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学院戏曲研究所
- 作品数:80 被引量:89H指数:5
- 相关作者:裴喆刘文莉周爱华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文学院辽宁大学文学院南开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斯人去矣 芳音长存 追忆京剧作曲家万瑞兴先生
- 2020年
- 2020年除夕夜里,惊闻万瑞兴先生仙逝的噩耗,使得原本被突如其来的疫情笼罩下的心情,更蒙上一层厚重的阴影。先生离世已有半年之余,我无数次提起笔来,想为先生写些追忆的文字,却每每思绪万千,不知从何下笔,心底始终存留遗憾和惋惜,遗憾的是因疫情未能送万老师最后一程,以寄托些许哀思;惋惜的是梨园从此失去了一位戏曲音乐创作的巨匠。
- 李华裔
- 关键词:追忆除夕夜
- 梅兰芳1957年西安演出考述
- 2019年
- 1957年9月15日至10月15日梅兰芳率领梅剧团在西安巡演一个月,受到热烈欢迎。然而梅兰芳在西安的行程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现有的《梅兰芳年谱》《梅兰芳艺术年谱》对梅兰芳西安之行记述都很简略,甚至有错误。《梅兰芳演出戏单集》有关梅剧团西安演出只收有六个戏单,而且没有标明具体演出时间。梅兰芳西安之行,对于陕西省的戏曲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详细弄清梅兰芳的具体行程对丰富“梅兰芳年谱”内容,充分了解梅兰芳生平事迹、梅兰芳的思想品质和艺术成就、梅兰芳对当地戏曲的影响、建国前后梅兰芳的角色转变以及他全国巡演对于当地戏曲事业发展的贡献,都有重要意义。
- 李小红
- 关键词:《贵妃醉酒》《太真外传》
- 人文精神下的文本创作——以《曹操与杨修》及《曹操父子》为例
- 2020年
- 20世纪80年代中国戏曲创作迎来了一个充满创新与探索的时期。这一时期历史题材剧目的创作虽然还会受到"十七年"文艺政策的影响,但也有新的突破。受到改革开放这一历史大背景的影响和西方现代思潮等新观念的驱使,这一时期的作品更多地展现了剧作者主体意识觉醒、人文主义关怀的审美叙事理念。剧作者敢于表露出对历史与现实的不同看法和独特见解,追求历史的深度与哲理性。
- 李菁
- 关键词:《曹操与杨修》戏曲创作文艺政策文本创作历史题材剧现代思潮
- 《鼎峙春秋》与《草庐记》被引量:1
- 2013年
- 《鼎峙春秋》的曲文多袭用前代旧戏。有关诸葛亮的前代戏曲有9种,佚失5种,存4种。其中《襄阳会》、《隔江斗智》、《博望烧屯》与《鼎峙春秋》曲文完全不一样,并无承袭现象。《鼎峙春秋》有关诸葛亮的曲文多处承袭的是《草庐记》。
- 李小红
- 晚明曲家五考被引量:4
- 2013年
- 晚明戏曲家谢弘仪、何斌臣、徐应乾、董玄、释湛然五人生平事迹或不为今人所知,或著录多有舛误。今据祁彪佳日记、书信及方志、家谱等文献或发掘其事迹,或补正以往研究之缺漏,使诸人在戏曲史上得以"安放在尽可能明晰的历史坐标上"。
- 裴喆
- 关键词:晚明戏曲家生平事迹
- 龚鼎孳《定山堂集》版本考述被引量:1
- 2015年
- 龚鼎孳是明末清初的著名人物,清初的文坛领袖,诗、词、文各体兼擅,著述颇丰。龚鼎孳的作品曾遭禁毁,《定山堂集》的各种版本流传线索较为模糊,兹对龚氏各种诗集、词集、文集进行全面的梳理研究。
- 孙克强裴喆
- 关键词:龚鼎孳
- 如何加强戏曲文学创作人才的培养
- 2007年
- 戏曲院校承担着培养新世纪戏曲艺术人才的重任。如何加强戏曲文学创作人才的培养,是戏曲教育工作者要潜心研究的课题。要培养学生具备广博的学识,掌握戏曲艺术创作规律,从而创作出能够演出的舞台剧本和戏曲影视剧本。
- 赵锡淮
- 关键词:舞台创作
- 建构向下兼容的艺术学理论体系被引量:8
- 2008年
- “艺术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出现与逐渐为学界承认,是最近几年中国学术发展进程中一个令人瞩目的亮点。以艺术为研究对象的“艺术学一直是实际存在的,在这个领域里,包括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各具体门类的理论构架与专门研究,如果以早期儒家和道家经典以及汉代学者对这些经典的演绎为起始,在中国至少已经有将近两千年历史,即使就现代形态的艺术研究而言,也有上百年历史。但我们看到,近年里这个学科内部还出现了个专门从事以“艺术学”为名称的,在具体门类研究如戏剧学、音乐学等之外的基础理论研究的学术群体,这才是艺术学作为个具有内在整体性的独立学科门类之出现的标志性的变化。
- 傅谨
- 关键词:艺术学学科门类中国学术道家经典早期儒家
- “纪念荀慧生诞辰120周年暨荀风毓骨:京剧荀派表演艺术的传承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 2020年
- 2020年1月12日,由中国戏曲学院与北京市荀派艺术研究会共同举办的"纪念荀慧生诞辰120周年暨荀风毓骨:京剧荀派表演艺术的传承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戏曲学院隆重召开,来自中国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上海京剧院、云南京剧院、吉林京剧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市艺术研究所、河北省京剧艺术研究院、河北省文史馆以及主办方中国戏曲学院、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等单位近五十位专家学者和表演艺术家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中国戏曲学院副书记徐超主持,上下午的研讨分别由学术委员会主任傅谨教授和艺术实践处处长张尧教授主持。
- 李小红
- 关键词:上海京剧院荀慧生
- 戏剧学科回望与前瞻被引量:2
- 2017年
- 当代戏剧研究领域的诸多分支中,中国近现代戏剧的研究有了明显突破。京剧研究与梅兰芳研究是剧种研究的热点,《昆曲艺术大典》代表了当代剧种研究成果的水平。地方剧种研究的升温,成为当代戏剧研究新的学术增长点。《全明戏曲》《全清戏曲》的编撰,《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及《续编》、《梅兰芳全集》的出版,是戏剧历史文献搜集整理出版的重大进展。但戏剧基础理论研究相对弱势,中国戏剧表演体系研究推进缓慢,话剧理论和外国戏剧研究逐渐边缘化的现象,应该引起戏剧学科的重视。
- 傅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