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学院红河流域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 作品数:17 被引量:23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剑武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儒学的传入与云南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感的形成被引量:1
- 2006年
- 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学在云南代表着中华文化在云南。研究儒学在云南的传播和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是有其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的。
- 赵旭峰
- 关键词:儒学云南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感
- 传统文化背景下哈尼族妇女的现代化问题被引量:4
- 2006年
- 哈尼族妇女作为哈尼社会中占一半的人口,她们也是文化的载体,她们身上保留了哈尼族传统习俗中的很多文化内涵。又由于妇女们长期以来与外界的联系较男性要少得多,因而她们身上保留的传统文化要多于男性。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她们身上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更深层面文化的影响。分析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中,哈尼族妇女的变化及这种转型对整个哈尼族社会的影响。
- 许敏
- 关键词:传统文化
- 云南红河县侨乡文化的历史与开发研究被引量:7
- 2006年
- 阐述了红河迤萨镇侨乡文化的形成,指出了红河迤萨镇侨乡文化的现状与特色,提出了红河迤萨镇侨乡文化开发的意义、指导思想及对策等,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提供了实例论证。
- 何作庆朱明
- 关键词:侨乡文化
- 迤萨侨乡留守妇女的过去与现在
- 红河迤萨有“三多”之说,即男子出门的多、寡妇多、金子多。男人们纷纷出门,许多少妇独守空房,冬去春来,周而复始,在家侍奉公婆,抚育幼儿,思念着远离家乡的丈夫。从过去到现在,她们是怎样生活的呢?
- 许敏
- 关键词:侨乡留守妇女
- 文献传递
- 辽王朝在燕云地区民族政策之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在封建时代,民族平等是相对的,而民族歧视是绝对的。尤其是在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所建立的政权之下,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现象一般都显得较为突出。辽王朝在拥有了燕云十六州后,自然也不例外,但辽统治者在遭遇汉人抵抗后,很快采取了一系列宽松的民族政策来减缓燕云汉人的抵抗情绪。最后,辽王朝不仅赢得汉人的民心,稳定了自己在燕云地区的统治秩序,而且促进了汉族与契丹等民族间的相互融合,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 赵旭峰
- 关键词:辽王朝燕云十六州
- 崛起的叙事:《新编醉翁谈录》“小说”理论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本文从说话人的姿态、小说的历史和功能、小说家的修养三方面对《新编醉翁谈录》所包含的“小说”理论进行了研究:从概念上论证了“小说”的口头艺术特征,从根源上分析了“小说”产生的历史和人性的动力,从功能上对“小说”的叙事原则和技巧进行了归纳,从“小说家”的修养方面探讨了创作主体的叙事能力问题,因此,这是比较完整的关于《新编醉翁谈录》的“小说”理论的研究。
- 张勇
- 创新机制的借鉴与思考
- 2005年
- 创新是现时代的主题之一,但创新不能仅仅是一句漂亮的口号,它有自己的特殊规律。关于创新机制的讨论,已经见到不少的文章。但作者认为西方一些著名科学哲学家关于科学创新的思想则相对少见,而他们的创新机制思想是很值得我们借鉴思考的。所以,作者将从这个角度,在描述他们的一些主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以推动理论的进一步讨论。
- 王力王剑武
- 全球化时代的政治民主化:概念与关系的再探讨
- 2005年
- 本文主要对全球化以及政治民主化的概念及其关系进行了探讨。在当今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各国的政治民主化建设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对于全球化以及政治民主化的认识也存在不同的看法。
- 屈燕林
- 关键词:政治民主化
- 明清时期建水儒学教育的发展
- 明清时期,由于汉族大量迁入建水,儒学教育发展迅速,至清末,科举开科中举人数在云南仅次于昆明。儒学教育的兴办与发展,一方面促进了建水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文化的昌盛使地处西南边缘的建水开始纳入到主流化的发展轨道上;另一方面也促...
- 赵旭峰
- 关键词:明清时期儒学教育民族团结
- 文献传递
- 哈尼族的生育习俗与妇女保健
- 哈尼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老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俗并代代相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哈尼族子孙。在这些习俗中,有很多是对哈尼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及其身体健康十分有益的,当然也有一些不利的...
- 许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