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作品数:64 被引量:115 H指数:5 相关作者: 马贵 丁文娟 罗婧 张志峰 王学锋 更多>> 相关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文化科学 化学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主题大概念视角下板块任务式化学教学设计——以氨和铵盐为例 被引量:1 2023年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维度之一,基于主题大概念教学的理念,以“氨和铵盐”为例,通过板块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以化学前沿知识为教学情境,以最近发展区使学生知识进阶学习,引导学生树立证据意识和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提出假设,进而通过实验分析推理和证实,建立起证据与推理及结论的逻辑关系模型,实现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为中学化学主题大概念教学设计和学生高阶思维培养提供参考。 杨楠楠 梁永锋关键词:教学设计 高阶思维 中学化学 KMnO_(4)-H_(2)SO_(4)-H_(2)O体系对聚碳酸酯的表面微蚀 2024年 为了提高聚碳酸酯(PC)与镀层间的黏结强度,采用KMnO_(4)-H_(2)SO_(4)-H_(2)O体系对PC进行表面微蚀处理,然后在其表面制备了铜镀层。通过扫描电镜、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研究了体系中硫酸体积分数和微蚀时间对PC表面形貌、亲水性,PC与铜镀层间黏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KMnO_(4)-H_(2)SO_(4)-H_(2)O体系对PC基体进行合适的表面微蚀处理后,PC基体表面呈现出优异的表面粗糙度和亲水性,并且铜镀层与基体结合牢固;在微蚀温度为70℃、KMnO_(4)质量浓度为6 g/L、硫酸体积分数为71.0%条件下,微蚀25 min后,PC基体表面形成了大量致密均匀的微孔,表面粗糙度增大,为化学镀铜过程中铜的沉积提供了良好的定位点,并且PC基体表面接触角由83.5°降低到53.7°,亲水性大幅度增强,黏结强度达到最大值,为4.1 N/cm。 刘利利 张彩芳 赵文霞 宋晅 程熠 朱皓关键词:聚碳酸酯 微蚀 高锰酸钾 基于STSE教育理念的“化学反应的限度”教学设计 被引量:1 2020年 基于维果斯基"由外向内"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在学生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在"化学反应的限度"教学中贯穿STSE教育理念,通过提出化学科学问题,结合生活启示,以工业生产事实为依据,生成教学主题,以促进高中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利用新生成的知识与能力有效认识和解决社会与环境等问题。 夏竹青 关凌霄 梁永锋关键词:STSE教育 教学设计 Co_(3)O_(4)复合亚胺型COFs衍生氮掺杂碳材料用作高效析氢电催化剂 2024年 亚胺型共价有机框架(COFs)材料多用于膜分离技术、气体储存和分离等,然而由于其较差的导电性和较低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少有应用于电催化析氢中。为了得到高稳定性且高活性的电催化剂,采用更为简便的溶剂热法合成了亚胺型COFs材料(TAPA-TFB-COF),再以Co(OAC)_(2)·4H_(2)O为Co源,通过高温热解得到了二维片层自组装为3D微球结构的Co_(3)O_(4)复合氮掺杂碳材料(Co_(3)O_(4)/NC)。研究表明,由于3D微球结构、高温热解促进材料石墨化以及Co与杂原子N的协同作用,Co_(3)O_(4)/NC展现了优异的电催化析氢活性,起始电位从-0.92 V (vs.RHE)降到了-0.27 V (vs.RHE),电流密度提升为TAPA-TFB-COF的14倍,Tafel斜率仅为151 mV·dec^(-1),电化学反应电荷转移电阻(R_(ct))小至80.8Ω。 梁彤 李征峰 宋云奇 谢克民 王海瑞 姚垚关键词:析氢 葡萄籽蛋白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粗多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022年 利用超声辅助碱溶酸沉法提取葡萄籽中蛋白质,在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H值、液料比、超声功率对蛋白质提取率影响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利用双酶复合酶解葡萄籽蛋白,研究酶解多肽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葡萄籽蛋白等电点(pI)为3.8,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46℃、提取时间42 min、pH10.5、液料比22:1(mL/g)、超声功率300 W。