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玉林师范学院化学与食品科学学院

作品数:229 被引量:448H指数:8
相关作者:黎中良黄志伟刘荣军林明玉黄锦燕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8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1篇文化科学
  • 58篇理学
  • 48篇化学工程
  • 42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建筑科学
  • 3篇政治法律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49篇教学
  • 29篇催化
  • 25篇教学改革
  • 23篇光催化
  • 22篇课程
  • 21篇纳米
  • 19篇院校
  • 19篇水热
  • 17篇热法
  • 15篇荧光
  • 13篇化学实验
  • 12篇淀粉
  • 12篇热合成
  • 12篇可见光
  • 11篇师范
  • 11篇水热法
  • 11篇水热合成
  • 11篇本科
  • 10篇教育
  • 10篇机械活化

机构

  • 227篇玉林师范学院
  • 12篇广西大学
  • 5篇广西师范大学
  • 5篇桂林理工大学
  • 4篇广西宏邦食品...
  • 3篇北京化工大学
  • 3篇湖南环境生物...
  • 3篇南宁师范大学
  • 2篇长沙理工大学
  • 2篇广西交通职业...
  • 2篇内蒙古科技大...
  • 2篇营口理工学院
  • 2篇益海嘉里(武...
  • 1篇大连工业大学
  • 1篇大连大学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惠州学院
  • 1篇吉首大学
  • 1篇南京财经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9篇罗志辉
  • 9篇陈渊
  • 8篇韦庆敏
  • 8篇陶萍芳
  • 7篇覃利琴
  • 6篇谭明雄
  • 6篇王荣芳
  • 5篇周能
  • 5篇黄祖强
  • 5篇张培
  • 5篇谢秋季
  • 4篇胡华宇
  • 3篇左禹
  • 3篇周振
  • 3篇杨家添
  • 3篇晏全
  • 3篇李亚军
  • 2篇陆绍荣
  • 2篇朱万仁
  • 2篇覃峰

传媒

  • 34篇广东化工
  • 29篇玉林师范学院...
  • 14篇广州化工
  • 11篇化工新型材料
  • 5篇有机化学
  • 5篇食品工业
  • 4篇大众科技
  • 4篇食品工业科技
  • 4篇中国陶瓷
  • 4篇化学研究与应...
  • 4篇无机盐工业
  • 3篇食品科技
  • 3篇粮食与饲料工...
  • 3篇中国粮油学报
  • 3篇教育教学论坛
  • 3篇现代食品
  • 2篇人民论坛
  • 2篇现代化工
  • 2篇化工管理
  • 2篇陶瓷学报

