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民族大学法学院

作品数:51 被引量:271H指数:11
相关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政治法律
  • 12篇经济管理
  • 7篇文化科学
  • 4篇社会学
  • 2篇艺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民族
  • 6篇法律
  • 6篇法学
  • 5篇自治
  • 5篇乡村
  • 5篇民族地区
  • 4篇权力
  • 4篇共同体
  • 4篇法治
  • 3篇中华民族
  • 3篇社会治理
  • 3篇权利
  • 3篇教育
  • 3篇基层社会
  • 3篇基层社会治理
  • 3篇共同体意识
  • 3篇法权
  • 2篇行政
  • 2篇义务
  • 2篇院校

机构

  • 50篇湖北民族大学
  • 4篇西南民族大学
  • 2篇中南财经政法...
  • 2篇丰县人民检察...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海南大学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沈阳工业大学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闽南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田钒平
  • 1篇童之伟
  • 1篇高鹏程
  • 1篇林斌

传媒

  • 4篇湖北民族大学...
  • 2篇法学评论
  • 2篇云南社会科学
  • 2篇中南民族大学...
  • 2篇现代商贸工业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中国法学教育...
  • 1篇行政与法
  • 1篇新视野
  • 1篇广西民族研究
  • 1篇广西质量监督...
  • 1篇云南行政学院...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学术界
  • 1篇学海
  • 1篇江海学刊
  • 1篇党政干部论坛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法学
  • 1篇政治与法律

