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

作品数:972 被引量:4,403H指数:25
相关作者:张志勇孟丽常景玲郜庆炉杨文平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河南省离子束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07篇期刊文章
  • 4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20篇农业科学
  • 143篇生物学
  • 1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73篇文化科学
  • 36篇医药卫生
  • 25篇化学工程
  • 13篇经济管理
  • 13篇理学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建筑科学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92篇小麦
  • 96篇玉米
  • 94篇基因
  • 71篇性状
  • 50篇棉花
  • 45篇冬小麦
  • 42篇幼苗
  • 42篇土壤
  • 42篇教学
  • 39篇种子
  • 37篇发酵
  • 34篇胁迫
  • 31篇植物
  • 27篇栽培
  • 27篇陆地棉
  • 25篇农艺
  • 25篇酵母
  • 24篇农艺性
  • 23篇籽粒
  • 19篇杂交

机构

  • 955篇河南科技学院
  • 25篇西北农林科技...
  • 23篇新乡学院
  • 19篇河南农业大学
  • 19篇河南师范大学
  • 15篇郑州大学
  • 13篇南京农业大学
  • 13篇新乡市农乐种...
  • 11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河南工业大学
  • 9篇河南省农业科...
  • 9篇中国农业科学...
  • 8篇中国农业大学
  • 7篇山东省农业科...
  • 6篇河南科技大学
  • 5篇广西大学
  • 5篇新乡医学院第...
  • 5篇山东蓝金生物...
  • 4篇洛阳师范学院
  • 4篇新疆农业科学...

作者

  • 59篇欧行奇
  • 53篇周岩
  • 51篇王清连
  • 49篇陈士林
  • 46篇王铁固
  • 45篇常景玲
  • 39篇杨文平
  • 39篇孟丽
  • 39篇王振河
  • 38篇胡根海
  • 37篇李兰
  • 35篇张志勇
  • 34篇武忠伟
  • 33篇王春虎
  • 31篇赵现方
  • 29篇张胜利
  • 28篇姚素梅
  • 28篇刘明久
  • 28篇魏琦超
  • 25篇胡喜巧

