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
- 作品数:59 被引量:123H指数:6
- 相关作者:段瑞春谢军张晔张晔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科技法制:依法治国与科教兴国的战略结合被引量:1
- 2009年
- 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回顾我国科技法制建设的伟大里程,意义重大。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交互作用的大背景下,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一大成功实践,是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运用科学技术基本法及相关法律的强大武器,大力促进、引导、规范和保障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为推进中国特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了强大支撑。
- 段瑞春
- 关键词:科技法制依法治国科教兴国
- 互联网企业个人信息保护测评标准被引量:3
- 2015年
- 在2014年3月15日即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北京大学互联网法律中心联合发布《互联网企业个人信息保护测评标准》。这是我国互联网领域首部由独立第三方学术机构倡议的个人信息保护测评行业标准,严格遵循了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规定的个人信息保护准则,是在充分考量消费者个人权益保障与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制定的。该《标准》以知情同意原则、合法必要原则、目的明确原则、个人控制原则、信息质量原则、安全责任原则为基本原则,制订了包括知情同意、收集、加工、使用、转移、个人控制、政策修改、安全责任、特殊领域的个人信息在内的指标体系。
- 关键词:个人信息隐私权互联网测评标准
- 转型、升级、国际化——论“十二五”企业路径选择
- 2011年
- 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战略研究,对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用三句话概括:一是科研进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二是高技术前沿孕育着重大突破;三是新技术群和新产业群竞相崛起。
- 段瑞春
- 关键词:企业产业群
- 个人信息处理法律合规性评估指引
- 学会成功举办合同法及管理实务培训班
- 2009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已于今年5月13日正式实施,这为解决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而出现的合同履行困难及其诉讼案件提供了重要司法依据。为深入学习和准确把握司法解释精神,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于7月3日~5日,在深圳举办“《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理解适用与合同风险管理及合同纠纷诉讼实务培训班”。
- 关键词:管理实务合同法培训班最高人民法院国际金融危机司法解释
- 智库科学与工程:新型高端智库建设从专业化、科学化走向学科化——潘教峰研究员访谈被引量:2
- 2022年
- 中国特色新型高端智库建设在党的十八大之后踏上“快车道”,正在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中国特色的智库理论方法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智库建设应如何从专业化、科学化走向学科化,并形成学科体系?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刊》(以下简称《院刊》)专访了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咨询院”)院长潘教峰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院刊》编辑部杨柳春潘教峰
- 关键词:学科化智库建设发展新阶段
- 信用法治视野下的版权制度体系完善被引量:1
- 2020年
-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文化需求的提高,版权产业在创造、保护和运用方面亟需制度完善。版权信用法治是一种动态灵活的现代化治理方式,可形成对版权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的有效补充,在遵循信用法治视野下版权制度体系的价值和基本原则基础上,以信用体系所依托的六个子系统合力构建版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系统,对我国版权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刘瑛胡梦婷
- 关键词:信用版权产业
- “法治护航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列报道之七 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法治保障
- 2024年
-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是基础,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关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是途径,健全完善科技法治是保障。
- 马治国马治国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法治保障
- 习近平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法治化意义被引量:3
- 2024年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核心位置。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人才是科技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等十多个方面的重要论述。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水平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目标任务进程中,习近平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应该全面系统转化为科技创新立法的基本规定,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法治体系,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动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以法治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创新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全局中核心地位的落实,不断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涵和外延,努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蓝图的加快实现。
- 谭启平
- 关键词:创新型国家
- 个人信息处理法律合规性评估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