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市人民医院

作品数:93 被引量:401H指数:10
相关作者:蒋基令王凤平郭志勤李丽娟谭银多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东莞市科技计划医疗卫生类科研项目东莞市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0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超声
  • 10篇细胞
  • 8篇腺癌
  • 7篇乳腺
  • 7篇术后
  • 6篇肿瘤
  • 6篇甲状腺
  • 6篇肠癌
  • 5篇代谢
  • 5篇心肌
  • 5篇血清
  • 5篇预后
  • 5篇直肠
  • 5篇直肠癌
  • 4篇蛋白
  • 4篇血管
  • 4篇造影
  • 4篇乳腺癌
  • 3篇代谢异常
  • 3篇动脉

机构

  • 91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广东医科大学
  • 3篇中山大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湖州师范学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东莞职业技术...
  • 1篇湖州市第三人...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市广济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篇谢玉环
  • 3篇谢文锐
  • 3篇郭志勤
  • 2篇钟玉钗
  • 2篇郑锐年
  • 2篇邝永培
  • 2篇王凤平
  • 2篇李丽娟
  • 2篇张霆
  • 2篇李霞
  • 1篇张世豪
  • 1篇温永琴
  • 1篇王丽娜
  • 1篇高学忠
  • 1篇何天文
  • 1篇李恒昌
  • 1篇翁汉钦
  • 1篇张曙
  • 1篇周倩珺
  • 1篇陈沛芬

传媒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医学信息
  • 3篇中国当代医药
  • 3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现代医用影像...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赣南医学院学...
  • 2篇深圳中西医结...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医学检验与临...
  • 2篇中医临床研究
  • 2篇消化肿瘤杂志...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年份