传媒

  • 56篇湖北农业科学
  • 53篇河南科技学院...
  • 44篇广东农业科学
  • 34篇安徽农业科学
  • 33篇河南农业科学
  • 27篇江苏农业科学
  • 25篇食品工业科技
  • 20篇种子
  • 20篇河南科技学院...
  • 17篇华北农学报
  • 17篇中国农学通报
  • 17篇河南科技学院...
  • 14篇食品科学
  • 13篇麦类作物学报
  • 12篇食品与发酵工...
  • 12篇贵州农业科学
  • 11篇北方园艺
  • 10篇生物技术通报
  • 10篇作物学报
  • 10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1篇2024
  • 36篇2023
  • 36篇2022
  • 41篇2021
  • 70篇2020
  • 49篇2019
  • 25篇2018
  • 35篇2017
  • 30篇2016
  • 32篇2015
  • 30篇2014
  • 47篇2013
  • 72篇2012
  • 80篇2011
  • 100篇2010
  • 76篇2009
  • 55篇2008
  • 43篇2007
  • 58篇2006
  • 34篇2005
9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粳稻主要形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对沿黄地区近期育成或推广的6个粳稻品种的主要形态性状以及产量的相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水稻穗颈长与株高、剑叶长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剑叶长呈较高的正相关,但相关不显著。(2)结实率与剑叶长呈显著负相关。(3)产量与剑叶宽呈正相关,但相关不显著。(4)三优18在沿黄地区推广潜力巨大。
刘明久赵新亮齐尚红王要闯张萃芹
关键词:粳稻形态性状
冬虫夏草液体发酵产多糖条件优化及饮料研制被引量:7
2007年
研究了培养时间、初始pH值、乙醇浓度、二次补糖等因素对冬虫夏草菌丝生长和产糖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培养时间为6d,初始pH为5.5,乙醇浓度为1.0%,二次补糖为复合碳源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3:4:2)1.2g/100ml,发酵液胞外多糖产量和菌丝干重最高分别可达5949.6mg/L和17.35g/L。功能性虫草饮料以添加枸杞+党参(2:1)15g/100ml发酵的配伍最佳。最优饮料配方:发酵液:水=70:30、蔗糖7%、柠檬酸0.1%、稳定剂0.15%。
武忠伟王振河赵现方郭爱莲
关键词:冬虫夏草多糖饮料
不同生态环境下棉花早熟性与皮棉产量的关系被引量:3
2015年
以我国近年来育成或引进的来自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西北内陆和北部特早熟四大棉区的172份陆地棉骨干品种(系)为材料,在河南新乡和新疆石河子两个不同的生态环境下,对棉花早熟性与皮棉产量进行了变异、相关、通径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环境下各性状变异系数由大到小均依次为皮棉产量、始节高度、果枝始节、苗期、蕾期、花铃期、生育期;各早熟性状间的相关在两环境中基本一致,但各早熟性状与皮棉产量的相关在两环境下差别较大;对皮棉产量直接通径系数最大的早熟性状在新乡是果枝始节,在石河子是始节高度;回归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在新乡可以通过降低蕾期、提高果枝始节促进皮棉产量,在石河子可以通过降低花铃期、提高始节高度促进皮棉产量.研究结果为早熟、高产棉花的生态穿梭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成奇李鹏云王浩丽付远志王清连
关键词:生态环境早熟性皮棉产量通径
蓝猪耳肌动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肌动蛋白是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蛋白质,由375~37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约为42kD。所有的多细胞真核生物的肌动蛋白都是由多基因家族编码,存在数量不等的异型体,这些异型体基因虽编码区保守性很强且其表达具有时空特...
魏琦超高峰
关键词:蓝猪耳肌动蛋白基因基因克隆系统发育关系
文献传递
高等农业院校植物学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8
2017年
植物学是对高等农业院校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了适应植物学课程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植物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植物学教学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法,以期为提高植物学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代磊许桂芳
关键词:植物学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土壤处理对毛头鬼伞出菇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在实验室中采用不同的覆土及喷施水处理,研究覆土中诱导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出菇的因素。结果表明,覆原土组的出菇率为100%,且出菇个数多,菌盖直径1.7~3.0cm;覆无菌土组与不覆土组,仅浇灌原土悬液的有少量菇蕾形成,且菌盖直径小,最大直径只有1.5cm,其它处理均未形成菇蕾。证明原土中的微生物是诱导毛头鬼伞子实体形成的必要因素。
赵现方王斌武忠伟王振河
关键词:鸡腿菇子实体
不同小麦品种的两种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比较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蛋白质含量是小麦品种品质划分的重要指标之一.以33个小麦品种为材料,进行了不同小麦品种蛋白质含量的常规化学测定方法和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方法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点、不同年度均表现为近红外法测定结果高于化学法;不同生态地区进行强筋小麦育种时可以比较有把握的用近红外检测法对后代群体的蛋白质含量进行快速无损检测来辅助选择;中筋小麦由于两者相关性不稳定,育种早期世代选择时可以应用近红外检测杂交后代的蛋白质含量大致情况,在后续种子量较大的世代需要进行化学法精确测定来辅助选择.研究结果可对小麦新品种培育,尤其是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培育中品质分析方法选择提供参考和依据.
董松果李浩李东方张胜利
关键词:小麦蛋白质含量近红外光谱法
甲醇老化处理对小麦种子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5
2005年
对甲醇处理后小麦种子生理特性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种子的发芽指标和活力指标均随老化时间的延长呈明显降低趋势;老化种子浸出液的相对电导率在不同处理间存在一定差异,变化的总趋势是随老化时间延长而升高,老化小麦种子24 h浸出液的相对电导率和各项发芽指标、活力指标呈显著负相关;虽然脱氢酶、淀粉酶活性处理间变化不显著,但总的变化趋势是逐渐降低,且与各发芽指标呈显著正相关.
汤菊香李明军李广领
关键词:甲醇小麦老化种子生理特性
不同浓度培养液对广东万年青气孔参数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用4种不同浓度的营养液培养广东万年青,对其叶片表皮的气孔参数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6浓度处理的气孔指数明显高于其余处理及对照;1/8浓度处理在气孔大小方面明显高于其余处理和对照;气孔密度的变化与气孔大小的变化呈负相关。
张允伟赵兰枝杨莹
关键词:广东万年青营养液
玉米果穗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玉米杂交种的穗重、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轴重、轴长、轴粗8个主要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计算了玉米产量与果穗各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并进行了排序。果穗各主要性状影响产量的因素顺序为穗长>穗行数>穗重>行粒数>穗粗>轴长>轴重>轴粗。结果表明在选择玉米穗型性状时,要注重对穗长、穗行数、穗重、行粒数、穗粗的选择,而对于轴粗、轴长、轴重可适当放宽要求。本研究为玉米育种工作中穗型方面的性状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尹会圆张远想李英俊王春虎
关键词:玉米灰色关联分析
共9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