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学院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 作品数:34 被引量:39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叶兰更多>>
- 相关机构: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高校逻辑学课程思政教学探讨被引量:3
- 2022年
- 逻辑学是高校普遍开设的专业理论拓展必修课,属于思维科学,具有基础性、工具性特点。由于课程教育覆盖面广、培养能力特征明显,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在分析逻辑学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对逻辑学的思政目标进行探索,并对逻辑学课程思政的路径构建进行研究,力求在逻辑学知识能力教学中融入实事求是精神、科学精神、提升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等教学内容,把提升思维能力的教学变为有政治性和思想性的大智慧教学。
- 朱珏华李响
- 关键词:逻辑学教学目标
- “文荫武备”理念下陇中黄土高原传统村落的活化及治理研究——以榆中县黄家庄村为例被引量:3
- 2024年
- 当前黄土高原地区传统村落面临着失活衰退、治理低效等问题,如何促使传统村落活态化发展,形成长效的治理机制是当前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焦点。以陇中黄土高原榆中县黄家庄村为例,通过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建立“文荫武备”规划理念下陇中黄土高原传统村落活态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DL加权求和、变异系数以及IPA分析法判别村落的发展状况,以活态性、长效性为前提,提高陇中黄土高原传统村落活化与治理能力。研究表明:①黄家庄村ADL值为67.03,活态化水平一般,处于“失活”状态。根据分析结果与调研实证,村落可优先从人居优化、文化挖掘、基础建设、主体活力、治理力度等方面促进村落活化,提高治理水平。②结合黄家庄村总体活态得分、指标层、IPA、变异系数综合分析得出,黄家庄村目前在文化特色、基础建设方面活态化发展水平较高,而在人居环境、村落主体和治理水平方面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反映出传统村落的活态化发展是多维度、多层面综合作用的结果。③“文荫”上从人文格局、文化特色、人居环境3个层面提出适宜村落在地活化的路径对策;“武备”上从基础建设、灾害防治、村民主体、产业发展4个层面提出适宜村落长效治理的路径对策,继而建立传统村落文荫武备的长效机制,促进村落可持续发展。
- 薛乾明黄跃昊邓清文宁雷
- 关键词:传统村落陇中黄土高原
- 黄河流域甘肃段城镇经济空间结构特征演变及动因探析
- 2024年
- [目的]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重大国家战略、黄河流域甘肃段作为甘肃省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主体的时代背景下,从经济视角探索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内在属性以提高黄河流域甘肃段总体发展水平。[方法]借助引力模型、区位商指数及地理探测器分别从城镇经济联系网络结构、城镇竞争优势结构、产业集聚结构3个方面对黄河流域甘肃段城镇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动因进行探讨。[结果]区域经济联系网络水平和城镇竞争优势水平均逐步提升,其结构由单中心簇型向多中心簇型演进,第一产业集聚结构经历了“全局型结构—穿孔型结构”演变过程,第二产业集聚结构为穿孔型结构,且该结构逐步增强,第三产业集聚结构经历了“穿孔型结构—局部型结构—穿孔型结构”的演变过程;黄河流域甘肃段城镇竞争优势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关系密切,相应产业产值占比越高产业发展越集聚,此外受生态保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已经开始走去工业化及工业转型道路,固定资产投资和政府财政支出在发展第二产业上的投入占比将下降。
- 宁雷连华盛双庆牛月刘曦汪腾
- 管理学视角下学生组织管理的探索研究——以西昌学院为例
- 2019年
- 学生组织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学生组织在管理体制、方式等方面仍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从管理学角度出发,对学生组织管理进行探索研究,对学生组织的现存问题进行剖析,提出进一步的优化策略,力求为学校学生组织的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张梦婷牟茂芳
- 中国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中提出“坚持全民共享,着眼于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开展自然环境教育,为公众提供亲近自然、体验自然、了解自然以及作为国民福利的游憩机会”,国家公园建设与生态旅游发展之间存在着天然耦合关系。以中国国家公园建设特点为切入点,分析了中国国家公园对发展生态旅游的内在要求,即地方参与性、统筹性、广泛性、严格性和困难性。基于此,提出了以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开发;建立高标准、规范化的生态旅游管理机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生态旅游进行管理;深化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的科教元素及基于公共需求;开发类型多样的生态旅游产品五大发展策略。
- 刘宇翔李嘉
- 关键词:国家公园生态旅游
- 基于国内外国家公园差异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 2023年
- 对国外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特点进行总结,分析我国国家公园开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对照国内外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差异,结合国内国家公园建设背景,提出了坚持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完善资源指标和社会指标协调发展、制定和完善我国生态法律体系、加强社区参与和健康可增长的资金运转机制、深化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的科教元素等一系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 张思嘉刘宇翔
- 关键词: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 西昌市乡村节庆旅游游客满意度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西昌市乡村节庆的环境状况、支持系统、旅游吸引物、旅游服务等多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影响游客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改进措施。
- 刘宇翔
- 关键词:游客满意度
- 山火后首次泥石流预警
- 2024年
- 火后泥石流是一种易发且破坏力强的灾害,是山区开展防灾减灾的重要对象.国外研究火后泥石流预测模型只针对数据库所在的区域预测效果良好,对其他地区的预测结果不理想.森林火灾会造成林下土壤斥水性显著增强,发生降雨时,极易形成大流量山洪,诱发泥石流.在山火后的第一个雨季泥石流发生的降雨阈值很低,泥石流发生概率很高.选择四川凉山州发生的山火为研究案例,提出等效前期降雨量概念,并通过野外人工降雨实验,建立等效前期降雨量计算模型,结合常规泥石流预警公式建立沟床起动类型的火后首次泥石流的预警模型,在国内凉山、甘孜地区和美国地区的火后首次泥石流案例中,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为火后泥石流的减灾防灾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 易伟余斌余斌胡建春刘烽焰王严
- 关键词:预警模型降雨量工程地质学
- 以区域发展特点为导向的城乡规划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以西昌学院城乡规划专业为例
- 2021年
- "新工科"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的培养和思维的创新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新时期,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城乡规划专业的人才需求有不断增大的趋势。对于地处民族地区的高校而言,如果培养出的人才既能够下得去又能够干得好,也就突显了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采用矩阵分布和统计的方法,以西昌学院城乡规划专业近3 a在课程设置上的变化为例,考察其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路径的契合度。通过对考察结果的分析,认为城乡规划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一定要与时俱进、科学创新,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要及时把握区域发展趋势,融入地方语境;要合理增设人才培养进程中与区域发展相关联的课程,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培养过程中要致力改进教学方法、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把握上述设置原则才能让城乡规划专业学生获得专业能力提升,更好地服务地方发展。
- 熊建林陆铭宁杨位飞刘曦王堂尧张菁马燕
- 关键词:课程设置
- 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现状及发展路径探讨被引量:1
- 2023年
- 通过对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开展情况进行调查,针对目前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解决方案,提出了激活自然教育产业、完善课程设计、提高公众参与度、创新开展模式、拓宽宣传渠道等建议,旨在为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发展提供新思路。
- 刘宇翔徐玟婷
- 关键词:自然教育实证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