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作品数:145 被引量:374H指数:9
- 相关作者:肖敏张庆东朱新云仝海员李春兰更多>>
-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镇江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率现状调查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医护人员通过手传播细菌造成的医院感染占所有原因的30%。在2006年6月-2007年8月,本研究对扬中各医院22个护士站,544名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状况进行了现场调查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 朱永中
- 关键词:医护人员手卫生影响因素
- 文献传递
- 长江沿岸江滩血吸虫感染实时监测预警平台的构建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建立长江沿岸江滩血吸虫感染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实现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主动监测干预,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数字化管理提供先进手段。方法将螺情、病情、滩情等基础信息及各种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对江苏省长江沿岸滩块血吸虫病疫情进行等级评定,绘制长江沿岸滩块血吸虫病疫情电子地图。应用GPS、3G技术对进入不同疫情等级地区的渔船民(携带GPS手机定位终端)实时发出相应等级的短信提醒。结果实时短信提醒可预警、干预渔船民行为,减少或避免渔船民感染血吸虫的机会。建立的实时监测预警系统根据渔船民(手机)的运行轨迹、沿江各监测点及各地查治病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可生成血吸虫病疫情预测、发出预警及相应的效果评价等系统分析报告。结论利用高科技、高技术设备、手段构建的长江沿岸江滩血吸虫感染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对江苏省,乃至全国江湖洲滩地区血吸虫病防控工作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张友宦华敏陈志华张庆东吴荣凤姜健高凯敏徐琴兰
- 关键词:血吸虫病渔船民江滩长江
- 缩小膜壳绦虫感染1例报告
- 2008年
- 本文报道了在血吸虫病调查中发现1例缩小膜壳绦虫感染儿童,用吡喹酮治愈。
- 吴荣凤戴保红李春兰
- 关键词:缩小膜壳绦虫病例报告
- 扬中市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分析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分析扬中市2004年~2009年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为探讨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04年~2009年扬中市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通过发病率线形回归模型,估计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6年间扬中市病毒性肝炎中甲型、乙型和未分型肝炎发病率呈下降趋势(P均<0.05),APC分别为-61.90%、-61.86%和-57.22%。病毒性肝炎以30~59岁为发病高峰年龄(60.77%),男、女性别比为2.75∶1,各型肝炎均以农民和工人发病为主(74.26%),存在季节和地区分布差异。结论:在重点人群中开展甲肝、乙肝疫苗的接种、加强预防接种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是控制甲、乙型肝炎疫情发生与流行的有效方法,同时戊肝已成为扬中市重点预防控制传染病之一,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 秦安文仇家军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疫情
- 147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评价HIV/AIDS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的疗效。方法:对治疗满1年的147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CD4+T淋巴细胞及病毒载量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AART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在6个月后有了明显的升高,6个月、12个月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336.95±165.55)个/μl、(344.81±169.28)个/μl;HAART的患者病毒载量12个月后,有78.23%的患者<50 copies/ml。结论:HAART疗效明显,但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对病毒载量的监测,对于病毒载量>1000 copies/ml的患者要进行耐药检测,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 孙纪新刘晓霞李张
- 关键词:艾滋病HAART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
