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品数:8,350 被引量:42,600H指数:71
相关作者:黄建平钟建华陈世悦蒋有录吴国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37篇期刊文章
  • 2,075篇会议论文
  • 1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723篇天文地球
  • 2,235篇石油与天然气...
  • 26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93篇文化科学
  • 125篇理学
  • 53篇电子电信
  • 41篇环境科学与工...
  • 39篇建筑科学
  • 36篇生物学
  • 35篇矿业工程
  • 28篇交通运输工程
  • 26篇一般工业技术
  • 23篇机械工程
  • 23篇水利工程
  • 23篇核科学技术
  • 22篇经济管理
  • 22篇化学工程
  • 21篇农业科学
  • 8篇动力工程及工...
  • 8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235篇盆地
  • 1,170篇储层
  • 994篇凹陷
  • 914篇油气
  • 686篇测井
  • 504篇反演
  • 461篇油田
  • 441篇勘探
  • 435篇地层
  • 417篇地震
  • 415篇地质
  • 411篇成藏
  • 377篇东营凹陷
  • 310篇孔隙
  • 286篇气藏
  • 279篇砂岩
  • 264篇页岩
  • 234篇流体
  • 216篇碳酸
  • 208篇油气藏

机构

  • 8,325篇中国石油大学...
  • 1,207篇中国石油化工...
  • 877篇中国石油天然...
  • 388篇中国石油
  • 332篇中国科学院
  • 235篇中国石化胜利...
  • 214篇中国石化
  • 159篇中国石油大学...
  • 132篇山东科技大学
  • 13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06篇中国石油大学...
  • 101篇中国石油化工...
  • 96篇青岛海洋地质...
  • 84篇中海石油(中...
  • 58篇东北石油大学
  • 57篇长江大学
  • 57篇同济大学
  • 54篇中国石油大学...
  • 52篇南京大学
  • 51篇国土资源部

作者

  • 519篇李振春
  • 357篇印兴耀
  • 256篇林承焰
  • 251篇陈世悦
  • 232篇操应长
  • 229篇钟建华
  • 202篇查明
  • 187篇蒋有录
  • 180篇邱隆伟
  • 176篇孙建孟
  • 176篇黄建平
  • 171篇吴国忱
  • 169篇孙成禹
  • 139篇周瑶琪
  • 138篇张广智
  • 126篇戴俊生
  • 125篇范宜仁
  • 124篇杨少春
  • 115篇张军华
  • 105篇刘展

传媒

  • 421篇石油地球物理...
  • 308篇中国石油大学...
  • 252篇地球物理学进...
  • 226篇地球物理学报
  • 206篇石油物探
  • 197篇石油大学学报...
  • 189篇油气地质与采...
  • 178篇测井技术
  • 155篇断块油气田
  • 129篇沉积学报
  • 127篇石油与天然气...
  • 104篇地质论评
  • 103篇石油学报
  • 10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01篇石油天然气学...
  • 96篇西南石油大学...
  • 93篇吉林大学学报...
  • 93篇天然气地球科...
  • 87篇2014年中...
  • 79篇西安石油大学...

