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燕山大学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

作品数:1,209 被引量:3,535H指数:20
相关作者:白象忠胡宇达李慧剑王树仁付宝连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98篇期刊文章
  • 184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469篇建筑科学
  • 334篇理学
  • 94篇一般工业技术
  • 92篇文化科学
  • 79篇交通运输工程
  • 50篇机械工程
  • 41篇金属学及工艺
  • 32篇天文地球
  • 30篇矿业工程
  • 28篇经济管理
  • 27篇动力工程及工...
  • 19篇兵器科学与技...
  • 17篇电气工程
  • 15篇化学工程
  • 12篇艺术
  • 10篇航空宇航科学...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医药卫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6篇磁弹性
  • 79篇混凝土
  • 68篇磁场
  • 62篇应力
  • 61篇建筑
  • 60篇数值模拟
  • 60篇值模拟
  • 52篇多尺度法
  • 44篇教学
  • 41篇地震
  • 37篇有限元
  • 33篇电磁
  • 31篇非线性
  • 29篇圆板
  • 29篇荷载
  • 27篇地基
  • 25篇主共振
  • 25篇抗震
  • 24篇分岔
  • 21篇横向磁场

机构

  • 1,183篇燕山大学
  • 43篇中国科学院力...
  • 41篇天津大学
  • 17篇哈尔滨工业大...
  • 15篇大连理工大学
  • 15篇北京航空航天...
  • 14篇北京工业大学
  • 14篇北京奇太振控...
  • 12篇清华大学
  • 1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1篇河北科技师范...
  • 9篇东南大学
  • 9篇河北工业大学
  • 9篇中国地质大学...
  • 8篇东北大学
  • 8篇河北建材职业...
  • 8篇中国建筑科学...
  • 7篇北京大学
  • 7篇北京科技大学
  • 7篇西南交通大学

作者

  • 107篇白象忠
  • 95篇胡宇达
  • 54篇郝圣旺
  • 46篇陈英杰
  • 44篇曹海莹
  • 42篇李慧剑
  • 41篇武崇福
  • 38篇王树仁
  • 33篇付宝连
  • 32篇赵庆新
  • 30篇田振国
  • 26篇胡建军
  • 24篇周洪彬
  • 23篇常福清
  • 23篇郑久建
  • 23篇杜国君
  • 23篇王平
  • 22篇何威
  • 21篇王知人
  • 20篇李岩

