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

作品数:110 被引量:602H指数:12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河北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经济管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9篇期刊文章
  • 1篇标准

领域

  • 45篇电气工程
  • 38篇经济管理
  • 18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61篇能源
  • 35篇互联
  • 35篇互联网
  • 34篇能源互联网
  • 16篇电力
  • 12篇
  • 8篇电网
  • 8篇能源革命
  • 8篇储能
  • 6篇新能源
  • 6篇能源体系
  • 6篇能源转型
  • 6篇发电
  • 5篇低碳
  • 5篇电力系统
  • 5篇再生能源
  • 5篇汽车
  • 4篇电价
  • 4篇直流
  • 4篇能源系统

机构

  • 100篇清华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7篇天津大学
  • 5篇北京理工大学
  • 5篇广东电网有限...
  • 4篇河北大学
  • 4篇河北科技大学
  • 4篇华北电力大学
  • 4篇电力规划设计...
  • 4篇国务院
  • 4篇国网冀北电力...
  • 3篇国务院发展研...
  • 3篇北京科技大学
  • 3篇国家电网公司
  • 3篇教育部
  • 3篇卡迪夫大学
  • 3篇国家能源局
  • 3篇国网经济技术...
  • 3篇清华四川能源...
  • 2篇山东理工大学

作者

  • 7篇赵军
  • 5篇余占清
  • 5篇曾嵘
  • 5篇何继江
  • 4篇杨健
  • 4篇陈铮
  • 3篇耿华
  • 3篇陈启鑫
  • 3篇高峰
  • 3篇康重庆
  • 3篇张靖
  • 2篇刘冠伟
  • 2篇慈松
  • 2篇韩恺
  • 2篇唐金荣
  • 2篇李继峰
  • 2篇郝爱兵
  • 2篇赵东元
  • 2篇刘建平
  • 2篇赵伟

传媒

  • 8篇中国电力
  • 8篇能源
  • 7篇全球能源互联...
  • 4篇中国电力企业...
  • 4篇国家电网
  • 3篇国际石油经济
  • 3篇太阳能学报
  • 3篇电气传动
  • 3篇电力电容器与...
  • 2篇电测与仪表
  • 2篇电力系统自动...
  • 2篇发展研究
  • 2篇电网技术
  • 2篇电力自动化设...
  • 2篇电器工业
  • 2篇中外能源
  • 2篇电网与清洁能...
  • 2篇储能科学与技...
  • 2篇油气与新能源
  • 1篇天然气工业

