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燕山大学车辆与能源学院

作品数:784 被引量:3,039H指数:21
相关作者:邵先杰韩东颖褚庆忠夏怀成张亮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716篇期刊文章
  • 5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0篇机械工程
  • 15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30篇交通运输工程
  • 87篇金属学及工艺
  • 70篇动力工程及工...
  • 60篇自动化与计算...
  • 55篇文化科学
  • 50篇天文地球
  • 37篇一般工业技术
  • 34篇理学
  • 26篇电气工程
  • 15篇经济管理
  • 12篇化学工程
  • 12篇电子电信
  • 10篇冶金工程
  • 10篇建筑科学
  • 6篇矿业工程
  • 6篇核科学技术
  • 5篇哲学宗教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1篇汽车
  • 42篇数值模拟
  • 42篇值模拟
  • 33篇液压
  • 27篇煤层气
  • 25篇有限元
  • 23篇教学
  • 22篇油藏
  • 22篇车辆
  • 20篇仿真
  • 19篇油田
  • 16篇大学生
  • 16篇电池
  • 16篇胀形
  • 15篇神经网
  • 15篇神经网络
  • 15篇颗粒介质
  • 14篇钻柱
  • 12篇孔隙
  • 11篇压裂

机构

  • 773篇燕山大学
  • 35篇清华大学
  • 18篇吉林大学
  • 16篇教育部
  • 16篇中国石油天然...
  • 14篇哈尔滨工业大...
  • 1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0篇哈尔滨工程大...
  • 9篇北京理工大学
  • 7篇北京科技大学
  • 7篇中国石油
  • 6篇大连理工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5篇承德石油高等...
  • 5篇东北石油大学
  • 5篇河北建材职业...
  • 5篇唐山学院
  • 4篇北方工业大学
  • 4篇山东大学

作者

  • 88篇李子丰
  • 76篇邵先杰
  • 42篇韩东颖
  • 32篇王连东
  • 32篇时培明
  • 27篇马雷
  • 25篇李楠
  • 25篇邸立明
  • 25篇李昊
  • 24篇赵长财
  • 23篇王华山
  • 21篇杨树军
  • 21篇董国疆
  • 20篇李徐佳
  • 20篇夏怀成
  • 20篇褚庆忠
  • 20篇韩宗奇
  • 19篇杨满平
  • 16篇张静
  • 14篇关雪梅

传媒

  • 31篇汽车工程
  • 28篇机械工程学报
  • 22篇燕山大学学报
  • 20篇中国机械工程
  • 19篇科学技术与工...
  • 14篇中国西部科技
  • 13篇重庆科技学院...
  • 12篇石油学报
  • 12篇计量学报
  • 12篇振动与冲击
  • 12篇塑性工程学报
  • 9篇锻压技术
  • 9篇机械设计
  • 8篇石油钻探技术
  • 8篇油气地质与采...
  • 7篇热能动力工程
  • 7篇机床与液压
  • 7篇机械设计与制...
  • 7篇石油钻采工艺
  • 7篇科技资讯

