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南岸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品数:154 被引量:511H指数:12
相关作者:曾德唯田渝吴小花陶杨张楠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市九龙坡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庆市地方病预防与控制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1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领域

  • 126篇医药卫生
  • 3篇经济管理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3篇流行病
  • 23篇流行病学
  • 14篇食物
  • 14篇食物中毒
  • 13篇中毒
  • 10篇流行病学调查
  • 9篇疫情
  • 9篇疾控
  • 8篇健康
  • 7篇老年
  • 7篇病毒
  • 6篇老年人
  • 6篇基层疾控
  • 6篇疾病预防
  • 5篇药敏
  • 5篇沙门菌
  • 5篇细菌性
  • 5篇疾病预防控制
  • 5篇疾病预防控制...
  • 5篇儿童

机构

  • 139篇重庆市南岸区...
  • 28篇重庆医科大学
  • 24篇重庆市疾病预...
  • 5篇重庆市九龙坡...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重庆市渝中区...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市渝北区...
  • 1篇沈阳医学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重庆市沙坪坝...
  • 1篇重庆市妇幼保...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贵州省疾病预...
  • 1篇云南省疾病预...

作者

  • 26篇曾德唯
  • 18篇吴小花
  • 16篇陶杨
  • 16篇田渝
  • 14篇袁玲燕
  • 11篇邓辉
  • 11篇许磊
  • 11篇张楠
  • 9篇方勇
  • 9篇黄治兰
  • 7篇丁贤彬
  • 7篇廖晓澄
  • 6篇唐文革
  • 6篇朱玲
  • 6篇张勇
  • 4篇何云伟
  • 4篇王锋
  • 4篇朱建军
  • 3篇赵丽娜
  • 3篇李勤

传媒

  • 14篇中国预防医学...
  • 10篇预防医学情报...
  • 9篇保健医学研究...
  • 7篇现代医药卫生
  • 6篇重庆医学
  • 3篇中国健康教育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中国学校卫生
  • 3篇中国慢性病预...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3篇公共卫生与预...
  • 3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中国工业医学...
  • 2篇中国校医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寄生虫病与感...
  • 2篇中国艾滋病性...

