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森林植物培育与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52 被引量:596H指数:11
相关作者:陈剑杨文忠杨斌袁春明周彬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国家林业局西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2篇农业科学
  • 43篇生物学
  • 4篇医药卫生
  • 3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9篇思茅松
  • 19篇基因
  • 14篇人工林
  • 13篇植物
  • 12篇旱冬瓜
  • 12篇核桃
  • 10篇克隆
  • 8篇生物信息
  • 8篇生物信息学
  • 8篇群落
  • 7篇生物信息学分...
  • 7篇实蝇
  • 7篇小实蝇
  • 7篇桔小实蝇
  • 6篇学成
  • 6篇色谱
  • 6篇相色谱
  • 6篇化学成分
  • 5篇木兰科
  • 5篇兰科

机构

  • 152篇云南省森林植...
  • 113篇云南省林业科...
  • 49篇国家林业局
  • 39篇西南林业大学
  • 19篇云南省林业和...
  • 7篇云南大学
  • 5篇西南林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上海市农业科...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会泽县林业局
  • 1篇鲁东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云南省社会科...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宾夕法尼亚州...
  • 1篇云南山川园林...

作者

  • 32篇陈伟
  • 29篇陈宏伟
  • 24篇杨宇明
  • 24篇王毅
  • 24篇王娟
  • 23篇吴涛
  • 23篇王娟
  • 23篇杨斌
  • 21篇李江
  • 19篇原晓龙
  • 18篇郝佳波
  • 18篇陈少瑜
  • 18篇孟梦
  • 17篇史富强
  • 17篇陈绍安
  • 16篇马惠芬
  • 15篇冯弦
  • 13篇司马永康
  • 12篇韩明跃
  • 12篇陈剑

