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肿瘤研究所

作品数:28 被引量:242H指数:7
相关作者:李雯李小青尼春生黄建英更多>>
相关机构:嘉兴学院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统计系嘉兴学院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肿瘤
  • 8篇细胞
  • 6篇乳腺
  • 6篇腺癌
  • 5篇血管
  • 5篇血管生成
  • 5篇乳腺癌
  • 4篇血管生成拟态
  • 4篇免疫
  • 4篇肠癌
  • 3篇蛋白
  • 3篇凋亡
  • 3篇组织芯片
  • 3篇基因
  • 3篇分子
  • 3篇大肠
  • 3篇大肠癌
  • 2篇蛋白质
  • 2篇蛋白质组
  • 2篇蛋白质组学

机构

  • 28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市中心妇...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武警医学院附...
  • 1篇嘉兴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武警医学院
  • 1篇沧州市中心医...
  • 1篇天津市病理会...
  • 1篇天津市肿瘤医...
  • 1篇合肥脑科医院
  • 1篇天津市泰达医...

作者

  • 19篇孙保存
  • 14篇赵秀兰
  • 11篇张诗武
  • 6篇刘易欣
  • 5篇王欣
  • 4篇倪春生
  • 4篇古强
  • 4篇张丹芳
  • 3篇牛瑞芳
  • 3篇郝希山
  • 3篇赵楠
  • 2篇王展宏
  • 2篇刘祎
  • 2篇孙慧
  • 2篇魏熙胤
  • 2篇郭华
  • 2篇马跃美
  • 2篇臧凤琳
  • 2篇郄硕
  • 2篇史玉荣

