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学院科学技术处
- 作品数:11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洛阳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理学生物学更多>>
- Green公式的启发式教学探索
- 2022年
- Green公式是高等数学以及数学分析课程中的重要的章节,它是计算曲线积分的基础公式。高等数学和数学分析是大学数学专业必修课程,固学好Green公式即是学好大学数学的基础之一。但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对于Green公式都是“死记硬背”,并没有真正做到理解Green公式的“来龙去脉”,从而不会应用Green公式。本文通过与Newton-Leibniz公式对比的方法,来启发学生能够自己推导出Green公式,从而能够熟练应用,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
- 项楠万阿英
- 关键词:二重积分曲线积分NEWTON-LEIBNIZ公式
- 《罗素算理哲学》与数理逻辑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被引量:2
- 2019年
- 20世纪20年代,随着罗素来华,数理逻辑传入中国,1922年出现了中国第一部数理逻辑译著《罗素算理哲学》。通过对罗素来华讲演、《罗素算理哲学》的成书背景、内容及其引起的两场学术争论进行研究,认为此书不仅为中国数学界打开了通往数理逻辑的大门,使中国数学家、逻辑学家了解并研究数理逻辑,并且对数理逻辑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乃至中国现代数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 苏日娜代钦代钦
- 关键词:数理逻辑
- 两类图的L(2.1)-标号数
- 2021年
- 图G的一个L(2.1)-标号是从顶点集V(G)到非负整数的一个函数f,使得若d(u,v)=1时,有|f(u)-f(v)|≥2;若d(u,v)=2时,有|f(u)-f(v)|≥1.图G的L(2.1)-标号数λ(G)是G的所有L(2.1)-标号下的跨度max{f(v):v∈V(G)}的最小数.图Fn+1*为扇图的路上每个顶点增加一个悬挂边得到的图.图Hn为轮图的圈上每个顶点增加一个悬挂边得到的图.本文确定了图Fn+1*与Hn的L(2.1)-标号数.
- 敖国艳红霞张桂芝
- 生态翻译方法在蒙古族神话传说英译中的应用
- 2020年
- 生态翻译学理论突出强调译者的主体性,侧重“三维”,即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之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译者的翻译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适应”与“选择”的过程。在生态翻译理论指导下,蒙古族神话传说英译主要是对“译者中心”理念的“谁来译”问题和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维度考量进行实践研究。
- 田振江
-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探究被引量:1
- 2019年
- 新课程改革后,学校教育中教师越来越关注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如何让小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形成必要的数学思维,从而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师研究的课题。本文对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内涵做了解释,对有效课堂教学意义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对存在的问题从三个侧面进行了重点分析,同时提出了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张鸿超敖特根
-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
- 数学类学科交叉拔尖人才培养中概率论基础课程建设研究
- 2024年
- 学科交叉拔尖人才是推动科学创新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兴起,许多高校设立了专门机构来培养数学类学科交叉拔尖人才。本文聚焦于交叉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中的课程建设问题,以东北师范大学“陆家羲数理基地班”为例,对概率论基础课程的建设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系统阐述了学科交叉拔尖人才培养机构的学情分析与课程建设思路,并提供了两个具有启发性的创新性教学案例。
- 孙法省张新琦
- 关键词:拔尖人才概率论基础
- 张申府对数理逻辑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贡献被引量:1
- 2019年
- 张申府,名崧年,当代著名哲学家、政治活动家、数学家.1893年生于河北省献县(现沧县),1986年卒于北京,享年93岁.张申府在20世纪中国哲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主要体现在他对罗素哲学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引介以及提出了将孔子、列宁和罗素的哲学合而为一的独创性新哲学体系.他在政治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工作,是周恩来、朱德的入党介绍人.因此,学界对张申府的研究多集中于他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活动,对其数学工作的专门研究却很少见.
- 苏日娜代钦
- 关键词:入党介绍人张申府政治活动家数理逻辑
- 广义Peterson图的着色问题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图的着色问题是图论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利用广义的Pólya定理和结合一些代数方法研究了广义Peterson图在不同约束条件下的着色问题,并给出了四种不同约束条件下的色多项式.
- 张桂芝安永红敖特根
- 关键词:色多项式
- 植被恢复对寒旱区典型草原群落枯落物分解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草地的不同利用方式和利用程度影响枯落物的分解过程,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为了解寒旱区植被恢复后草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在内蒙古不同恢复年限(恢复25年、恢复12年和严重重度退化)的典型草原群落开展枯落物原位分解试验,分别于样品投放后的第15、30、45、60、75、300、330和360天回收分解袋,同时测定8个时期枯落物中氮(N)、碳(C)、磷(P)、纤维素、木质素和灰分含量并记录土壤表层温度和含水量,以确定不同恢复阶段植物群落枯落物物质损失情况。结果表明,恢复时间不同的3个群落,枯落物残留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恢复25年群落、恢复12年群落和重度退化群落枯落物的残留率分别为31.57%、44.11%和49.63%。植被恢复对不同群落枯落物分解系数影响较小,但减少了枯落物分解时间。经过25年和12年的恢复,枯落物分解95%需要的时间分别为1465 d和1361 d,而重度退化群落为2864,植被恢复使得分解时间减少大约一半。植被恢复对枯落物中TOC含量存在显著影响(P<0.05),植被恢复可以减缓枯落物中有机碳的损失速率。经过一年的分解,重度退化群落枯落物中纤维素、木质素、和灰分的含量显著高于两个恢复群落(P<0.05)。植被恢复减少了枯落物分解过程中的难分解物质的含量。植被恢复通过改变植物枯落物中物质的组成,进而改变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速率。围封恢复可以加速草地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速率。气温是控制寒旱区草地全年枯落物分解的重要环境因素;在温度条件适宜时,水分条件的变化对枯落物分解速率有一定的影响。
- 王常顺王慧清
- 关键词:过度放牧
-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蒙古族神话英译路径探析——以《蒙古秘史》中记载神话“感光生子”英译为例被引量:2
- 2020年
- 以适应选择论为基础的生态翻译学,力求实现原语、译者、译语与读者等多方相对和谐稳定的生态翻译环境,其中,以三维转换为主要的翻译策略,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本文以奥侬英译本《蒙古秘史》中所记载神话“感光生子”为例,运用三维转换为翻译路径进行考量,解析译者在译文中所作出的适应与选择,以期为民族典籍英译提供参考,并促进民族文化与民族语言的传承与传播。
- 张锁军田振江
-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蒙古秘史神话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