年份

  • 32篇2025
  • 205篇2024
  • 250篇2023
  • 215篇2022
  • 284篇2021
  • 314篇2020
  • 410篇2019
  • 477篇2018
  • 493篇2017
  • 519篇2016
  • 573篇2015
  • 475篇2014
  • 376篇2013
  • 296篇2012
  • 388篇2011
  • 453篇2010
  • 418篇2009
  • 380篇2008
  • 405篇2007
  • 282篇2006
8,3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百地区三叠系层序地层划分
<正>探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百地区三叠系的层序地层划分方法,为油田在三叠系地层层序格架内寻找新的突破提供地层、沉积方面的依据。利用野外露头、岩心、钻井、录井、测井及地震资料从多方面识别地层层序界面,进行层序划分和对比。在...
王春生金振奎顾军锋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三叠系层序地层不整合
文献传递
基于双弹簧模型的应力-模量关系
双弹簧模型包含一个硬弹簧和一个软弹簧串联,硬弹簧描述弹性部分,软弹簧描述粘弹性部分。本文通过引入温度的影响,对双弹簧模型的静态应力响应研究,建立了温度相关的应力-模量关系模型。图1为双弹簧模型,对于一般的岩石介质,其应力...
杨建符力耘
关键词:孔隙度体积模量
基于地质先验信息的蚂蚁算法断层自动追踪
<正>断层的自动识别是当今油藏地质和地球物理乃至整个地学领域的热点和难题。本文对一种利用蚂蚁算法进行断层自动识别的方法进行改进,人为引入地质先验信息,试图进一步提高利用蚁群算法进行断层自动识别的准确性和合理性。1、一种方...
吴昊杨少春侯甫
大庆长垣扶余油层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流体包裹体研究
扶余油层储层中致密砂岩分布广泛.本文以致密砂岩为研究对象,运用薄片鉴定、铸体图像、扫描电镜和包裹体等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得出:储层岩石类型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成岩共生序列为:石英次生加大边-储层沥青-方解石胶结-...
宋土顺刘立李福来刘娜周冰
关键词:油藏勘探致密砂岩储层特征流体包裹体
文献传递
中国陆相页岩气的形成条件被引量:55
2013年
虽然目前北美工业性开发的页岩气资源均在海相沉积地层中,但我国已在陆相泥页岩中获得了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要突破,陆相页岩气的资源潜力也正随着勘探实践的深入而被逐步揭示。为此,在研究我国陆相富有机质泥页岩分布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主要盆地陆相富有机质泥页岩的基本地质条件和有机地球化学参数。结果认为,我国形成陆相页岩气富集具有6个方面的有利条件:累计厚度大、有机质类型多样、储集空间丰富、保存条件好、资源丰度高、地表条件好。结论指出:我国陆相富有机质泥页岩主要分布在华北及东北区、西北区及南方局部地区的中—新生界,形成陆相页岩气富集主要具有上述有利条件,而且我国陆相富有机质泥页岩发育区多与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成熟区重叠,具有资料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具有更好的经济可采性;虽然我国陆相富有机质泥页岩具有相对较低的有机质热演化成熟度,目前多处于生油和湿气窗阶段,页岩气和页岩油在微观和宏观上呈共生伴生关系,但通过异同点对比分析后认为,我国陆相页岩气比页岩油具有更好的可采潜力。
林腊梅张金川唐玄荆铁亚朱亮亮
关键词:陆相页岩气页岩油资源潜力
复杂断块油藏地震精细描述技术研究——以胜利油田永3工区为例被引量:8
2013年
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发展,断块型油气藏已经成为重要的勘探目标之一。由于此类油气藏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勘探难度大,必须提高资料识别能力与描述精度。在研究地震方法原理的基础上,以胜利油田的永3工区为例,重点对相干体、曲率、基于旋转菱形的地震新属性、多尺度分析与RGB属性融合等技术方法进行了分析,实际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本征值的第3代相干属性较常规相干体有更高的抗噪比和分辨率,可以宏观反映断裂带的总体分布特征;众多曲率属性中,倾向、方位角和最大正曲率属性最能反映断层破碎带及低序级断层;基于旋转菱形的地震属性,可以精确描述断裂的发育方向,并且能够定量判识断层破碎带;将多属性融合、多尺度分析应用于复杂断块油藏的描述,可以挖掘、凸显地震的响应特征,更好地刻画断裂的空间分布特征。
李军张军华韩双刘显太王军武刚
关键词:断层破碎带相干体曲率属性
地层元素测井确定矿物含量的新方法被引量:28
2014年
地层中矿物的种类及含量对地层矿物识别、岩性划分、确定地层黏土含量与类型、计算骨架参数以及研究沉积环境等方面,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地壳中化学元素的丰度与矿物的形成及其化学成分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确定元素含量和矿物含量之间的转换关系,可以把元素含量转换成矿物含量。根据不同的岩性选择,建立从元素含量向矿物含量转换的模型,通过相应的转换关系,借助最小二乘方法和广义逆矩阵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采用地层元素测井得到的元素含量,从而计算出地层中的矿物含量。通过对实际井资料的处理,将其计算结果与实验室结果和斯伦贝谢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其结果表明:①转换系数是病态矩阵时,最小二乘方法计算出的矿物含量不准确;②通过广义逆矩阵计算得到的矿物含量的精确度较高,计算结果与实验室结果误差较小,且优于斯伦贝谢计算结果,可以用于地层评价求取储层参数。
孙建孟姜东尹璐
关键词:矿物含量数学模型储集层参数
青年骨干教师出国访学经历与感受被引量:3
2015年
随着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和国际化办学的需求,高校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定等环节越来越强调海外留学经历。国家留学基金委也加大了对公派留学人员的支持力度,仅针对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的出国研修项目就达到3000人/年的规模。笔者结合在加拿大1年的访问学者经历和在美国、澳大利亚的短期交流经历,分别从教学、科研和国际交流等方面谈谈出国访学的感受,希望能够为青年教师出国访学与深造提供参考。
曹丹平
关键词:青年教师高校教学留学人员职称评定
东濮凹陷陡坡带北部控凹断裂样式及砂体充填模式被引量:8
2005年
东濮凹陷东部陡坡带北部边界发育 3 种样式的控凹断裂:单断板状边界断裂、犁状边界断裂和同向断阶边界断裂。3种断裂边界分别控制着不同的砂体分布及层序地层模式,陡坡带板状断裂边界控制着扇体充填模式;犁状断裂边界控制沉积中心(或生油洼陷)的分布发育和演化,湖侵体系域发育,以湖底扇砂体为主;同向断阶的分布则控制着较大规模的低水位扇的发育。
张立强纪友亮王声朗江苗
关键词:东濮凹陷砂体分布层序地层模式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混源气成藏分析被引量:32
2007年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具有同时捕集上古生界煤成气和下古生界油型气的地质条件,为煤成气和油型气混源成藏。为了确定中部气田混源气的混合比例,并探讨其成藏特征,将上古生界煤成气和下古生界油型气作为2个端元,利用甲烷、乙烷碳同位素组成和体积分数与母质成熟度的经验关系式,建立了两源混合比例动态判定模型。由该模型可知,不同井中两端元气的混合比例相差很大,煤成气和油型气比率分别为22%~84%和16%~78%。这一结果表明,奥陶系风化壳气藏是由多个相互分隔的小气藏组成的;上古生界煤成气进入风化壳的方式,早期以整体顶渗为主,后期转为从侵蚀沟侧向侵入。
程付启金强刘文汇陈孟晋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混源气成藏过程
共83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