传媒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临床与实验病...
  • 3篇天津医药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生物数学学报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2005骨与...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7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6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子遗传学技术在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分子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的活动和功能的科学.近二十年来,分子遗传学技术发展极为迅速,并对其它生物学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尽管形态学依然是诊断病理学的基础,但分子遗传学的结果已愈来愈多地参与外科病理诊断.大量文献已经证实,除癌...
孙保存
关键词:分子遗传学软组织肿瘤染色体变化基因变化
文献传递
小鼠乳腺癌中p53与bcl-2/bax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探讨p53基因和bcl-2/bax基因在乳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以小鼠乳腺癌BCML-TA299可移植模型为研究对象,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测α-干扰素(INF-α)干扰后p53基因与bcl-2/bax表达的关系。结果实验性乳腺癌BCML-TA299治疗组荷瘤鼠生存期较对照组延长,且随着时间的推延治疗组肿瘤的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肿瘤体积;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肺转移率低。对照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2.01±0.48,而治疗组中p53呈阴性表达。对照组瘤组织bcl-2蛋白表达为50.21±0.52,bax蛋白表达为12.08±0.13;治疗组瘤组织bcl-2蛋白表达为12.01±0.2,bax蛋白表达为48.19±0.57。对照组p53蛋白表达与bcl-2呈正相关,而与bax呈负相关(P〈0.05);治疗组中p53呈阴性表达,bcl-2和bax表达与对照组结果相反。结论bcl-2和bax的表达受p53调节。p53、bcl-2/bax在乳腺癌发病机制中起着较重要的作用。
刘鹏刘艳孙慧
关键词:乳腺癌P53BCL-2
组织芯片制备过程中的体会与注意事项被引量:33
2002年
孙保存张诗武赵秀兰张立华
关键词:组织芯片石蜡切片
应用端粒酶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大肠癌端粒酶活性被引量:10
2002年
孙保存刘易欣赵秀兰蔡春友阎雪燕王欣
关键词:端粒末端转移酶冷冻切片显微切片术端粒酶大肠癌
大鼠脑胶质瘤伽玛刀治疗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大鼠脑胶质瘤伽玛刀治疗的机制,初步探讨胶质瘤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发生规律。方法立体定向法制作 C6大鼠脑胶质瘤模型18只,分为实验一、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肿瘤接种后21d 行伽玛刀治疗,实验一组、实验二组照射剂量分...
王鹏方兴根潘绵顺
关键词:胶质瘤伽玛刀治疗照射剂量大鼠脑
蛋白质组学在乳腺癌研究中的应用
2007年
蛋白质组学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许多新方法也不断应用于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中,包括组织芯片、蛋白质芯片、差异显示双相凝胶电泳以及最新的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蛋白质芯片技术,这些新方法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价以及信号转导等方面都取得一定进展。
王星辉孙保存
关键词:蛋白质类乳腺肿瘤蛋白质芯片
活性炭吸附丝裂霉素C腹腔化疗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2
2005年
目的探讨活性炭吸附丝裂霉素C(MMCCH)腹腔化疗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建立人胃癌裸鼠模型,分别采取静脉注射MMC、腹腔注射水剂MMC及腹腔注射MMCCH的给药方式,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淋巴结、大网膜、血浆及腹腔液的MMC浓度,分析不同给药方法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结果MMCCH腹腔化疗可以在腹腔液、大网膜和淋巴结形成高药物浓度,并可维持24h以上,血浆药物浓度低。水剂MMC腹腔化疗可以形成短暂的腹腔液高药物浓度,但是不能在血浆、大网膜及淋巴结中形成高药物浓度。静脉MMC化疗可以在大网膜内形成短暂的高药物浓度,但是腹腔液和淋巴结药物浓度低,血浆药物浓度高。结论MMCCH腹腔化疗可以在腹腔液、大网膜和淋巴结内形成持续24h以上的高药物浓度,同时血药浓度非常低。MMCCH腹腔化疗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并可以达到淋巴化疗目的。
梁寒唐贺文郝希山孙慧李雯
关键词:腹腔化疗药代动力学血药浓度
甘草多糖的体内抑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被引量:55
2003年
目的 :探讨甘草多糖对于S 180荷瘤小鼠体内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Balb/c小鼠接种S 180肉瘤瘤株后 ,分别给予甘草多糖和对照药物 12天 ,然后处死。将荷瘤小鼠的肿瘤取出称重 ,并进行比较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HE染色对肿瘤中的bcl 2、p5 3和bax蛋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给予甘草多糖的小鼠的肿瘤明显小于对照组 ,而对照组的bcl 2和 p5 3蛋白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甘草多糖的小鼠组 ,bax蛋白的表达率则低于后者。 结论 :甘草多糖对于小鼠S 180肿瘤具有抑制作用 ,并有可能影响bcl 2、p5 3及bax基因蛋白的表达。
王忱谢广茹史玉荣张立华
关键词:甘草多糖S-180肉瘤BCL-2BAXP53
卵巢癌血液供应模式及预后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卵巢癌的血液供应模式和卵巢癌中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mimicry,VM)存在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1年1月至1999年12月临床和预后资料完整的卵巢癌组织标本84例,复习切片明确诊断后进行CD31和PAS双重染色,探讨卵巢癌的血液供应模式,并分析与其相关的临床病理意义。结果在卵巢癌组织中存在内皮依赖性血管、马赛克血管和血管生成拟态3种血液供应模式。84例卵巢癌组织中36例(42.86%)组织中观察到VM。VM组患者出现转移的比例为94.4%(34/36),高于无VM组的47.9%(23/4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卵巢癌患者VM组与无VM组的生存率,结果表明VM组患者生存率(69.4%,25/36)明显低于无VM患者(83.3%,40/48)(P=0.044)。结论卵巢癌中存在内皮依赖性血管、马赛克血管和VM3种血液供应模式,VM是卵巢癌患者预后的不利因素,有VM的患者易发生转移,预后比无VM的患者差。
王俊艳赵秀兰赵楠张丹芳张诗武孙保存
关键词:卵巢癌血管生成拟态肿瘤转移预后免疫组织化学
FLIP干扰性小RNA促进大肠癌细胞的凋亡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研究对应FLIP基因的siRNA片段对大肠癌细胞株HT-29凋亡的影响,明确FLIP在Fas介导的凋亡途径中的作用. 方法:体外培养大肠癌细胞HT-29,通过电穿孔技术将特异性siRNA片段转染入细胞,半定量RT-PCR 法判断干扰前后FLIP mRNA水平的变化,分析RNA 干扰的特异性、时效性,并比较对应不同位点的两个siRNA片段对FLIP的干扰效果.经凋亡诱导型抗体激活后,以Annexin V染色法及DNA降解片段检测分析干扰前后HT-29细胞对Fas介导的凋亡敏感性的改变. 结果:特异性siRNA片段能有效降低FLIP mRNA水平,最大干扰效率达65.02%,明显高于作为对照的非相关片段;干扰作用于转染后24 h即可出现,48 h达高峰,72 h稍有降低;对应不同位点的两个siRNA片段对FLIP均可产生干扰作用,彼此间差别不大.在诱导型抗体的刺激下,与未转染细胞相比,转染siRNA 的HT-29细胞中凋亡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增加. 结论:特异性siRNA片段可显著降低FLIP基因mRNA 的表达水平,并提高HT-29细胞对Fas介导的凋亡敏感性.以FLIP为靶点的RNA干扰技术可望成为大肠癌基因治疗的新方法.
孙保存臧凤琳牛瑞芳魏熙胤赵秀兰张诗武
关键词:FLIPHT-29细胞FAS介导凋亡敏感性电穿孔技术癌基因治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