传媒

  • 69篇西部林业科学
  • 7篇林业调查规划
  • 5篇东北林业大学...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广西植物
  • 4篇广东农业科学
  • 4篇林业实用技术
  • 4篇森林与环境学...
  • 3篇云南农业大学...
  • 3篇西南林业大学...
  • 2篇湖泊科学
  • 2篇西北林学院学...
  • 2篇中国南方果树
  • 2篇福建林业科技
  • 2篇竹子研究汇刊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世界竹藤通讯
  • 2篇菌物学报
  • 2篇环境昆虫学报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13篇2020
  • 7篇2019
  • 15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15篇2015
  • 11篇2014
  • 16篇2013
  • 18篇2012
  • 14篇2011
  • 10篇2010
  • 8篇2009
  • 1篇2000
1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思茅松优良无性系的聚类分析及精英无性系特异标记被引量:1
2016年
以85个思茅松优良无性系为研究对象,通过RAPD分子标记方法对85个无性系的遗传距离进行分析,构建UPGMA聚类树状图,探讨85个无性系之间的遗传关系,为杂交亲本的选配和育种群体的多样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此外,针对85个无性系中的33个精英无性系进行分析,探寻其特异标记,旨在为精英无性系的分子鉴别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85个无性系可以划分为遗传差异较明显的3大类群,同时发现2个能够区分部分精英无性系的特异标记。
朱云凤陈少瑜郝佳波吴涛
关键词:思茅松
七彩红竹MYB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与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MYB基因是最大的植物转录因子家族成员之一,在植物次生代谢、生长及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RACE方法,从七彩红竹中克隆得到1个与MYB同源的基因,命名为Ih MYB4,并利用RTPCR检测Ih MYB4在不同组织部分表达情况。序列分析表明:Ih MYB4序列全长1044 bp,编码347个氨基酸,该蛋白含有2个MYB功能结构域,属于R2R3-MYB家族。系统进化分析表明:Ih MYB4蛋白可能是一类参与花青素生物合成调控相关的蛋白。RT-PCR检测表明Ih MYB4只有在微红的幼嫩竹秆中才表达,说明Ih MYB4参与七彩红竹中花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
王晨晨毕玮王娟王娟周旭杨宇明
关键词:MYB基因克隆花青素
4种绿僵菌乙酸乙酯初提物抗菌活性比较被引量:1
2018年
绿僵菌属真菌是一种具有很强致病性的昆虫病原真菌,广泛地寄生于多种昆虫体内。以冬虫夏草、蛹虫草为代表的昆虫病原真菌具有良好的医药保健功能,绿僵菌能产生多种具有活性的代谢产物。本研究采用液体深层培养技术,对4种绿僵菌菌丝体进行液体培养,培养液经乙酸乙酯萃取后获得绿僵菌初提物。采用抑菌圈法评价4种绿僵菌乙酸乙酯初提物对13种致病菌的抗菌活性,并测定对相应致病菌的最低抑制浓度。结果表明,经液体培养后的4种绿僵菌乙酸乙酯初提物均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4种绿僵菌提取物均对蜡样芽孢杆菌和缓慢芽孢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其中贵州绿僵菌提取物对蜡样芽胞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达到6.45mg/m L,对溶血性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3.23mg/m L。棕色绿僵菌初提物均对蜡样芽孢杆菌、缓慢芽孢杆菌、溶血性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藤黄微球菌产生抑制效果,对藤黄微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达到13.9mg/m L。本研究为虫草绿僵菌抗菌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华梅王垚肖支叶原晓龙王娟王娟杨宇明
关键词:绿僵菌抗菌活性
思茅松景洪大渡岗居群的核型变异研究被引量:6
2000年
以思茅松主产区的思茅居群为参照 ,对景洪大渡岗居群的核形态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为 :(1)二者的间期核构形都为复杂染色中心型 ,前期染色体属于中间型 ,核型公式均为K (2n) =2 4=2 4m ,核型不对称性都属于 1A型 ;(2 )二者在次缢痕数目及其分布上有明显差异。思茅居群仅有 1对染色体具有次缢痕 ,位于第3对染色体长臂上 ,景洪大渡岗居群有 4对染色体具有次缢痕 ,分别位于第 1、 3、 6对染色体短臂和第 2对染色体长臂上。综合前期对思茅松 4个不同居群染色体核型的研究 ,建议研究思茅松各居群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及从等位酶位点和DNA水平上深入研究思茅松居群的遗传结构与分化。
吴丽圆赵文书顾志建
关键词:思茅松居群染色体
23个云南八角品种的指纹图谱构建被引量:1
2012年
运用RAPD-PCR分子标记技术从22条扩增效果好的RAPD引物中筛选出两条具有扩增效果好、多态性高、条带清晰的特征引物:G11(TGC CCG TCGT)和M18(CAC CAT CCGT)。这两条特征引物能够将23个云南八角品种完全区分开,从而建立了23个云南八角品种的指纹图谱,为云南八角的物种亲缘关系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科学参考。
陈海云陈少瑜宁德鲁吴涛耿树香李勇杰
关键词:指纹图谱
黄兰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分别提取6月份采摘的黄兰叶、花和果实的挥发油,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挥发油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分别从黄兰叶、花和果实的挥发油中鉴定出了17、35和38种化合物。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3种挥发油中各种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各占总峰面积的92.18%、99.23%和99.24%。3种挥发油化学组成各有异同,主要成分有β-芳樟醇、大牻牛儿烯B、石竹烯、桉叶醇、β-榄香烯等。黄兰挥发油中富含大量在香料和医药行业有重要用途的高生物活性化合物。
马惠芬司马永康郝佳波陈少瑜韩明跃李丹徐亮周彬柴勇
关键词:挥发油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香精
木兰科小果含笑的核型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对小果含笑进行了细胞学研究,首次报道了其染色体数目和核形态结构。小果含笑的核型公式为2n=38=32m+6sm,小果含笑染色体臂比值大于2︰1的染色体占比为15.79%,染色体类型为2B,是含笑属植物中较为不对称的类型。初步探讨了小果含笑核型所揭示的系统学意义。
徐涛况兆南司马永康韩明跃徐亮郝佳波李丹
关键词:木兰科核型
巴拉圭实心竹繁育技术
2018年
在云南景洪市对从巴西引进的巴拉圭实心竹进行繁育试验研究,总结了该竹种的分篼、埋节、埋秆等繁育技术。研究认为:分篼和埋节是巴拉圭实心竹最适合的繁育手段;而埋秆育苗成活率较低,其原因还需要进一步观察试验。本研究为南美竹种引种和繁育提供了前期经验。
张快富杨宇明赵一鹤陈剑王娟谷中明
关键词:埋秆
木兰科6属27种植物的叶片比较解剖学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和光镜观测方法,对采自云南昆明树木园的木兰科6属27种植物的叶片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1)木兰科植物的叶片均为异面叶,由表皮、叶肉、叶脉构成;叶肉组织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均具有圆形或近圆形油细胞;叶脉维管束韧皮纤维排列连续或不连续,成环状或轮状。(2)叶片下表皮细胞是否为具明显乳突的细胞和主脉维管束韧皮纤维细胞排列是否连续可明确区分木兰亚科和鹅掌楸亚科。(3)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可以对秃木兰属和鹅掌楸属进行明确区分,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油细胞大小和分布密度等余下性状则在数值上均存在属间重叠现象,不宜作为属间分类性状。(4)基于最大值和最小值进行的聚类结果与传统分类结果吻合度较基于平均值的聚类结果大,最大值和最小值比平均值更能表征研究对象。总之,表皮、下皮、叶肉组织和油细胞等部分叶片解剖学特征在探讨木兰科科下等级如亚科、部分属和部分种的分类地位时具有一定价值。
吴涛韩明跃司马永康李丹陈少瑜郝佳波马惠芬徐涛
关键词:木兰科叶片比较解剖学
不同干扰条件下纳帕海湿地土壤种子库的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对不同干扰条件下纳帕海湿地植物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密度、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间的相似性关系。结果表明,纳帕海湖滨湿地土壤种子库物种在返青期有26个物种,在枯黄期有7个物种,蕨类植物仅在返青期生长。为旅游+放牧干扰(TT);人工取草皮干扰(AR)和猪拱干扰(PF)3种干扰类型的土壤种子库中的植物物种数在返青期分别为21种、12种和12种;在枯黄期分别为2种、2种和6种。在返青期,TT和PF方式下土壤种子库的物种里多年生植物均高于1年生植物,只有AR方式下土壤种子库的物种为1年生植物高于多年生植物;在枯黄期,不同干扰方式下土壤种子库的物种1年生植物都均高于多年生植物,这是由于枯黄期的土壤中以当年产生的种子植物为主。不同时期和干扰方式下土壤种子库的物种为双子叶植物比例均明显高于单子叶植物,说明不同的干扰方式都使得单子叶植物减少。返青期和枯黄期种子库的总密度是PF﹥TT﹥AR;物种多样性在返青期是TT﹥AR﹥PF,在枯黄期为AR﹥PF﹥TT。在返青期,TT、AR、PF 3种干扰下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相似性指数分别为0.53、0.30、0.44。因此,可以预测3种干扰后植物群落的恢复潜力是TT﹥AR﹥PF。故在植被恢复的时候不仅要重视TT后的生态恢复,还要更加重视AR和TT后的生态恢复。
谭芮杜凡李伟黄维胜杨宇明栗宏林王娟
关键词:湿地土壤种子库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