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宜宾学院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

作品数:451 被引量:532H指数:8
相关作者:伏飞雄熊艳罗红昌廖小勤高正伟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院)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9篇文学
  • 92篇文化科学
  • 65篇语言文字
  • 41篇艺术
  • 33篇哲学宗教
  • 24篇经济管理
  • 16篇历史地理
  • 11篇政治法律
  • 10篇社会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2篇文化
  • 28篇文学
  • 17篇教育
  • 16篇审美
  • 16篇小说
  • 13篇汉语
  • 12篇语言
  • 11篇语文
  • 10篇电影
  • 9篇电视
  • 9篇艺术
  • 9篇意象
  • 8篇新闻
  • 8篇高校
  • 7篇人文
  • 6篇杂剧
  • 6篇现代汉语
  • 4篇新感觉
  • 4篇新感觉派
  • 4篇名词

机构

  • 414篇宜宾学院
  • 15篇四川大学
  • 5篇山西师范大学
  • 4篇四川师范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攀枝花学院
  • 2篇四川省社会科...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钦州学院商学...
  • 1篇宜宾市社科联
  • 1篇赫尔辛基大学

作者

  • 30篇郭五林
  • 23篇赵德坤
  • 19篇谢美英
  • 19篇伏飞雄
  • 19篇何光涛
  • 18篇罗红昌
  • 18篇高正伟
  • 17篇廖小勤
  • 14篇陈传芝
  • 13篇袁莉容
  • 13篇彭贵川
  • 13篇钟发远
  • 12篇詹海玉
  • 12篇胡希东
  • 10篇张易
  • 9篇王威
  • 9篇周世伟
  • 9篇李修余
  • 8篇侯晓艳
  • 8篇曹家治

传媒

  • 106篇宜宾学院学报
  • 15篇电影文学
  • 13篇当代文坛
  • 10篇中华文化论坛
  • 10篇西南民族大学...
  • 9篇时代文学
  • 6篇环球市场
  • 6篇学术交流
  • 6篇语文建设
  • 6篇社会科学研究
  • 6篇新闻界
  • 6篇四川教育学院...
  • 6篇西南民族学院...
  • 6篇时代文学(下...
  • 5篇当代传播
  • 5篇文艺评论
  • 5篇四川戏剧
  • 5篇社科纵横(新...
  • 4篇新闻知识
  • 4篇兰州学刊