年份

  • 16篇2024
  • 27篇2023
  • 26篇2022
  • 32篇2021
  • 19篇2020
  • 36篇2019
  • 24篇2018
  • 26篇2017
  • 21篇2016
2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化学化工类课程教学形成性评价探究被引量:2
2021年
由于传统的高校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大多采用终结性评价的评价方式,忽略形成性评价,未能如实反映教学效果,不利于教师的发展,也影响学生的成长。文章通过阐述目前化学化工类课程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应树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评价理念,通过改进终结性评价,多举措开展形成性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机制,科学运用评价结果。
陈渊谭明雄李芸章表明张殊佳
关键词:教学评价终结性评价
“仪器分析”虚拟仿真教学体系的构建被引量:4
2022年
“仪器分析”是化学化工类及其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涉及很多仪器分析实验,实践性较强。现代仪器分析包括成分分析和结构分析、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是多种仪器分析方法的组合。因此,学生要有熟练运用基础化学、物理、电子等学科知识的能力。首先,分析了“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现存的问题;其次,阐述了“仪器分析”虚拟仿真教学模式,经过实践教学指出了“仪器分析”课程进行虚拟仿真教学的优点和不足。
杜琨郭胜利曾玉凤秦荣欢
关键词:教学改革
地方院校《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初探被引量:4
2018年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是高校化学及其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及其重要的实验专业课,在化学实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新的实验仪器、设备被广泛的应用于基础有机合成实验中。针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浅谈地方院校《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改的一些心得。
黄国保陈珊韦贤生李芸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实践教改
大黄素铜锌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采用荧光猝灭光谱、同步荧光和紫外光谱研究并比较大黄素及其铜、锌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大黄素及其配合物均能显著猝灭BSA的内源荧光并以静态猝灭为主。在293K和300K时,大黄素及其铜、锌配合物与BSA结合常数分别为(L·mol^(-1)):4.57×10~4,1.76×10~4、1.28×10~5和2.72×10~4,0.980×104,2.34×10~4;根据热力学参数判断大黄素铜、锌配合物与BSA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范德华力和氢键;依据F9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大黄素及其铜、锌配合物在蛋白质中的结合位置与色氨酸残基间的距离分别为为2.24、2.37和2.82 nm。结果还表明金属离子如铜、锌离子的存在会显著影响大黄酸与BSA的结合,同步荧光光谱研究表明大黄素铜、锌配合物都未能够使BSA构象发生变化。大黄素形成配合物后与BSA的结合发生较大变化,会对大黄素及金属离子的储运产生影响。
周能周振程海燕
关键词:大黄素配合物牛血清白蛋白
机械活化干法制备硬脂酸木薯淀粉酯被引量:5
2017年
为获得制备硬脂酸淀粉酯的新工艺,采用机械活化干法制备木薯硬脂酸淀粉酯。以取代度和反应效率为指标,分别探讨硬脂酸用量、盐酸用量、球磨温度、球磨时间、搅拌速度、球磨介质的堆体积等因素对木薯淀粉硬脂酸酯反应的影响,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正交优化。结果表明,机械活化明显提高了木薯淀粉的酯化反应活性。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制备硬脂酸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硬脂酸质量分数5%、盐酸质量分数0.14%、球磨温度50℃、球磨时间60 min、搅拌速度380 r/min、球磨介质堆体积500 mL,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木薯硬脂酸酯淀粉的取代度为0.007 1,反应效率为28.77%。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木薯硬脂酸淀粉酯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检测结果显示,木薯硬脂酸淀粉酯具有良好的乳化能力。
陈渊刘德坤谢秋季杨家添廖春萍黄祖强
关键词:机械活化硬脂酸淀粉酯取代度乳化性
桂花果实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0年
以桂花果实为研究对象,本文从桂花果皮、桂花果肉、桂花籽以及桂花全果4个方面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综述,指出现有研究表明桂花果实含有色素、多酚、油脂、挥发油、黄酮等多种活性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抑菌、抗抑郁等活性,可为桂花果实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李亚军黄国保
关键词:化学成分药理活性
花状BiOBr催化剂制备及对废水底物降解的光催化特性被引量:4
2016年
以Bi( N0 3 )3·5 H20 为铋源,KBr为溴源,采用水热法调节不同前驱液pH值制备花状BiOBr光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XRD)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UV- vis)对产品进行结构表征.同时,在花状BiOBr光催化降解甘蔗糖蜜酒精废水反应中考察了催化剂用量、溶液pH值、通氧量、电子捕获剂用量及光照强度对糖蜜酒精废水脱色率的影响,并进行正交试验优化.结果表明,水热产品均属于四方晶系的BiOBr,其带隙能为2. 5 7 - 2. 65 eV.花状BiOBr能有效降解甘蔗糖蜜酒精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废水脱色率显著提高.在400 W 金属卤化物灯照射下反应180 min、添加3.0 g .L^-1 BiOBr光催化剂、通氧量为120L . h^-1(M 档)、废水pH值为0. 11、电子捕获剂KBrO3 添加量为3. 0 g .L^-1 、离液面9 cm高度条件下,花状BiOBr光催化降解经3 0 倍稀释的甘蔗糖蜜酒精废水的脱色率为98. 5%,CODCr去除率为51. 8% .四方晶系花状BiOBr晶体的可见光催化糖蜜酒精废水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
杨家添韦庆敏谢秋季晏全黎中良陈渊
关键词:脱色率CODCR去除率
新型星状分级微纳米结构Bi5O7Br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
朱立刚杨黄根陈渊
关键词:可见光催化有机污染物降解
新媒体推动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被引量:2
2019年
新媒体的迅速兴起和广泛应用改变了党建工作的外部信息环境,为党组织建设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和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源。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强化互联网思维,优化新媒体党建工作的模式与体制机制,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的新媒体素养,从而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熊银
关键词:新媒体党建工作
纳米二氧化硅对铝合金表面环氧涂层耐蚀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通过往环氧树脂涂层中添加纳米二氧化硅制备了二氧化硅/环氧树脂涂层,采用Machu测试和电化学阻抗谱分析了二氧化硅/环氧树脂涂层的耐蚀性能,并对电化学阻抗谱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涂层的孔隙率。结果表明:未添加二氧化硅环氧树脂涂层的耐蚀性最差,添加10%二氧化硅环氧树脂涂层的耐蚀性最优;二氧化硅在环氧树脂涂层中起到阻挡屏蔽作用,但添加的二氧化硅过多时,容易发生团聚现象,导致涂层的耐蚀性下降;涂层的孔隙率越大,意味着涂层中的微孔数量越多,微孔面积越大,导致腐蚀介质的传输通道越多,涂层的耐蚀性越差。
张培张培左禹
关键词:铝合金纳米二氧化硅环氧树脂涂层电化学阻抗谱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