传媒

  • 92篇燕山大学学报
  • 39篇工程力学
  • 32篇振动与冲击
  • 30篇机械强度
  • 29篇应用力学学报
  • 25篇工业建筑
  • 15篇教学研究
  • 15篇低温建筑技术
  • 15篇力学季刊
  • 15篇应用数学和力...
  • 14篇硅酸盐通报
  • 14篇建筑结构
  • 13篇山西建筑
  • 12篇世界地震工程
  • 12篇公路交通科技
  • 11篇建筑科学
  • 10篇力学与实践
  • 10篇实验力学
  • 10篇产业与科技论...
  • 10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43篇2023
  • 38篇2022
  • 50篇2021
  • 43篇2020
  • 57篇2019
  • 62篇2018
  • 62篇2017
  • 50篇2016
  • 48篇2015
  • 49篇2014
  • 50篇2013
  • 41篇2012
  • 61篇2011
  • 62篇2010
  • 94篇2009
  • 57篇2008
  • 102篇2007
  • 49篇2006
  • 37篇2005
  • 40篇2004
1,2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隔震结构中浮放设备滑移模拟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针对贵重浮放设备的地震安全性问题,利用ANSYS软件,对基础隔震结构中的浮放设备在EI-Centro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分析,为浮放设备的减震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王彩华吴剑锋程树良孙建刚
关键词:基础隔震地震响应
生态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影响浅析被引量:3
2007年
研究了掺量分别为40%、50%的大掺量粉煤灰和矿渣(单掺和双掺)混凝土的碳化性能,并分别改变粉煤灰与矿渣间的比例关系,并对各组试块进行国标GBJ82-85快速碳化试验,对所得数据进行正交处理及回归分析,总结出粉煤灰掺量及比例对碳化深度的影响系数k,为进一步完善碳化深度预测的数学模型提供一个影响因素的数据参考。
刘小蛮赵庆新闫国亮
关键词:混凝土碳化粉煤灰矿渣
灰色-Gompertz组合模型在软土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6年
针对单一灰色预测模型或Gompertz预测模型的局限性和可靠性差的缺陷,基于灰色模型和Gompertz曲线,根据最优加权组合原理,以误差平方和最小为最优组合标准,构建出1种新的软土路基沉降组合预测模型,对某沿海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的沉降变形进行预测分析。工程实例验证表明,新构建的组合预测模型较单一的灰色预测模型或Gompertz预测模型有效消除了系统误差,提高了拟合精度,避免了单一模型偏大或偏小的预测趋势,具有更强的环境适应性,是路基沉降预测的1种有效分析方法,同时将新模型的预测数值应用于改进施工进度及地基处理方法的后期评价,取得了良好效果。
刘光秀曹海莹李玉根
关键词:软土路基路基沉降沉降预测
折流板型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数值优化被引量:8
2011年
通过数值求解基于雷诺时均的三维定常粘性N-S方程及能量方程,改变结构、特性及运行参数,对折流板型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进行了数值优化,模拟结果表明:折流板的引入可有效提高集热效率,同时对于特定尺度的折流板集热器,存在最优分割腔数;增加集热器上部盖板的保温能力可有效提高集热效率,实际使用中推荐保温能力较好的双玻盖板或适当增加空气间层厚度;集热器的热损失以对流散热占主导,辐射散热为次要因素;运行参数如气温、日照强度等对集热器进出口温升影响显著,但对集热效率影响较小。
胡建军孙喜山徐进良
关键词: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数值模拟
考虑土塞效应的静压沉桩力学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和二维离散元程序研究了静压开口管桩在层状地基中的连续贯入过程,揭示开口管桩在贯入过程中桩外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发展变化规律。此外,结合经验参数法对土塞所引起的桩内侧阻力进行理论分析计算,并将内侧阻力与外侧阻力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揭示内外侧摩阻力在沉桩阻力中的占比。结果表明,土质条件是影响阻力形式的主要因素:硬土中桩端阻力贡献更大;软土中桩侧阻力贡献更大。桩端贯入至距离下层土体3D~5D的距离内,阻力即发生突变。内侧阻力具有同土塞增长规律相同的发展趋势,且最终可达到外侧阻力的30%~50%。
王跃孙艺宁张延新马耀举兰洲王建刚
关键词:开口管桩土塞室内模型试验离散元模拟
基于OBE理念的施工组织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2023年
在新工科背景下,为满足国家对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基于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对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该文针对课程中的现存问题,通过引入OBE教育模式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进行深层次改革创新,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并为高校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张景辉潘鹏程孙艺嘉高嫄嫄张金成齐文跃
关键词: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应用型人才
机电冲击荷载下狭长压电板双共线反平面裂纹的瞬态响应
2007年
对机电组合冲击荷载下狭长压电板双共线反平面裂纹的动态响应问题进行了分析。采用积分变换方法将一个电弹性混合边值问题化为奇异积分方程组,进一步利用Gauss-Chebyshev求积公式将其化为一组代数方程,求解这些代数方程并完成拉普拉斯逆变换,获得了裂纹顶端动应力和动电位移强度因子。结合压电陶瓷材料BaTO3,对动应力强度因子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无量纲动应力强度因子随时间T由零迅速增大,很快达到一个峰值,然后缓慢衰减:当T较大时,在其对应的静态值附近作微小振荡。裂纹两端动应力强度因子的峰值随比值b/h增大而增大,且稍右移。本文方法较常用的Fredholm积分方程方法,推导简便、易于数值计算。
刘志久李慧剑黎振兹黄尚安刘文胜杨慧
关键词:奇异积分方程动应力强度因子
四边简支载流矩形薄板在磁场中的随机分岔被引量:1
2016年
根据板壳力学与磁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在横向磁场与机械载荷共同作用下的四边简支载流矩形薄板的非线性随机振动模型,利用Galerkin变分法将其化简为非线性微分动力学方程。其次使用拟不可积Hamilton系统的随机平均理论将方程等价为一个一维的It随机微分方程,并通过计算该系统的最大Lyapunov指数来判断该系统的局部稳定性,同时利用奇异边界理论判断其系统的全局稳定性。最后通过稳态概率密度函数的变化研究了系统参数对发生的随机Hopf分岔的影响。并采用数值模拟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
王平魏星王知人
关键词:矩形薄板磁弹性
山海关古长城整体分析及加固对策被引量:1
2022年
古城墙是中国古代防御的主要建筑,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方,作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具有很大的考古价值。近些年来古长城风化和破坏严重,为了更好地对古城墙进行保护和修复,就需要对古城墙稳定性进行分析和评价。数值模拟是非常得力的分析工具,本文通过对山海关古城墙实际踏勘,现场采集岩土参数,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以莫尔–库仑破坏准则作为屈服函数,对山海关古城墙整体现状建模并对其各种状况下应力、应变进行分析,分析其破坏现象的原因,提出针对加固对策。
刘淑宏武崇福
关键词:古城墙稳定性有限差分法
非均匀介质应力松弛破坏
在一个突加的恒定外力作用下,系统会经历一个在有限时间内损伤破坏的历程,一般称为蠕变破坏。与此相对应地,材料的另一个重要的与时间相关的力学性能,就是应力松弛。应力松弛通常被描述为:系统在一个恒定的外界变形作用下,其应力会随...
郝圣旺
文献传递
共1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