  • 8篇2022
  • 14篇2021
  • 14篇2020
  • 17篇2019
  • 15篇2018
  • 8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iR-622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的表达差异及其机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研究miR⁃622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的表达差异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度在我院手术切除卵巢上皮性癌组织80例、良性卵巢瘤组织40例、正常卵巢组织3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3组组织的miR⁃622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3组组织的KRAS、MAPK1、p⁃ERK蛋白表达水平。利用脂质体将miR⁃622模拟物转染至人卵巢癌SKOV3细胞株,应用Western Blot技术研究miR-622对KRAS、MAPK1、p⁃ERK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卵巢上皮癌组织miR⁃622、KRAS蛋白、MAPK1蛋白、p⁃ER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良性以及正常卵巢组织,与卵巢癌的不同FIGO分期以及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相关,此外,KRAS蛋白在低分化以及粘液性癌组织呈高表达。体外SKOV3细胞株转染实验显示,上调SKOV3细胞株miR⁃622表达可以调控增加KRAS蛋白、MAPK1蛋白、p⁃ERK蛋白表达水平。结论miR⁃622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呈高表达,能够调控卵巢癌细胞中KRAS、MAPK1、p⁃ERK多种蛋白的表达,并且参与卵巢癌的发生以及恶性演进。
袁冠华郑锐年
关键词:上皮性卵巢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2013年东莞市人民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了解2013年东莞市人民医院临床检出的病原菌耐药情况。方法药敏试验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2-compact微生物分析仪配套试条,其中革兰阴性杆菌采用AST-G.N试条,革兰阳性球菌菌采用AST-G.P33试条,肺炎链球菌采用AST-G.P68试条,流感嗜血杆菌采用K-B法。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5软件。结果 2013年检出病原菌7 54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 031株(79.9%),革兰阳性菌1 512株(20.1%)。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检出率分别是46.9%和28.1%。葡萄球菌的MRSA和MRCNS检出率分别为16.8%和77.0%,多重耐药菌株检出率为21.5%。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率超过60%,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呋喃妥因、复方磺胺甲噁唑、头孢曲松、头孢替坦、头孢唑林耐药率超过80%,鲍曼不动标菌对亚胺倍南耐药率61.2%,对氨曲南、头孢曲松、头孢替坦、头孢唑林耐药率超过98%。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6.2%,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结论 2013年病原菌检出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多重耐药菌株检出率较高,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严重,屎肠球菌耐万古霉素有上升趋势,每年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了解临床病原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谢文锐郭志勤王凤平李丽娟张霆
关键词:多重耐药病原菌耐药性监测
2014年东莞市人民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了解2014年东莞市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流感嗜血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2012年版标准判读结果。其余细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仪(VITEK~2-Compact)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测,采用该仪器配套试条的内置试验,用WHONET-5.5软件进行耐药性统计分析。结果:2014年检出细菌7535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701株,占75.7%,革兰阳性球菌1834株,占24.3%。居前5位的分离菌有鲍曼不动杆菌1387株,大肠埃希菌1367株,铜绿假单胞菌106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743株,肺炎克雷伯菌694株。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的EsBLs检出率分别为:50.9%、34.0%、19.4%。MRSA和MRCNS检出率分别为20.6%和79.6%。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发现1株万古霉素耐药、1株中介的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对利奈唑胺耐药率为3%,屎肠球菌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4.4%。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13.1%。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弗劳地构橼酸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在1.1%以下。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2%,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67.2%。结论:每间医院或每个地区定期或持续性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了解本院或地区的细菌耐药情况,耐药趋势,为院感防控、药学部门预警、临床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是非常必要的。
张霆郭志勤王凤平张嘉文李丽娟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监测抗菌药物药敏试验
SHARP反馈法在肾内科教学中的实施对教学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SHARP反馈法在肾内科教学中的实施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月医院肾内科转科规范化培训医学生60位进行研究,按照医学生入科奇偶顺序,将单号者纳入作为研究组(30位,采用SHARP反馈法带教),将双号者纳入作为对照组(30位,传统带教),轮转1月后评估学生满意度、评估教学质量。结果研究组学生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00.00%vs.86.67%,P<0.05)。研究组学生LAV、TE、OC、IR、BO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HARP反馈法在肾内科教学中实施能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满意度。
李仪刘国辉胡浩强王珍王晓云韦剑波
关键词:肾内科临床教学教学质量医学生
Galectin-2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2(Galectin-2)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定期产检和住院分娩的GDM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我院同期健康孕妇3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和胎盘组织中Galectin-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Galectin-1表达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结果GDM组血清中Galectin-2 mRNA相对表达量为(0.621±0.105),高于对照组的(0.152±0.0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胎盘组织中Galectin-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90.00%,中表达占40.00%,高表达占30.00%,高于对照组的77.14%、20.00%、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Galectin-2的表达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r=0.605,P=0.043)。结论Galectin-2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和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增高,且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提示其可能参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病理过程。