年份

  • 13篇2023
  • 8篇2022
  • 12篇2021
  • 14篇2020
  • 13篇2019
  • 15篇2018
  • 11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1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并网逆变器负序电流优化补偿策略被引量:1
2021年
新能源并网逆变器主要用于传输正序有功功率,也用于可补偿配网中广泛存在的无功电流和负序电流。文中提出一种正序优先时的负序电流优化补偿策略,对于一定容量并网逆变器,保持正序功率输出,负序电流优化补偿策略提高了负序电流补偿能力。已知正序功率输出,根据电流约束得到负序补偿电流相量的解域,运用几何思想求出负序电流最优补偿解,并给出生成参考电流的控制框图。文章通过MATLAB分析负序电流优化补偿策略补偿能力提升效果,建立PSCAD仿真,验证所述负序电流优化补偿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保持正序功率输出,负序电流优化补偿策略提高了有限容量并网逆变器对负序电流补偿能力。
胡长江魏应冬陆超李东东
关键词:并网逆变器
推广储能的共享经济模式 支撑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被引量:2
2017年
从技术发展断代上看,现有储能系统本质上是模拟系统,其核心特征为储能系统中的能量流是模拟连续的,并且储能系统中模拟能量流和数字信息流是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相互独立存在和运行的,缺乏能量流与信息流在相同尺度上的深度融合。
慈松
关键词:储能系统经济模式互联网共享能源模拟系统能量流
工业型城市能源转型的综合评价——以苏州市为例被引量:9
2021年
城市能源转型的量化评价有助于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对工业型城市能源系统的转型提供指导。但能源转型的综合评价面临多维度变量、多结构耦合以及多层次结构的挑战。以苏州市为例,提出基于解释结构模型及层次分析法的工业型城市能源转型的综合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二元对比,获得用于量化工业城市能源转型的综合评价模型。分析苏州2013—2018年的城市能源转型发展过程,得出苏州城市能源转型程度总体呈上升进步趋势,其中能源效率、能源结构、产业发展的进步最为显著,但电力自给率从79%下降至70%,能源安全压力增加,供能能力的得分呈波动上升趋势。能耗强度得分从2013—2017年逐年下降,2018年有所上升,能耗强度控制的形势严峻;2017年和2018年的研发强度得分低于2016年,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最后,为苏州后续的能源转型发展提出5点建议。
王永真林伟李成宇朱轶林张靖高峰
关键词:能源转型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
基于实验误差修正模型的闪蒸-双工质联合地热发电系统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建立了闪蒸与双工质地热发电模型,以单位热水发电量最大化为优化目标,利用遗传算法对不同热源温度下的闪蒸压力、蒸发温度和冷凝压力等参数进行优化;并搭建闪蒸-双工质实验装置,测试了在100~150℃热源条件下发电系统在稳定运行工况下的流量、温度、压力和输出功率等参数,并利用测试数据对模型进行修正。结果表明,温度越高,闪蒸-双工质联合地热发电的单位热水发电量的增加量越大,系统适应高温热源的指标越好;误差修正模型ECM2和实验数据具有较好的吻合性,其闪蒸压力P10、蒸发压力P5和单位热水发电量Ne相对误差均不超过5%;对联合发电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表明当负载功率小于输出功率55%时系统的输出功率变化较大,当负载功率大于或等于输出功率时系统的输出功率保持不变。另外,对联合发电系统的各项?损分析表明,较低的等熵效率导致膨胀机?损占比最大,还可以进一步考虑优化冷凝器。得到的相关结论可以为我国西部地区中高温地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指导建议。
尹洪梅骆超赵军王永真胡立凯
关键词:地热发电稳定性热力学
社会技术促进发展型政府转型研究——以深圳科技工业园为案例被引量:3
2016年
以深圳科技工业园社会技术创新和扩散过程中的政府角色为实证基础,扩展了政府替代论,设计了科技工业园创新扩散的政企互动演化模型。结果表明,社会技术作为市场发育的关键因素,在政府替代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社会技术还不成熟时,政府通过供给资源、鼓励创新促进社会技术创新,政府在社会技术成熟之后应采取鼓励扩散和公共化的策略从而及时退出,并且保持与创新者的知识互动,不断提升治理水平,实现从发展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何继江王文涛刘宁
关键词:科技工业园社会技术政企互动发展型政府政府转型
地热发电系统热性能计算导则
本标准规定了地热发电系统热性能的计算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地热闪蒸发电系统、地热双工质循环发电系统、地热全流发电系统、地热干蒸汽发电系统以及地热联合发电系统的热性能计算。
新能源:不是特色,而是标配
2018年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特色小镇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正式出现,是2016年7月,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这份不到2000字的文件里,对特色小镇建设的产业、环境、文化和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框架性要求。但没有对小镇的能源生产和使用提出任何意见或规划,只是在“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部分指出,特色小镇要符合“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目标。
何继江
关键词:新能源能源生产绿色生态小镇
能源互联网物理基础层规划案例分析
2018年
以深入融合可再生能源与互联网信息技术为特征的能源互联网,是未来能源行业发展的方向。归纳并提出了能源互联网规划理念和方法,结合广东省某高新产业开发区的能源互联网规划案例,对能源互联网物理基础层规划作简要分析。将能源互联网规划理念和方法应用在物理基础层规划中,可提高能源系统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效益,对能源系统顶层规划、设计、优化、运行等具有重要意义。
黄学劲黄文瑞延星王磊马君华王康
关键词:能源互联网案例分析
崇礼新一代电力系统的发展路径设计及实践被引量:4
2018年
河北张家口崇礼区域具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和政策基础,建设崇礼新一代电力系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价值。沿着广泛互联、智能互动、灵活柔性、安全可控、开放共享重要方向,描述了能源转型下新一代电力系统的重要内涵与特征,构建了新一代电力系统建设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基于能源基础数据,进一步分析出冬奥会建设期初电网现状及期末建设目标,设计出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技术路径,系统性地梳理评价了17项重大建设工程对系统目标达成的贡献度。最后综合评估了以上工程建设完成后,新一代电力系统的建设成效。评估结果显示,在冬奥会开幕前,崇礼将建设成为符合未来发展方向、技术特征显著的新一代电力系统。
赵敏赵东元李顺昕张靖岳云力张绚
关键词:冬奥会能源互联网能源转型
充电桩模式将陷困境?用户自主换电模式才是未来被引量:2
2016年
大力普及和发展电动汽车作为国家新能源战略的关键一环,是必然,是方向,是未来。充电桩客观上制约甚至阻碍了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发展。"车电分离,电池自选,自主换电,能量运营"的能源互联网电动汽车模式是打通"电动汽车—电池—分布式储能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唯一手段。基于能源互联网和能量信息化技术的用户自主换电的电动汽车才是电动汽车的未来。
慈松
关键词:新能源战略整车厂乘用车单体电池循环寿命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