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微侵袭神经外科治疗中心
- 作品数:27 被引量:39H指数:3
- 相关作者:暴连喜徐欣肖安平张国秀秦春玲更多>>
- 相关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第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颅内肿瘤的伽玛刀治疗被引量:7
- 1997年
- 目的:研究伽玛刀治疗各类颅内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颅内肿瘤1158例,根据肿瘤的病理性质及与周边结构的关系采用不同的治疗剂量对肿瘤进行伽玛刀治疗。结果:本组1158例中,获得随访者556例,其中显效90例(16.2%),有效387例(69.6%),无效79例(14.2%)。结论:依据国际放射神经外科经验及本中心的实践提出了不同类型肿瘤伽玛刀治疗的适应证及治疗时采用的周边剂量范涛。
- 吴鸿勋梁军潮覃子衡李林吴声伶徐欣刘德平张聿浩
- 关键词:伽玛刀颅内肿瘤
- 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3例被引量:2
- 1998年
- 吴鸿勋梁军潮徐欣李林覃子衡刘德平
- 关键词:伽玛刀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 伽玛刀不同剂量照射正常大鼠一侧尾壳核后延髓内Fos蛋白的表达及变化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观察 γ-刀不同剂量照射正常大鼠一侧尾壳核后 3个月 ,远离靶区的延髓中尾段内 Fos的表达和变化及与剂量的关系。 方法 分别用 10 Gy至 10 0 Gy10个级别剂量照射大鼠一侧尾壳核 ,3个月后 ,用 ABC法对延髓中尾段切片进行抗 Fos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 结果 在延髓内脏带、三叉神经尾侧亚核、三叉神经间质核、延髓背侧网状核和下橄榄核等处出现多少不等的 Fos阳性胞核 ,随着剂量的增加 Fos阳性胞核的数量增加 ,范围扩大。在高剂量组的延髓腹外侧区出现 3种 Fos阳性细胞 :胞核阳性、胞浆阴性 ;胞浆阳性、胞核阴性 ;胞核胞浆均为阳性。 结论 γ-刀照射前脑一个局部 ,在远离靶区的延髓中尾段出现 Fos阳性反应 ,并与剂量成正相关。
- 饶志仁吴声伶邱建勇徐欣段晓勤鞠躬
- 关键词:延髓内脏带尾壳核FOS蛋白Γ刀
- 松果体区肿瘤的伽玛刀治疗
- 1996年
- 使用立体定向伽玛刀(γ-刀)治疗松果体区肿瘤33例,肿瘤直径(X+Y+Z/3)10.0~45.5mm,平均23.5mm.体积0.443cm^3~35.4cm^3,平均12.1cm^3.肿瘤边缘剂量14~20Gy,平均15.2±1.7Gy.中心剂量25.0~42.8Gy,平均37.5±6.9Gy.影像定位仪为1.5TMRI.随访3~12个月.初步结果表明: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9个月后肿瘤生长控制率,即治疗有效率为96.2%,显效率92.3%,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提示γ-刀可作为松果体区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 梁军潮吴鸿勋吴声伶陈东朝肖安平刘德平
- 关键词:松果体区肿瘤伽玛刀并发症Γ-刀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
- 伽玛刀、显微外科手术和X-刀治疗效果对比被引量:2
- 1996年
- 作者检索全球临床文献.时间截至1995一09—05,汇总了有关脑动静脉畸形.听神经瘤、脑膜瘤、垂体瘤、颅咽管瘤和转移瘤治疗最权威性的临床资料。综合这些回顾性的总结,对有关显微手术、伽玛刀(γ-刀)和X-刀的效果作了比较,结果如下。
- 吴鸿勋吴声伶
- 关键词:伽玛刀显微外科手术X-刀
- 颅内肿瘤的伽玛刀治疗
- 1997年
- 目的:研究伽玛刀治疗各类颅内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颅内肿瘤1158例,根据肿瘤的病理性质及与周边结构的关系采用不同的治疗剂量对肿瘤进行伽玛刀治疗。结果:本组1158例中,获得随访者556例,其中显效90例(16.2%),有效387例(69.6%),无效79例(14.2%)。结论:作者依据国际放射神经外科经验及本中心的实践提出了不同类型肿瘤伽玛刀治疗的适应证及治疗时采用的周边剂量范畴。
- 吴鸿勋梁军潮覃子衡李林吴声伶徐欣刘德平张聿浩
- 关键词:伽玛刀颅内肿瘤
- 2420例颅内疾病伽玛刀治疗前后的护理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探讨伽玛刀(-刀)治疗前、后的护理。方法:通过2420例临床护理实践资料分析及110例问卷调查结果。结果:随着护理措施的改进和对心理护理的重视,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如1996年、1997年1700例治疗中发生晕针9例,拒绝治疗4例,而1998年720例治疗中无1例晕针或拒绝治疗。结论:实践证明,我们的护理措施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把心理护理放在首位是正确的。
- 秦春玲张国秀周丽兰
- 关键词:伽玛刀治疗护理颅内疾病立体定向术
- 颅咽管瘤经蝶显微手术治疗被引量:2
- 1998年
- 目的:经蝶显微手术切除颅咽管瘤,适用起源于鞍底的肿物或向鞍上扩展者。作者回顾性总结了18例颅咽管瘤的诊断方式、手术技巧和治疗结果。方法:本组均经计算机体层摄影(CT)或磁共振成像(MRI)扫描确诊。手术采取经唇下—鼻中隔—蝶窦入路或经鼻前庭-鼻中隔—蝶窦入路两种方式行肿瘤切除术。结果:9例肿瘤获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其余5例为部分切除,无术后死亡。15例获长期随访(平均随访期为3年1个月),有12例(80%)恢复良好,3例影像学检查提示肿瘤复发,需行再次手术、放疗或放射外科治疗。结论:对颅咽管瘤选择合适病例经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章翔易声禹李安民傅洛安费舟张志文张剑宁刘卫平顾建文宋少军郭衍程光吴声伶
- 关键词:颅咽管瘤显微外科
- 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并垂体瘤1例报告被引量:2
- 1997年
- 病人,男性,42岁。以头晕、耳鸣3年、多饮、多尿3个月于1996-05-10入院。外院CT扫描示左桥脑小脑角占位病变,拟诊“左侧听神经瘤”。
- 梁军潮吴鸿勋
- 关键词:伽玛刀听神经瘤垂体瘤
- 伽玛刀治疗的质量控制被引量:3
- 1997年
- 伽玛刀治疗的质量控制梁军潮吴鸿勋吴声伶郑理华石达勇γ-刀的治疗原理是使用201个60钴源,每个60钴源的强度为1.11TBq(30Ci),分布于头顶部北半球的不同纬度和经度上,201个钴源经准直器后聚焦于一点(焦点),源到焦点的距离为39.5cm,焦...
- 梁军潮吴鸿勋吴声伶吴声伶郑理华
- 关键词:伽玛刀放射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