年份

  • 5篇2024
  • 40篇2023
  • 53篇2022
  • 46篇2021
  • 46篇2020
  • 39篇2019
  • 54篇2018
  • 55篇2017
  • 54篇2016
  • 45篇2015
  • 36篇2014
  • 33篇2013
  • 46篇2012
  • 48篇2011
  • 54篇2010
  • 30篇2009
  • 21篇2008
  • 22篇2007
  • 17篇2006
  • 17篇2005
7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内摆线原理设计的四缸汽油发动机惯性力分析
2023年
使用曲柄连杆机构的传统四缸汽油发动机在运行时会产生二阶往复惯性力,导致发动机的振动较大。为了解决该问题,基于内摆线原理设计出一种新型四缸汽油发动机。对该发动机的惯性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使用Adams软件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四缸内摆线汽油发动机在一阶往复惯性力和旋转惯性力达到平衡的同时,不会产生二阶往复惯性力,有效降低了发动机的振动。
彭加耕邵申申邵申奥石磊黄钦明
关键词:内摆线二阶往复惯性力
煤与生物质掺混燃烧特性实验被引量:12
2019年
为缓解煤炭资源紧张,在煤中掺烧生物质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式。本文利用综合热分析仪,在不同条件下,对煤(兰炭、神府烟煤、大同无烟煤)和生物质(大豆秆、小麦秆)以及二者混合物的燃烧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生物质添加比例增大,兰炭的燃烧特征温度降低,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增大;当生物质添加比例为50%时,混合样品的着火温度基本接近生物质的着火温度;升温速率增大,兰炭与大豆秆的掺烧向高温区移动,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和燃尽特性指数增大。该实验结果对降低煤的着火温度以及改善煤炭资源紧张提供了依据。
王华山孙环王跃康王春生刘华
关键词:生物质兰炭掺混热重分析燃烧特性升温速率
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多元变分模态分解轴承故障信号特征提取方法被引量:2
2022年
针对实际工程中轴承信号的非线性和非平稳性,提出一种自适应多元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多元变分模态的分解效果主要与本征模态数k和惩罚参数α相关,为了解决人为经验参数设置对多元信号分解结果的影响,一种自适应的信号分解算法被提出。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将混合灰狼算法与多元变分模态分解算法相结合,提出最小模态重叠分量指标,将其作为适应度函数来寻求(k,α)的最优解,按照最优解对多元信号进行分解,提取故障特征。采用仿真信号和实际数据来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通过与多元经验模态分解、级联变分模态分解的对比分析,验证该算法在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面的高效性和实用性。
时培明张慧超伊思颖韩东颖
关键词:计量学滚动轴承
煤储层动态地质建模思路与方法
由于煤层具有双孔隙介质结构和生产中渗透率动态变化的复杂性,导致常规的建模方法不适合煤储层.煤储层建模理论与技术的滞后,严重影响煤层气工业的发展.在长期的科研生产实践过程中提出了煤岩相约束下的动态地质建模思路,即'四步建模...
邵先杰李士才梁武斌乔雨朋陈小哲接敬涛
关键词:煤层气储层预测设计管理
文献传递
近期国内钻柱静动力分岔研究及存在问题被引量:5
2004年
钻柱动力学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钻柱与钻井液和井壁的耦合振动问题。过分简化的力学和数学模型得出的结果一般与实际相差太远 ,甚至是荒谬的。对国内近期发表的有关钻柱动力学研究的论文中的数学模型、主要结论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这些论文的内容涉及钻柱扭矩对钻柱静力分岔的影响、垂直井中旋转钻柱受拉段分岔、铅垂井段钻柱的动力分岔、铅垂井段钻柱的混沌运动以及水平井段钻柱的混沌运动等。
李子丰
关键词:钻柱分岔现象扭矩微分方程
变载荷激励下齿轮传动系统齿根裂纹故障动力学特性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根据齿轮裂纹会引起齿轮系统的时变啮合刚度变化这一特性,建立了含齿根裂纹故障单级齿轮传动系统的四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对裂纹故障的非线性动力学机理进行了研究。采用变步长的四阶龙格—库塔法对齿轮裂纹故障进行仿真分析,运用时频分析方法研究了裂纹信号特征,为齿轮裂纹故障诊断提供了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齿轮裂纹在变载荷激励下的动力学特性。分析表明:在变载荷激励下,齿轮振动波形图与变载荷激励变化趋势极其相似,裂纹的存在引起波形图上出现冲击现象并且啮合频率及其倍频附近出现边频带,边频带为故障齿轮的转频;变载荷激励下,低频的边频成分明显只与外载荷激励有关,与齿轮故障无关。
时培明赵娜梁凯韩东颖
关键词:变载荷齿根裂纹动力学特性
大方坯结晶器电磁搅拌器结构优化被引量:3
2020年
为改善连铸结晶器内钢液的流动状况,采用有限元法和有限容积法研究了大方坯结晶器电磁搅拌器结构对连铸结晶器内电磁场、流场和温度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结晶器电磁搅拌器在400 A、3 Hz时产生的电磁力比传统结晶器电磁搅拌器在500 A、3 Hz时产生的电磁力更加均匀,对结晶器内钢液的扰动更强,可提高结晶器内的传热效率,有助于初始凝固坯壳和等轴晶的形成,改善方坯质量。
张静马靓赵登飞
关键词:结构优化电磁场流场温度场
二氧化硫在氯化钙盐吸法应用中的反应特性被引量:1
2018年
为探索氯化钙盐吸条件下SO_2可能的转化反应以及该类反应对氯化钙盐吸法测量烟气中SO_3的影响特性,采用一维立卧管式炉实验装置及控制变量法研究了水蒸气、氧气氛、温度、反应物浓度对SO_2与CaCl_2化学反应的影响,并理论分析了SO_2与CaCl_2可能的化学反应过程及对SO_3测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CaCl_2样品条件下,SO_2并不能发生均相反应;在典型氯化钙盐吸法条件下,只有当H_2O及O_2同时存在时,SO_2可与CaCl_2发生明显化学反应;升高立卧管式炉温度及增加反应物浓度,SO_2的转化率相应升高,转化率约在2%~8%;理论分析表明,该反应在200℃及典型取样气氛下属于慢化学反应,在高浓度硫酸蒸汽存在下被严重抑制,减小了对SO_3测量的干扰,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氯化钙盐吸法测量SO_3的可行性.
苏利鹏杜谦王义德李喜梅王敏高建民董芃
关键词:SO2SO3CACL2硫酸雾非均相反应
基于烟花算法与长短时记忆网络的模温预测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针对传统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模具温度准确度低,网络超参数选取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烟花算法优化长短时记忆网络的模温预测模型,为铸造成型模温自动控制提供基础。首先根据铸造过程生产工艺选取影响铸造系统的主要变量,利用灰关联分析得出各变量灰色关联度并去除关联度小的变量,建立模具温度影响因子变量的数据集;其次采用烟花算法对长短时记忆网络进行优化,建立模具温度预测模型;最后与BP神经网络和长短时记忆网络预测效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烟花算法优化的长短时记忆网络的模温预测方法绝对误差小于2.4℃,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小于0.12。
张典范栗子豪程淑红
关键词:计量学模具温度灰关联分析
镁合金板材颗粒介质拉深工艺参数数值模拟被引量:10
2012年
为提高镁合金板材拉深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固体颗粒介质成形(Solid granules medium forming,SGMF)工艺的镁合金板材差温拉深工艺。以单向拉伸试验获取的AZ31B镁合金板材真应力—应变曲线和颗粒材料性能试验构建的介质线性Drucker-Prager本构模型为基础,采用有限元法对板材拉深成形进行热力耦合数值模拟并进行试验验证,研究压边力、压边间隙和温度对板材拉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压边间隙和压边力联合控制比单纯控制压边力或是压边间隙更能有效地提高板材拉深性能;AZ31B镁合金板材在拉深过程中对温度有较强敏感性,板材变形温度为250~300℃,颗粒介质与其温差100~150℃时,板材达到最佳拉深性能;颗粒介质能够对工件筒壁部位提供轴向摩擦力,该摩擦力能有效提高材料拉深性能并保证板厚的均匀性,这是SGMF工艺的优势所在。
曹秒艳赵长财董国疆
关键词:AZ31B镁合金数值模拟
共7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