氢合成炉钢制炉胆耐腐蚀性延长合成炉使用寿命,采用喷射沉积制备了高非晶粉芯材料,通过铺粉、圈圆和拔丝工艺制得粉芯丝材,将粉芯丝材半固态热喷涂在氯化氢合成炉钢制炉胆内外表面形成0.8~1mm厚度的高含量非晶铁基复合材料涂层,该涂层具有较好的耐高温和耐盐酸腐蚀,提高氯化氢合成炉的寿命。 彭涛 杨桂东 王泽 李小平关键词:粉芯丝材 氯化氢 耐腐蚀性 坡口切割方式对12CrMoV钢氩弧焊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025年 分别采用激光切割和火焰切割2种方式在12CrMoV钢板上加工出“V”形坡口,然后直接对钢板进行氩弧焊接,研究了坡口切割方式对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坡口切割方式下焊缝均成形良好,但火焰切割方式下焊缝内部存在夹渣缺陷,而激光切割方式下焊缝内部无明显缺陷。2种坡口切割方式下接头热影响区粗晶区组织主要由粒状贝氏体和铁素体构成,火焰切割方式下的铁素体含量更高,合金元素含量较激光切割方式下低0.49%。2种坡口切割方式下接头的硬度均满足标准要求,但激光切割方式下接头热影响区的硬度分布更均匀;接头的拉伸性能均满足标准要求,薄弱位置均位于母材处;火焰切割方式下接头热影响区的室温冲击吸收能量不满足标准要求,而激光切割方式下满足标准要求;弯曲试验后火焰切割方式下接头出现连续开裂现象,而激光切割方式下接头未开裂。对于不重要或对服役性能要求不高的结构,可以考虑采用激光切割坡口后直接进行焊接,而对于一些重要的承载结构,仍需对坡口进行机加工后再进行焊接。 冉鑫 杨梅 洪磊 洪亮 刘涛关键词:激光切割 不同路径下电弧增材制造单层多道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2 2024年 在增材制造过程中,金属内部的温度、应力演变对成型件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对电弧增材制造单层多道成型件进行堆焊实验与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单层多道成型件的热力演变规律,及沿长边单向、沿长边往复、沿短边单向扫描路径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规律。结果表明,熔覆层表面的纵向应力释放能力优异,而横向应力数值相对稳定并在一定区域高于纵向应力;沿长边单向扫描的成型件表面散热效果最好,沿长边往复扫描次之,沿短边单向扫描最低;往复扫描可有效避免单向扫描息弧端处的应力集中,沿短边扫描的纵向应力小于沿长边扫描的,横向应力相反。在进行单层多道路径规划时,应权衡好纵向应力与横向应力的应力释放程度。 吴超 雷卫宁 李小平 丛孟启关键词:温度场 应力场 基于《模具制造工艺》课程的电火花线切割实验的教学方法 2015年 结合《模具制造工艺》课程的教学目标,针对电火花线切割实验学生完成效果的问题,同时综合学校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的,提出了"依据专业教育,强化实际动手能力,实行操作考核"的教学方法。 杨晓红 卢雅琳 雷卫宁关键词:电火花线切割 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