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作品数:134 被引量:476H指数:12
- 相关作者:杨勇彭云金美华封蕾陈丽萍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社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开展综合干预的效果探讨
- 2018年
-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开展综合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经社区体检确诊为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65岁),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各组50例,干预组开展适当锻炼、健康教育、戒除不良生活方式、饮食指导等措施,对照组未开展任何干预措施。两组均随访观察1年。结果:干预后,干预组三角区(Wald’s)处骨密度明显增高,疼痛度降低,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社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通过开展综合干预措施,能改善其临床表现。
- 瞿红国
- 关键词:骨质疏松老年人综合干预
- 健康素养教育对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探讨健康素养教育对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2月,选取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二、三级医院住院治疗后出院的慢性病患者3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180)和观察组(n=180)。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患者健康素养教育。干预时间为3个月。干预前后采用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自护能力测量量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健康素养各维度评分、自护能力各维度评分、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提高程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素养教育可以显著提升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和自护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 黄美徐红何丽萍顾桂国
- 关键词:慢性病自护能力生活质量
- 2015-2016年上海市某社区老年人骨质疏松追踪调查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通过追踪2015-2016年上海市某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骨密度监测结果,分析社区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与关键影响因素,为社区老年骨质疏松的防治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上海市某社区连续2年(2015-2016年)参与社区健康体检的老年人共4 624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情况、生活方式)及骨密度检查。采用SPSS 23.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配对t检验分析老年人群连续2年骨密度T值的变化差异,符号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老年人群连续2年骨质疏松分级的变化差异,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一般情况与生活方式对老年骨质疏松的影响作用。结果本次研究共收集有效数据4 227例,有效率为91.41%。4 227名老年人中,男性占43.46%(1 837/4 227),女性占56.55%(2 390/4 227)。2015-2016年,社区老年人的骨密度T值下降0.03,骨质疏松占比增幅0.97%。进一步分析显示,女性老年人的骨密度T值显著降低[(-2.18±1.11)vs.(-2.24±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ired-t=6.699,P<0.001),骨质疏松分级变化显著升高[39.12%vs.4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ired-Z=3.040,P=0.002);而男性老年人的骨密度T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ired-t=-1.212,P=0.226),骨质疏松分级变化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aired-Z=-0.663,P=0.507)。6.91%(292/4 227)的社区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分级加重,其中女性占7.74%(185/2 390);男性则占5.82%(107/1 837)。分不同性别,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对连续2年的骨质疏松检测结果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可得,女性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OR=1.078,95%CI:1.063~1.094,P<0.001)和大腰围(OR=1.017,95%CI:1.003~1.031,P=0.016),其保护因素则包括戒烟(与吸烟相比)(OR=0.195,95%CI:0.043~0.880,P=0.033)、高身高(OR=0.978,95%CI:0963~0.993,P=0.005)和高体重(OR=0.971,95%CI:0.956~0.987,P<0.001);而男性老年人的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包括高龄(OR=1.023,95%CI:1.006~1.040,P=0.006)和高腰围(OR=1.02
- 宋徽江封蕾瞿红国杨丽萍
- 关键词:老年人骨质疏松
- 仿真针刺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生物钟基因Bmal1、Clock、Per2表达的影响
- 2021年
- 目的:探讨仿真针刺不同时间点干预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收缩压及心肌生物钟基因表达的影响,包括大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蛋白样蛋白1(Bmal1)、昼夜节律运动输出周期故障(Clock)、周期蛋白2(Per2)。方法:24只雄性SHR随机分为SHR模型组、14时针刺组、21时针刺组,每组8只;另取7只雄性WKY大鼠作为对照。借助ATP-1仿真针刺手法仪在相应时间点对14时针刺组和21时针刺组大鼠进行仿真针刺治疗,取双侧足三里、曲池穴,隔日1次,共10次。治疗前后分别测量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末次干预后,分离心肌组织。PCR检测大鼠心肌Bmal1、Clock、Per2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心肌Bmal1、Clock、Per2的蛋白表达。结果:(1)治疗后,与SHR模型组相比,14时针刺组和21时针刺组大鼠的收缩压均显著下降(P<0.01),且21时针刺组的收缩压明显低于14时针刺组(P<0.01)。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相比,21时针刺组大鼠收缩压显著降低(P<0.01)。(2)与SHR模型组相比,14时针刺组与21时针刺组大鼠心肌组织Bmal1、Clock、Per2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0.05)。与14时针刺组相比,21时针刺组Clock、Per2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3)与SHR模型组相比,14时针刺组与21时针刺组大鼠心肌组织Bmal1、Clock、Per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0.05)。21时针刺组Bmal1、Clock、Per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14时针刺组(P<0.01)。结论:仿真针刺能够降低SHR的收缩压,下调其心肌生物钟基因Bmal1、Clock、Per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且21时仿真针刺的降压效果优于14时仿真针刺。
- 舒娅舒娅杨华元胡静胡静
- 关键词:高血压生物钟基因
- 糖尿病患者家庭注射胰岛素的指导