年份

  • 3篇2020
  • 11篇2019
  • 7篇2018
  • 12篇2017
  • 1篇2016
  • 18篇2015
  • 19篇2014
  • 45篇2013
  • 45篇2012
  • 27篇2011
  • 28篇2010
  • 28篇2009
  • 42篇2008
  • 22篇2007
  • 17篇2006
  • 20篇2005
  • 21篇2004
  • 15篇2003
  • 28篇2002
  • 5篇2001
4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古“巴渝舞”之演变与消亡
2010年
古"巴渝舞"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及其功能不同,在汉代以前"巴渝舞"具有作战功能;汉后因得汉高祖刘邦的欣赏而进入汉代宫廷,并逐渐表现出歌舞戏的倾向而雅化;到唐之时"巴渝舞"已成为舞曲之一种并渐趋消亡。
段绪懿夏毅
关键词:消亡
宜宾市九座古戏楼考述——《酒都文物——宜宾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补遗
2014年
尽管宜宾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全面而仔细,"全市乡村普查到达率均达到100%",但笔者对宜宾市戏曲文物调查时,又查出九座古戏楼,它们分别是江安县底蓬镇古戏楼、江安县蟠龙镇古戏楼、江安县桐梓镇禹王宫古戏楼、江安县夕佳山民居古戏楼、长宁县桃坪乡玉皇楼古戏楼、长宁县梅硐镇余家祠堂古戏楼、珙县洛表镇何家大院两座古戏楼、长宁县老翁镇文昌宫古戏楼。以上戏楼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笔者实地测量了相关数据,并采访相关人士发现了因把握文物的标准不同、建筑保存现状很差等原因造成这九座戏楼被普查遗漏了。
何光涛
新感觉——新感觉派作家内在生命的外在表达形式被引量:1
2002年
对创作技巧的追求是新感觉派作家的一个重要特征。新感觉正是他们孜孜以求的内在生命的外在表达形式 ,这表现为独特而反常规的感觉在他们创作中的频繁出现。本文着重探讨该派作家对声、色、光的独特感觉 ,意象的捕捉及心理活动与意识流在创作中的运用。
胡希东
关键词:新感觉新感觉派内在生命
文化特有词的国际传播及其译文规范探究被引量:3
2017年
我国出版的外文书籍在传播中国软实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其中关于中国文化独特概念的词语的译法不统一,甚至有所偏离原意,因此降低了国际传播的效能。源自汉语发音的音译词对于体现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国际传播过程中,须建立中国文化特有词的统一译文标准,而源自汉语发音的音译词是优先的选择。
罗红昌
关键词:软实力译文
生命的歌吟——论朱敦儒词的生命意识被引量:4
2005年
宋代独特的人文内涵赋予朱敦儒独特的生命情怀。而存在于这种文化背景下的独特抒情文体———词,使得词人在对个体生命意识的抒写中,一方面从正面咏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生命意识,直接抒发世事无常、功名蹉跎的忧伤情感和及时行乐、悠然闲适的消极情绪;另一方面则将生命的体悟和情绪的流动通过侧面的渲染和间接的描绘,使之更富意蕴、更多深沉,从而强化了其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情感穿透力。
李术文
关键词:朱敦儒生命意识泛化
张爱玲创作的内在意识和隐性基调——以《花凋》为例
2013年
不少学者认为张爱玲颠覆了传统意义上至高无上的亲情和爱情,由此推知张爱玲热衷于挖掘人性的丑恶。其实大多数人忽视了她胸襟情怀的宽厚与慈悲。她的作品所秉持的主观态度是潜藏在小说的最深处的。笔者拟以张爱玲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另类的表现视角两个方面,探析张爱玲创作的内在意识和隐性基调。
廖小勤
关键词:《花凋》
渴望:生命力的净化与升华——穆时英小说民族文化的回归
2002年
穆时英作为一个现代主义作家 ,体现为对传统文化的叛离及生命力的张扬 ,这势必引起作家人格分裂的痛苦。因此在创作中 ,他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向民族文化的回归以摆脱人格分裂的痛苦 ,这具体表现为他创作中浓重而哀婉的古典的抒情气息 :作家对纯洁恋情的向往、家庭衰落的一曲曲哀歌 。
胡希东
关键词:穆时英小说民族文化乡土文化
济世与修心:北宋文人的寺院书写被引量:2
2010年
北宋文人对寺院的书写,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写作模式,体现了北宋文人富有理性的禅悦倾向,描述了文人视野的僧人形象,并对与寺院相关的人间图景予以佛性与审美的双重观照。这反映了文人在济世与修心两层面对佛教的文化期待,具体展示了北宋佛教与文人的互动与互塑的文化生态场域,为理解北宋佛教的世俗化进程,提供了一个视角。
赵德坤周裕锴
关键词:北宋文人寺院修心济世写作模式文化生态
荀子《非十二子》篇对思孟学派的总体评价
2011年
荀子与孟子都信崇孔子,并以其为学习楷模,但两人的学说却相去甚远。荀子《非十二子》篇中有段批评子思与孟子的话,可看作是对思孟学派的总体评价和基本定位,可见荀子与孟子乃至思孟学派之间学术相抵牾的症结所在。荀子的批评除了思孟学派学术本身存在缺陷这一因素外,还主要源自于他与思孟学派学说的巨大差异。
高正伟
关键词:荀子
真诚的行吟者
2001年
文章就四川作家伍松乔散文新著《记者行吟》独特的言说方式进行了评析,知人论世,从作者经历、禀性、志趣角度探讨了该言说方式形成的内在动因,对言说中三股精神脉络的时代内涵与审美特征进行了概括与解析,指出了该书的现代意义。
曹家治
关键词:记者人文关怀现代感
共4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