年份

  • 2篇2025
  • 4篇2024
  • 8篇2023
  • 9篇2022
  • 9篇2021
  • 11篇2020
  • 6篇2019
  • 1篇2015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变迁中的当代中国法学核心范畴被引量:7
2020年
权利义务的核心范畴地位获得了法理学教材体系的普遍认同,但宪法学和公法学教材对它的认同度不高。近二十年来,法理学者在研究现实法律问题、甚至做全局性论述的时候,逐渐形成了放弃权利义务中心,代之以权利权力中心的选择倾向。新倾向的出现对于我国着力认识权力、合理配置权力,以及对权力的合理运用和制约监督,都有现实意义。本文作者并不赞成以权利权力作为法学的核心范畴,而是主张把反映和记录人们对权利权力共同体的认识的法权概念作为法学的核心范畴。
童之伟
关键词:权利权力法权义务
“双碳”目标下我国低碳技术法律原则的塑造被引量:3
2023年
低碳技术在“双碳”目标的实现中具有核心支撑的作用。为因应“双碳”目标和低碳技术发展的要求,在“双碳”和低碳技术法律制度中应确立相应的低碳技术法律原则。基于技术性、低碳性和法律性的考量,可确立如下一些低碳技术法律原则: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符合低碳技术发展规律的合乎规律原则;鼓励低碳技术创新的创新原则;为防范或降低风险的风险预防原则;促进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的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原则;体现低碳技术国内内部联合与国际合作的合作原则;实现低碳技术与相关新技术、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协同原则。这些原则构成了一个完备、有机统一的低碳技术法律原则体系,共同塑造了低碳技术法律制度的内容与方向,这些原则不仅应体现在低碳技术法律制度的设计中,而且也应在法制实施中得到遵循。
刘青
关键词:低碳技术法律制度法律原则
民族团结进步地方立法的实施路径研究
2025年
当前学界对民族团结进步地方立法的实施路径存在诸多争议,症结在于对其实施逻辑认识不到位。虽然现有立法已关注到行政主体以外的社会主体参与,但实施主体范围及其“权”的配置尚不明确、实施内容存在照搬相关法律或政策的现象、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实施方式以及法律责任的规定都还有待完善。通过与“司法适用导向”和“行政执法导向”立法的比较,可以明确民族团结进步地方立法作为“社会参与导向”立法的实施逻辑。在立法中确保全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让政府及相关部门更多承担服务功能、强化规范的引导作用并合理设置法律责任,才能通过立法的实施真正实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促进。
冉艳辉
关键词:民族团结进步
市场调查与数据分析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与优化措施
2024年
市场调查和数据分析在当代企业决策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们为企业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帮助企业更准确定位市场动向、发现机遇、确定产品定位和评估决策效果。本文聚焦市场调查与数据分析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分析它们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阐述企业目前在调查样本、设计方案、数据处理和结果应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优化措施,并通过实际案例证明其实际应用效果,旨在为企业改进市场调查与数据分析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冯学阳王淯陈冠君
关键词:数据分析
新一代富人治村:类型、效应与机制——基于苏南地区的实证调查被引量:8
2020年
在当下的中国乡村,富人治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现象。近些年来,在苏南地区,部分年轻一代富裕农民,基于不同的动因和预期进入村委任职,成为富人治村的一种新发展。新一代富人治村构成村庄治理的一种重要类型,其核心机制可以概括为体制吸纳与乡贤之治,亦即基层政府巧妙地运用体制资源与规则吸纳、规训乡村经济精英;而乡村中上层富裕农民,抱有回馈家乡、服务村庄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信念,主动参与基层治理。由此,共同塑造相对稳定的村治格局。
朱政
关键词:村庄治理
法学案例教学创新研究
2024年
案例教学是法学实践教学的主要方式。传统案例教学具有显著的优势,但也面临一些困境。创新法学案例教学,一方面,可以引入社科法学的知识资源,拓展案例教学的适用范围,助力法学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应正视当下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给法学教育带来的新变化,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和数字案例库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朱政
关键词:法学案例教学法教义学
法律职业教育的技术主义倾向及其克服被引量:2
2021年
受技术性法律职业主义理念的影响,法律职业教育堕入技术主义的误区。具体体现是:轻视法律职业伦理培养,偏重法条识记而不屑法学理论分析,注重实务技能教育而忽视法律思维能力的形塑。要克服法律职业教育中的技术主义倾向,应该坚持不偏不倚的法律职业主义理念,并以法律职业素养为教育内容的指引,强化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注重法学理论教育以及法律思维能力的养成。
杨信
关键词:法律职业教育法律职业主义技术主义
国家建构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探析被引量:1
2021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本,民族团结之魂,亦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建构的思想基石。为改善既有价值研究侧重于宏观分析、理论概括和政策解读而少微观论证、实证演绎和分析框架构建的现状,有必要立足于国家建构的视域,将公民个体的单元“人”的主观能动作为价值研究的基点,进而构建一个以“公民个体——56个民族——中华民族”为渐进层次的价值分析框架,从而深刻体现出其基于个体公民的民族与国家认同不断凝聚的价值;面向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全面深化的价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升华价值。
李华霖田钒平
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路径被引量:41
2021年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破解中国"三农"问题的行动纲领,其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旅游是以"三农"资源为依托的新型业态,完美地契合了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从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经验看,应从发挥党政部门职能职责以优化乡村旅游的发展环境、推动乡村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确保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强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和品牌塑造以提高乡村旅游的品牌影响和知名度、强化乡村旅游人才建设为乡村旅游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四方面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从而助推实现乡村振兴。
谭俊峰
关键词:乡村旅游
数字法学的逻辑构建与实践路径
2024年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浪潮席卷全球,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法律问题促进了数字法学的发展和产生,并且数字法学的逻辑构建与实践路径成为了当前研究的基础。基于现有的数字法学研究问题领域不明确,对于数字法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数字发展构建技术以及构建在现有的法学理论体系中。另外,数字法学研究始终受传统法律理论框架的限制,而缺乏现代化、科学化的数字法学逻辑建构。面对当前数字法学建设路上存在的问题领域和理论建构两个方面的研究不足,本研究主要对数字法学这一法学的研究新范式的本质进行研究。即站在全局观念的系统思维下,坚持数字技术与法治系统的良性互动,推动数字法学治理体系开放多元化,满足数字化技术发展需求。通过梳理数字法学理论研究范式的基础上,寻找数字法学构建的逻辑路径和实践方法,以满足数字技术发展的数字法学实践路径。
冯学阳罗金美孔文希
关键词:法学理论数字技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