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文物技术中心
- 作品数:39 被引量:58H指数:4
- 相关作者:李正佳刘耀辉王晓东杨海军杜建英更多>>
- 相关机构:学研究院兰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建筑科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文物保护理念之思考
- 2012年
- 文物是历史的、民族的文化遗产,是社会文明和民族精神的物化载体,保护文物是我们文物保护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保护文物,实际是保护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是对历史的负责。
- 杨海军
- 关键词:文物保护民族精神文化遗产社会文明凝聚力向心力
- 试谈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被引量:2
- 2006年
- 任何政党、任何有权力的组织失去制约和监督就要产生腐败,回顾历史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要跳出“兴勃亡忽”的周期率,必须走民主监督的道路。在中国,新闻舆论监督在民主监督中的威力和效果更为明显。但新闻舆论监督又存在着来自外部和内部的两种障碍,新闻舆论监督只有通过立法和自身接受监督的制度才能消除障碍,更好地肩负起为保证党的廉政建设做出积极贡献的历史使命。
- 李正佳
- 关键词:新闻舆论监督廉政建设民主政治法律制度保障
- 变破碎为完美——蒋道银先生的修瓷技艺
- 2006年
- 杜建英
- 关键词:银陶瓷器中华文化仰韶文化有害物质陈列厅
- 山西道教建筑的价值特色
- 2017年
- 道教是中国原生的本土宗教,在山西保留了大量的道教建筑,是研究道教文化及道教发展的重要实物。在山西,道教建筑分布广泛,类型丰富,遍布全省各个地区。山西道教建筑全国之最较多,道教诸神的信仰种类齐全。
- 刘耀辉
- 关键词:道教建筑
- 古建筑文化的缺失与中国建筑文化断层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传统的古代建筑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无法满足人们对住房舒适度和美观的要求,一些古老的建筑因为其结构复杂,且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很难达到现代建筑效果。因此古建筑文化遭到现代人的抛弃,而人们更愿意追求西方建筑风格。独具一格的古建筑文化在中国正慢慢消逝,但现代人也无法创造出属于中国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导致中国建筑文化出现断层。
- 李琼
- 关键词:断层
- 探究娄烦三教寺的前身与今世
- 2018年
- 佛、道、儒三教在我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又相互矛盾,互相排斥,在山西娄烦却有一座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北周三教合一的寺庙三教寺,这在全国实属罕见。其大雄宝殿莲花斗栱构建精致、交织层迭、巧夺天工、争奇斗妍,全省稀有。娄烦三教寺历经1400多年风雨沧桑,几年磨难,保存至今,实属不易。
- 李正佳安宏业程群郭霞
- 关键词:古代建筑三教合一
- 木结构古建筑结构特性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我国的古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并且也是我国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我国的古建筑繁多而且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伴随时代的进步,我国越来越重视我国的古文物、古建筑。建筑不管是在现代还是古代都承载了很多,也是一门精彩绝伦的艺术,所以说,我国的建筑是一颗璀璨的星星,并且古建筑还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历史缩影与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而木结构古建筑的特征是建筑文化的代表,极具代表性也更具收藏价值。然而,随着岁月的流失,人类为了跟上时代步伐对木结构古建筑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化。因此,我们需要详细的探究木结构古建筑的特征,使其能够更好的爱护与修复古建筑。本文对木结构古建筑特性进行了分析,以此为木结构古建筑做好相关的保护。
- 池翔
- 关键词:木结构古建筑
- 浅谈古建筑的结构技术及艺术特征
- 2018年
- 中国古代建筑设计需要结合结构技术与艺术特征,对于整个建筑艺术的研究有很大的作用。在古代建筑结构中,由于受到不同材质的影响会给古建筑的带来不一样的效果。本文主要阐述古建筑结构与艺术存在的现状,通过对建筑结构抗震性、古建筑技术等分析出古建筑的结构技术与艺术特征,阐述古建筑结构艺术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 刘利军
- 关键词:古建筑艺术特点
- 从洪洞关帝庙北朝造像碑看“伽蓝七堂”被引量:1
- 2017年
- "伽蓝七堂"作为宋代禅宗寺院的布局方法,一直以来存疑较多,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此研究有着不同的理解。洪洞关帝庙北朝造像碑上的建筑图,也许能说明"伽蓝七堂"制度的一些问题。
- 刘耀辉
- 文物科技保护工作亟待发展
- 2004年
- 王晓东刘耀辉
- 关键词:文物保护人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