年份

  • 18篇2024
  • 17篇2023
  • 19篇2022
  • 15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3
  • 3篇2012
  • 9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 2篇2004
1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医防融合的健康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知识、行为和自我效能的影响
目的:为了验证基于基层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紧密结合、有效衔接的医防融合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知识、行为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在社区招募糖尿病患者800人,随机分为干预和对照组。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常规随访的基础上...
陶杨刘晓侠胡昌伦杨梅张勇张楠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管理自我效能
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微生物药物代谢研究
2024年
微生物可以通过独特的酶系统参与药物的转化,使药物活性增强或减弱,甚至可能产生毒性代谢物。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凭借其高分辨率和灵敏度,可以精确测定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浓度,并提供微生物影响药物代谢的详细信息,进而支持药物的开发和安全评估。因此,文章将探讨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微生物药物代谢,以期为现代医疗提供理论借鉴。
曹小庆魏理杨杨琴
关键词:微生物药物代谢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方法及其分布特点分析
2022年
研究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方法以及分布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年间收集的50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对该类型的检验方法的细菌的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结果 病原菌包括副溶血弧菌、变形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结论 临床中需要强化预防治疗以上六种类型的致病菌,从而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率进行有效控制,并且做到针对性治疗。
伏峙浩赵丽娜孙巧袁玲燕殷静
关键词:细菌性食物中毒
重庆市南岸区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验及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邓辉甘忠志许磊郭江勇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海产品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
2018年重庆市水果中杀菌剂残留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通过对2018年重庆市售水果中杀菌剂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并为制定食品安全政策法规提供科学依据。于2018年在重庆市5个地区采集44份水果样品,采用HSS T3(1.8μm,2.1 mm×100 mm)色谱柱,以乙腈和0.05%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3 mL/min,经正电离子喷雾(ESI+)电离及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对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多菌灵检出率为100.00%,甲基硫菌灵检出率为54.54%,甲霜灵检出率为11.36%,嘧霉胺检出率为29.54%,烯酰吗啉检出率为22.73%,咪鲜胺检出率为27.27%,三唑酮检出率为22.73%,腐霉利检出率为18.18%,苯醚甲环唑检出率为29.54%。由此得出,市售水果中杀菌剂残留检出率较高,应加大监测力度,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食品安全。
刘丽英魏理杨
关键词:杀菌剂水果
中国内地首例猴痘病毒样本的核酸PCR正交试验比对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验证目前国内关于猴痘病毒提取试剂、扩增试剂以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仪的检出效率、灵敏度差异以及提取扩增组合的比对分析。方法根据设计的正交试验方案,采用RT-qPCR对提取的核酸进行扩增。结果本次试验中不同的DNA提取试剂的提取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855,P=0.070),扩增试剂扩增循环数的差异(F=49.832,P=0.019)和RT-qPCR仪对荧光捕捉信号的差异(F=36.355,P=0.027)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国内猴痘病毒的提取和扩增试剂盒可以有效地检出该病毒,试剂和仪器的组合对检出效率存在差异。通过验证试验,发现更具有检测优势的组合,为之后国内应对猴痘病毒检测及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宗华孙巧李彩云殷静罗青梅王梦佳
关键词:猴痘病毒正交试验
农民工结核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对提高农民工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态度正确率的作用。方法对重庆市南岸区农民工进行结核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教育方式是由专科医生进行专题讲座。健康教育讲座前后在同一现场统一发放问卷,并当场收回,对教育前后农民工的结核病相关知识作一一配对比较。结果调查15项内容,其中有14项内容教育前后有显著性差异。教育前农民工结核病知识知晓率为67.5%,教育后知晓率为99.5%;正向态度报告率从教育前的44.1%提高到60.1%。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农民工防治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和态度正确率,此方法值得推广。
黄治兰何英淑
关键词:农民工结核病健康教育讲座
南岸区14起诺如病毒感染聚集及暴发疫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南岸区14起诺如病毒感染聚集及暴发疫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探索适合本区实际的诺如病毒感染疫情综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8年南岸区累计报告诺如病毒感染聚集及暴...
唐小清朱玲吴小花曾德唯罗春雨秦静
关键词:诺如病毒暴发疫情
重庆市部分城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研究
2024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部分城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跌倒发生率及相关因素,为开展城市地区老年跌倒干预提供建议。方法在重庆市中心城区选择2个区,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跌倒发生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跌倒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鉴别。结果共计调查65岁及以上老年人806人,平均年龄(73.07±6.59)岁,男性与女性分别占43.18%与56.82%。过去1年内共64人发生过跌倒,跌倒发生率为7.94%,多次跌倒发生率为1.74%。56.92%的跌倒发生在室内,43.08%跌倒发生在室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使用助行器情况(OR=2.334,95%CI:1.131~4.818)、患骨质疏松情况(OR=2.877,95%CI:1.628~5.082)、患颈椎病情况(OR=1.965,95%CI:1.047~3.688)、患前庭功能障碍或耳聋情况(OR=3.427,95%CI:1.232~9.529)是老年人跌倒发生的影响因素。使用助行器情况(OR=4.929,95%CI:1.557~15.598)、患颈椎病情况(OR=3.579,95%CI:1.327~9.654)、治疗慢性病的药物服用情况(OR=3.659,95%CI:1.453~9.212)是城区男性老年人跌倒发生的影响因素。患骨质疏松情况(OR=2.622,95%CI:1.287~5.340)、患骨质增生情况(OR=2.183,95%CI:1.007~4.734)是城区女性老年人跌倒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重庆市65岁及以上城区居民跌倒发生率较低,使用助行器、患骨质疏松、患颈椎病、患前庭功能障碍或耳聋等慢性病是跌倒发生的影响因素,应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
丁贤彬杨弦弦刘勇言高旸廖晓澄
关键词:城市老年人跌倒发生率
重庆市南岸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分析
2006年
刘菊文
关键词:消毒灭菌效果卫生管理工作制院内感染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