该工艺条件下,葡萄籽蛋白提取率达到90.68%。此外,由双酶复合酶解制备获得的葡萄籽粗多肽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能力。 薛蕾 王海滨关键词:超声波辅助提取 响应面试验 碱溶酸沉 抗氧化活性 表面活性剂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风味饮料中尼泊金酯 2022年 文章建立了表面活性剂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风味饮料中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乙酯、尼泊金丙酯和尼泊金丁酯含量的方法。正辛醇为萃取剂,CTAB为分散剂,萃取过程通过表面活性剂的双亲作用,实现了萃取剂在样品溶液中均匀分散、增加萃取剂与分析物的接触表面积的作用。考察并优化了影响分散液液微萃取的实验条件,包括萃取剂和分散剂种类及用量、样品溶液pH值和离子强度。在最优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5000 ng/mL(R^(2)>0.999),检出限(S/N=3)为0.23~0.41 ng/m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8.50%~105.34%。方法成功应用于风味饮料中4种尼泊金酯含量的测定。 周继梅 孙博运 曹佳帅 曹江平 邸宏伟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风味饮料 尼泊金酯 (R)-3-羟基吡咯烷的简便合成研究 2017年 (R)-3-羟基吡咯烷是合成抗生素帕尼培南的重要原料,且在医药行业应用广泛。本文以L-羟基脯氨酸为原料经高温脱羧、蒸馏,制得收率为76%,GC纯度为98.6%,ee值>99%的(R)-3-羟基吡咯烷单体,得出最佳合成工艺为:L-羟基脯氨酸∶聚乙二醇-400=1 g∶3 mL,选用2-环己烯-1-酮为催化剂,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10 h。其结果经质谱、核磁等进行了表征。 叶飞 李娜 丁建海 王亚丽Se掺杂WO_(3)·0.5H_(2)O/g-C_(3)N_(4)光电催化剂的析氢反应性能 被引量:4 2023年 以二氰二胺、硒粉和钨酸钠为前驱体,采用一锅法成功制备出Se掺杂WO_(3)·0.5H_(2)O/g-C_(3)N_(4)(Se/WCN)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形貌及化学组成进行表征。与原始的WO_(3)和g-C_(3)N_(4)相比,Se/WCN催化剂的起始电位降到了-0.75 V(vs RHE),电流密度高达70 mA·cm^(-2),表现出更高的电催化活性。而光照后,Se/WCN的催化性能进一步提升,起始电位从-0.75 V(vs RHE)降至-0.65 V(vs RHE),电荷转移电阻由371.4Ω减小到310.0Ω。 崔慧娜 董文斌 廖港丽 赵震 姚垚关键词:析氢 L-苹果酸和2,2'-联二吡啶对酒石酸钾钠体系低温化学镀铜的影响 被引量:1 2023年 确定了MnO_(2)-H_(2)SO_(4)-H_(2)O三元体系的最佳微蚀条件,选择L-苹果酸和2,2’-联二吡啶作为添加剂,研究了L-苹果酸和2,2’-联二吡啶单独添加和复合添加对以酒石酸钾钠作为单一配位剂镀铜体系的影响,通过镀液稳定性、沉积速率以及镀层形貌的变化确定了一种稳定的低温化学镀铜体系。结果表明:酒石酸钾钠化学镀铜体系中L-苹果酸的加入增大了沉积速率,2,2’-联二吡啶的加入降低了该体系的沉积速率。当酒石酸钾钠体系中复合添加剂L-苹果酸和2,2’-联二吡啶的添加浓度分别为2和1 mg/L时,化学镀铜的沉积速率从3.94μm/h提升至5.20μm/h,化学镀铜体系比较稳定,镀层均匀致密并且呈现出光泽度高的淡粉红色,镀层附着力好。 朱皓 程熠 宋晅 赵文霞 李鑫巍 刘欣 回凯宏 陈怀军 翟世龙关键词:化学镀铜 L-苹果酸 沉积速率 碱性高锰酸钾体系对环氧树脂表面改性效果的研究 2022年 为解决树脂表面金属化问题,金属化之前要对树脂进行一定程度的表面处理.采用湿法化学处理法对环氧树脂(EP)基材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碱性高锰酸钾体系中高锰酸钾的含量和改性时间对EP基材表面形貌、亲水性和粘结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改性处理后,EP基材表面粗糙程度增大,表面亲水性能增强.碱性高锰酸钾改性体系中高锰酸钾的含量为70 g/L、改性温度为60℃和改性时间为25 min时,经过改性处理后,EP基材表面出现大量的微小孔洞,孔的大小比较匀称,孔的深度适中,表面粗糙程度增大;表面接触角由94.6°降低到43.5°,表面亲水性能增强.这种凹凸不平和强亲水性能的表面,有利于金属镀膜的沉积,提高镀膜的粘结性,EP基板和镀铜膜间的最大粘结强度达到6.35 N/cm,改性效果比较理想. 张彩芳 刘利利 赵文霞 程熠 朱皓 宋晅关键词:环氧树脂 表面改性 高锰酸钾 粘结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