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 作品数:30 被引量:193 H指数:8 相关作者: 吴婧 秦跃文 张小明 张居易 程远 更多>> 相关机构: 宁夏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电子电信 更多>>
中国汉族原发性高血压候选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08年 原发性高血压是遗传物质与环境共同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发病率高,危害严重。对其候选基因的研究是阐明其发病机制的基础,也预示着高血压基因治疗的广阔前景,目前候选基因策略的关联分析仍是主流的研究方法。许多研究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易感基因的作用在不同人种、民族有显著差异,文章主要针对以中国汉族为对象的,涉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等系统多个基因及其协同作用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罗浩军 廖晓岗 唐吟宇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候选基因 汉族 基于本体的个性化协同推荐 被引量:2 2011年 推荐系统已成为减轻信息过载时用户负担的关键工具,由于要处理不同形式的用户交互,因此协同推荐要与用户的具体情况和不断变化的兴趣相关。基于此,提出建立上下文相关的协同推荐,以领域本体的形式包含语义知识,把用户配置定义为一个本体。文章描述用户配置本体如何学习、增量更新和如何用于协同推荐。 唐海英 王体春关键词:本体 论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作用 被引量:8 2012年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导师建设存在着导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导师量化考核体系不够科学、专业学位指导教师群体较少、导师动态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从制定科学合理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遴选专业学位指导教师、加强导师培训等方面着手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能够有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胡伟力 陈怡婷 陈地龙关键词:导师队伍建设 研究生教育 免气腹腹腔镜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2012年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患者对微创手术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由于CO2气腹带来诸多并发症(如高碳酸血症、空气栓塞、血流淤滞等),使其在组织器官未发育成熟的儿童、妊娠妇女以及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受到限制。而免气腹腹腔镜具有无需气腹、操作简便、安全经济等优点,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现就其在腹部外科领域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张居易 王继见关键词:腹腔镜检查 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医德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8 2013年 育人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学应有专,德育为先。我国著名外科专家裘法祖的行医准则“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术不近仙者不可行医”如今已然成为人们衡量好医生的金标准。教育部2009年对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进行了战略性结构调整,首次允许临床医学应届本科生报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明确为“真正会看病”的实践型高级医学综合人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强烈的职业指向性注定了学生在三年的学习生涯中有长达两年半(重庆医科大学是三年)都将浸泡在临床各科室轮转实践,提高临床综合能力。 袁羽西 冯跃林 陈地龙 李情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 硕士研究生 医德教育 临床综合能力 高等教育 我国护理学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发展思路探析 2012年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护理事业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满足人民群众目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缺乏、护理学学科建设落后、护理高等教育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十分突出,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胡伟力 伍林生关键词:护理学 教育 研究生实验记录规范化管理的实践 被引量:11 2011年 介绍了对研究生实验记录规范化管理的方法。在制定实验记录规范的基础上,实行导师、院系、学校三级立体管理制度,对于研究生形成良好的科研习惯、获得更为可靠的实验结果、防止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侯延斌 陈怡婷 谢鹏 李情 陈地龙关键词:学术道德 生物医学仪器及其实用技术课程建设 被引量:2 2008年 通过生物医学仪器及其实用技术课程的建设与实践,探讨该课程开设的必要性、课程组织、实践效果与改进思路,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加强实验室的技术队伍建设与仪器设备管理提供保障。 刘北忠 谢鹏 舒朝忠 朱旦 王虹 阳强关键词:生物医学仪器 课程建设 研究生培养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5 2012年 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医学院校研究生课程学习并没有统一的模式,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的课程体系更没有建立统一的标准。我校根据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不同,对研究生课程体系进行了大力改革,构建了分别针对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的相应课程体系,以期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吴婧 李情 陈地龙 谢鹏 陈怡婷 侯延斌 雷寒关键词:医学研究生 课程体系 探针式近红外甲状旁腺自体荧光探测技术用于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中甲状旁腺识别及功能保护的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探针式近红外甲状旁腺自体荧光探测技术用于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中甲状旁腺识别及功能保护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重庆市人民医院2023年7月至2024年1月期间因甲状腺乳头状癌行甲状腺全切除+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使用探针式近红外甲状旁腺自体荧光探测技术识别甲状旁腺的80例患者归为探针组,术中使用肉眼识别甲状旁腺的80例患者归为肉眼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甲状旁腺发现数目、意外切除数目、原位保留数目、自体移植数目,以及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和手术时间的差异。结果 探针组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低于肉眼组[21.25%(17/80)比43.75%(35/80),χ^(2)=9.231,P=0.002],2组均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探针组的甲状旁腺识别数目和原位保留数目多于肉眼组(P<0.05),但甲状旁腺意外切除数目及自体移植数目少于肉眼组(P<0.05);探针组比肉眼组发现第1枚甲状旁腺的时间更早(4 min vs. 5 min,P<0.001);探针组和肉眼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90 min vs.94 min,P=0.052)。结论 探针式近红外甲状旁腺自体荧光探测技术有助于术中更好地识别及保护甲状旁腺,并降低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 殷廷杰 潘彬 殷素鹏 孙乙曾 侯少东 张帆关键词:自体荧光 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全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