禤文婷陈丽霞黎美金张秀薇李仲均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川崎病心脏病变的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川崎病心脏病变相关的临床高危因素,为该病的早期预知及临床干预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回顾性整理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80例川崎病病例临床资料,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发热时间、临床分型、用药差异等相关资料,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出川崎病心脏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280例川崎病病例中共筛查出心脏病变病例65例,发生率为23.2%。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典型川崎病、发热>8 d、不规范使用免疫球蛋白、不规范使用阿司匹林、免疫球蛋白不敏感、D-二聚体升高、血小板计数>500×10~9/L的心脏病变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女性、不典型川崎病、发热≤8 d、规范使用免疫球蛋白、规范使用阿司匹林、免疫球蛋白敏感、D-二聚体正常、血小板计数<500×10~9/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儿性别、临床分型、发热天数、免疫球蛋白使用情况、免疫球蛋白敏感程度、阿司匹林使用情况、D-二聚体改变、血小板数目与川崎病心脏病变相关(P<0.05)。结论川崎病患者心脏病变种类多样,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本研究发现患者性别、发热持续天数、用药是否足量足时间等因素可能与该病发生有关,值得临床医生重视,尽早进行干预。
王宁邸晓华
关键词:川崎病心脏病变
探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培训的重要性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本科室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培训前后检验人员的素质情况和如何提高外周血细胞形态学质量的方法。方法:对本科室20名检验人员进行外周血细胞摸底考试,用多媒体对外周血细胞特征与常见血液病特征进行理论授课,分析他们对外周血细胞形态掌握情况,由经验丰富的形态学老师对他们制定围期1个星期的一对一、个体化、脱岗培训,按排血常规岗位的实践,最终以结业考试方式结束,整个培训长达6个月。结果:多数检验人员对常见的、典型的、正常的白细胞形态辨认符合率达70%以上,但是对于不典型、不正常的红细胞、血小板、幼稚细胞、浆细胞、寄生虫的辨认符合率明显减低;经过培训后检验人员形态学的辨认符合率明显提高。结论:现阶段检验人员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技术薄弱,加强外周血细胞形态的培训是提高检验人员专业素质的可行的办法。
钟玉钗郭志勤谢文锐王文锋
关键词:外周血细胞形态学
帕瑞昔布结合切口局麻用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术后的镇痛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结合切口局麻用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患者200例,将患者分为4组,每组50例。在手术结束前10 min,A组静注生理盐水4 m L及切口予生理盐水浸润(对照组),B组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及切口予生理盐水浸润(帕瑞昔布组),C组静注生理盐水4 m L及切口予0.75%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罗哌卡因),D组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及切口予0.75%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帕瑞昔布+罗哌卡因)。术后观察6小时(T1)、24小时(T2)2个时间点安静时的VAS值,并记录患者术后24小时内是否要求给予药物镇痛、对整体镇痛质量的满意度。结果在T1时间点,对照组与帕瑞昔布组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罗哌卡因组评分亦显著低于对照和帕瑞昔布组(P<0.05);帕瑞昔布+罗哌卡因组评分显著低于另外3组(P<0.05)。在T2时间点,帕瑞昔布+罗哌卡组评分显著低于另外3组(P<0.05),而其它3组间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帕瑞昔布+罗哌卡因组只有3例(6%)患者要求额外镇痛药物治疗,对整体镇痛质量满意度达86%,与另外三组比较,P<0.05,而另外3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帕瑞昔布钠结合切口局麻可以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术后早期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
陈建新李瑞平李力波
关键词:帕瑞昔布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MYD家族与肿瘤被引量:5
2018年
组蛋白甲基化修饰是肿瘤表观遗传学修饰异常的研究热点。这种修饰涉及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并参与肿瘤发生、发展和病理转归。含有SET结构域和MYND结构域蛋白的SMYD家族,是一组重要的赖氨酸甲基转移酶,主要通过组蛋白或非组蛋白甲基化修饰,调控其下游靶基因和肿瘤关键信号通路,参与肿瘤发生和发展的整个过程。SMYD家族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血管形成、侵袭和转移以及化疗敏感性等生物学特性。SMYD家族成员作为肿瘤新型分子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有着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本文综述了SMYD家族在肿瘤中的转录调控机制、生物学功能、临床研究意义及其作为分子靶点的抗肿瘤新药研究。
李玮玮朱莹
关键词:肿瘤转录调控
血清miR-101、miR-204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系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血清中miR-101、miR-204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关系,评价血清miR-101、miR-204对胃癌的诊断价值,为胃癌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东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2016年5月~2018年2月收治的72例胃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组,另选取7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Hp感染情况以及血清中miR-101、miR-204的表达水平。分析血清miR-101、miR-204表达水平与Hp感染以及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对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miR-101、miR-204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p感染为阳性的患者血清miR-101、miR-204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Hp感染为阴性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以及TNM分期为Ⅲ~Ⅳ期的患者的血清miR-101、miR-204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miR-101诊断胃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35%和84.61%,血清miR-204诊断胃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41%和82.83%,血清miR-101联合miR-204诊断胃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76%和88.62%。结论血清中miR-101、miR-204的表达水平在Hp感染为阳性以及病情程度较为严重的胃癌患者中明显降低,其可作为胃癌诊断的新型标志物。
袁锡裕李庆贤黄东龚时文
关键词:血清胃癌幽门螺旋杆菌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