- 扬中市某高危人群衣原体感染的检测和分析
- 2007年
- 目的:掌握扬中市浴室桑拿中心服务小姐衣原体感染情况并加以分析,为干预行为的效果评价和进一步实施有效的性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层析法,用沙眼衣原体快速检测试剂盒对222名浴室桑拿中心服务小姐子宫颈棉拭标本进行沙眼衣原体抗原的检测。结果:在城区浴室桑拿中心服务小姐中,生殖系统衣原体感染率为4.6%,乡镇感染率为12.1%,乡镇感染率高于城区。结论:通过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可降低衣原体在女性生殖系统的感染率。
- 殷华美
- 关键词:服务小姐衣原体
- 抗结核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观察抗结核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与其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05—2010年该市使用标准化疗方案的确诊肺结核患者1 368例为研究对象,对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结核药所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7%,主要的不良反应事件为肝功能损害及胃肠道反应;单因素统计结果发现年龄、BMI、月收入、诊断分型及肝炎病史为抗结核治疗相关可疑危险因素,多因素统计分析发现年龄≥60岁(OR=3.27,95%CI=2.073~5.439,P=0.002)、BMI<18.5(OR=1.377,95%CI=1.021~3.548,P=0.037)及肝病史(OR=1.82,95%CI=1.003~6.248,P=0.046)为治疗相关危险因素。结论抗结核药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当患者存在高龄、营养状态差及肝炎病史可一定程度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 缪志伟
- 关键词:结核病
- 2008—2014年扬中市渔民血吸虫病疫情监测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分析2008—2014年扬中市渔民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为血吸虫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钉螺监测,每年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样的方法对全市沿江渔民集散地采集钉螺,压碎镜检法解剖:病情监测。每年对全市沿江渔民集散地的所有渔民进行血清学和病原学查病。采用胶体染料法进行血清学筛查,采集血清学阳性者粪便进行粪孵检查:防治措施的落实,对查出的有螺环境采用药物喷洒灭螺。对血清学和病原学阳性者采用吡喹酮治疗。发放宣传单、防护油膏,设立警示牌、张贴宣传标语等进行宣传教育。结果2008--2014年调查总框数18244框,查出活螺框6515框.活螺框出现率35.71%(6515/18244),捕获活螺19255只,活螺平均密度分别为1.89、1.33、1.57、0.55、1-42、0.97、0.52只/0.1m^2,检获感染性钉螺19只,仅2008年和2009年发现感染性性钉螺。2008—2014年血清学阳性率分别为5.45%、7.27%、4.10%、4.46%、3.70%、4.20%、2.61%。病原学检查36人,未发现阳性。2008—2014年共杀灭钉螺766.63ha(1ha=10000m^2),累计治疗血清学检查阳性者36人次,发放宣传材料l686份、防护油膏2632支、宣传实物1272份,设立警示牌177块、血防宣讲182次。结论扬中市渔民血吸虫病防治效果很好。但极需加强集散地螺情环境的综合治理.探索适合本地渔民防治的新举措。
- 吴荣凤肖敏范永进
- 关键词:渔民血吸虫病
- 扬中市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状况调查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了解扬中市幼儿园蛲虫感染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6—2011年,每年抽取城乡各两所幼儿园进行儿童蛲虫感染调查,虫卵或成虫检查采用透明胶纸粘贴法。结果儿童蛲虫总感染率为0.23%,其中男童为0.25%,女童0.21%。2006—2011年感染率分别为0.16%、0.15%、0.21%、0.15%、0.17%、0.48%。结论扬中市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率低于全国12岁儿童,应继续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巩固防治成果。
- 田燕吴荣凤肖敏
- 关键词:蛲虫儿童
- 应用普查法估计扬中市暗娼人群规模被引量:3
- 2014年
- 了解扬中市暗娼人群基本情况,为艾滋病的防控措施、流行趋势的预测、卫生资源合理分配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市卫生监督所提供的资料,掌握2012年该市涉性娱乐场所分布及登记的暗娼人数;采用分层抽样实地考察涉性娱乐场所暗娼人数;应用普查法估算该市暗娼人群基数.结果 该市涉性娱乐场所前期登记暗娼人数644人,按照普查法估算暗娼人数为717人,年龄主要集中在18~50岁,该人群占相应年龄段女性人口的比例为0.97%.高档场所前期登记的暗娼数与实际调查数不符现象最为严重,估算该类场所漏报的暗娼人数占前期登记数的30.18%.结论 运用普查法估计暗娼人群简便可行.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娱乐场所尤其是高档场所的监管与干预力度.
- 孙纪新
- 关键词:暗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