- 2012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家庭注射胰岛素的指导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家庭注射胰岛素患者76例,在心理、胰岛素剂量及时间、注射部位的选择消毒、注射方法、针头的更换、胰岛素存放、不良反应防治方面给予指导。结果应用胰岛素过程中,3例患者因注射部位及消毒不合理导致皮肤青紫,经指导后未再发生此类现象,6例患者出现了低血糖,经指导正确处理后,未引起不良后果。经指导后,73例患者血糖控制良好,均达到预期目标,3例血糖不达标,但经调整治疗方案后基本达标。结论糖尿病患者家庭注射胰岛素给予应用指导,对糖尿病患者的家庭康复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 宋晓英
-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家庭
- 曹烨民教授分期论治小儿青斑样血管炎的经验荟萃
- 2024年
- 总结曹烨民教授诊治小儿青斑样血管炎的临床经验,提高对青斑样血管炎的临床诊治能力。青斑样血管炎是一种非炎性、真皮内血管阻塞性皮肤病,以双下肢远端反复出现疼痛性溃疡、网状青斑以及瓷白色瘢痕以卫星状瘢痕为特征的疾病。好发于夏季,青斑样血管炎的病因尚不明确,当前研究表明,致病因素有机体高凝状态、纤维蛋白溶解障碍和(或)与免疫系统疾病相关。曹教授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辨病求因,认为本病病位在“络”,发病特点为“虚、邪、瘀”,根据临床表现,分急性发作期、好转恢复期2期,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急性期以清热凉血、和营化瘀为治则,予自拟凉血和营方加减;恢复期以扶正化瘀、凉血通络为治则,予自拟扶正清解方加减。此外,曹教授善内外治兼治,重情志调护,以达病后防瘥的目的。
- 吴迪曹烨民
- 中文版KOOS和OKS在评估膝骨关节炎患者多模式非手术治疗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背景:目前用于评估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非手术治疗的量表报道较少,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评分(knee injury and osteoarthritis outcome score,KOOS)与牛津膝关节评分(Oxford knee score,OKS)被报道可用于包括软骨损伤、OA在内的多种膝关节疾患,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版本,但这两种量表针对膝OA患者非手术治疗评估中的心理测量学特征差异尚不明确。目的:比较中文版KOOS和OKS在评估膝OA患者多模式非手术治疗中信度、效度、敏感性的差异,探讨其应用的可行性。方法:经翻译、回译、文化适应性检验和预测试形成中文版KOOS和OKS,对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在第二军医大学上海长征医院及上海市3个社区门诊接诊的149例拟行非手术治疗的轻中度膝OA患者在首次治疗前完成中文版KOOS和OKS及简明健康调查量表(the short-form 36 health survey scale,SF-36),男58例,女91例;年龄48~72岁,平均(59.3±5.2)岁。为了评估重测信度,40例患者在5~7 d的时间间隔后再次填写中文版KOOS和OKS。所有受试者均予以健康宣教、肌肉训练、口服非甾体消炎药等多模式非手术治疗,治疗后2周、4周、12周分别再次用上述3种量表复评。检验、对比中文版KOOS、OKS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内容效度、结构效度、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分析其天花板效应及地板效应。结果:中文版KOOS和OKS均具有良好的信度(ICC=0.87~0.92和0.90)和较强的内在一致性(Cronbachα=0.76~0.95和0.89),同时两份问卷的内容效度都很好,不产生地板或天花板效应。中文版KOOS和OKS与SF-36的物理成分总分(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PCS)高度相关,与精神成分总分(mentalcomponent summary,MCS)的相关性较弱。然而,在4周的物理治疗期间,中文版KOOS中疼痛、日常活动、运动/功能子量表比OKS更敏感。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揭示了曲线下的面积值(中文版KOOS为0.69~0.7
- 陈墅曹嘉蔡筑韵李章吉杜杰顾召华周琦钱齐荣
- 关键词:骨关节炎
-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展被引量:14
- 2009年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属于中医"肺胀"范畴,瘀血是肺胀的重要病理因素之一。现代医学认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血黏稠度增高,肺间质纤维化,肺动脉高压是其常见病理表现,研究表明活血化瘀法能有效改善患者这些病理改变,而且活血化瘀法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故综述如下。
- 黄敏薛鸿浩曲晓璐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活血化瘀中医药
- 社区药师服务模式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社区医院药师服务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符合诊断标准的脑梗死患者140例,按照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70)和干预组(n=70)。对照组给予常规药学服务,干预组给予社区医院药师服务模式。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5.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384,P<0.05);干预组对药学服务满意度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862,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上、下肢FMA运动功能量表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及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45、8.031、13.878、7.251,P值均<0.05)。结论:社区医院药师服务模式可促进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和平衡能力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
- 宋卫华黄中正
-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脑梗死康复效果
- 增智食疗粉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和躯体功能的影响
- 2018年
- 目的:观察增智食疗粉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mildcognitive impairment, MCI)患者认知功能、躯体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为中医药治疗MCI提供有效的食疗方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M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增智食疗粉组)和对照组B(维生素E组)各30例,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MoCA、MMSE评分、中文简易躯体表演测试(CMPPT)时间及评分、ADL评分、左右手握力、中医症状信息采集表评分。结果:(1)两组MoCA和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的CMPPT总分、站立静止平衡得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坐下起立计时时间、下蹲计时时间、6m行走计时时间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3)两组左右手握力均较治疗前提高,ADL得分下降(P<0.05),但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4)两组中医症状信息采集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增智食疗粉可以改善MCI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躯体功能,提高握力,减缓日常生活能力退化,疗效与维生素E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 肖姝雲彭云施丹尹晓红孝玲邱文超
- 关键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