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 作品数:58 被引量:313H指数:11
- 相关作者:周艳霞李杰梅赵坤程亮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大学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南方葡萄标准化栽培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 邓俭英梁桂东思利华万正林武鹏周艳霞李志研黄黎芳李明昌李立志黎丰志邓杰玲李秀玲闫海霞
- 该项目为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项目类别是科技成果推广与产业化示范,合同编号为201102058B,起始时间为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由南宁市泰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共同承担。项目...
- 关键词:
- 关键词:葡萄栽培技术
- 葡萄一年三熟栽培试验
- 2013年
- 为探索在南亚热带地区进行葡萄一年三熟栽培生产的现实可行性,以早、中、晚熟葡萄为试验对象,分别于4月下旬和8月下旬进行打顶和修剪处理,调查各品种的成花挂果情况以及对3茬于不同时期成熟的果实主要性状进行比较鉴定。2011年试验结果显示,在南宁市维多利亚葡萄1年可结果3茬,成熟时间分别是7月1日(第一茬果或夏果)、8月22日(第二茬果或秋果)和12月25日(第三茬果或冬果),每667㎡产量分别为970.3、308.9、152.9 kg,成花枝率分别为96.7%、62.6%、67.3%,结果枝率分别为96.7%、48.8%、36.3%;金手指葡萄1年可产果2茬,成熟时间分别是7月8日、8月26日,每667㎡产量分别为738.1、190.7 kg,成花枝率分别为100%、64.5%,结果枝率分别为100%、54.3%,金手指葡萄的三次成花枝率为75.5%,但第三茬果未能于自然落叶前成熟;美人指葡萄一年可产果2茬,成熟时间分别是8月10日、9月12日,每667㎡产量分别为544.1 kg、258.5 kg,成花枝率分别为56.7%、58.4%,结果枝率分别为56.7%、54.2%;对同一品种三茬不同时期成熟的果实品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秋果、冬果的糖度和风味明显优于夏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南宁市选择早熟品种葡萄通过打顶修剪措施处理,可实现有经济价值的一年三熟栽培,中晚熟品种可进行一年二熟栽培(部分生育期重叠的连续结果),但第二茬果和第三茬果的促花时机、促花处理方法、保果措施及肥水配套管理等仍需进一步探索改进。
- 梁桂东邓俭英李立志思利华黄黎芳李秀玲
- 关键词:葡萄一年三熟栽培
- 月季扦插繁殖的影响因子及育苗技术被引量:15
- 2013年
- 扦插是月季繁殖的主要方法。扦插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植物自身的遗传特性、母树及枝条年龄、枝条着生部位及生长发育情况、插穗留叶面积等,其次是扦插初期水分蒸发与吸收保持的平衡,以及中后期插穗呼吸作用所需要的氧气和适量水份。结合前人研究的结果,分析了影响月季扦插成活的两大因素,介绍了在桂南地区进行月季扦插育苗的主要技术要点。
- 闫海霞武鹏万正林李杰梅黄昌艳卢家仕卜朝阳邓俭英
- 关键词:月季插穗假活
- 一种采用流式细胞术快速鉴定冬瓜倍性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流式细胞术快速鉴定冬瓜倍性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A:采集幼嫩叶片,将其冲洗灭菌后加入预冷、稀释后的改良裂解液,用预先灭好菌的锋利刀片将冬瓜叶片切碎;步骤B:将切碎后的冬瓜叶片用预先用裂解液浸泡过...
- 万正林邓俭英武鹏李立志周艳霞刘朝安
- 文献传递
- 桂南地区切花月季栽培技术被引量:1
- 2011年
- 针对桂南地区切花月季生产状况,结合桂南地区特有的气候、土壤条件等,经过对切花月季进行多季栽培试验,总结了一套适合在桂南地区栽培种植的切花月季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品种选择、土壤准备、定植、温度管理、光照管理、水肥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 闫海霞邓俭英李立志邓杰玲万正林武鹏
- 关键词:切花月季栽培技术
- 火龙果不同插条长度对扦插生根及苗木质量的影响被引量:9
- 2013年
- 为了研究火龙果插条长度对扦插苗生根和苗木质量的影响,以红肉火龙果为材料,将枝蔓剪成10、20、30 cm 3种不同长度的插条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扦插20~40 d,各处理进入生根高峰期;扦插40~100 d,各处理的生根率有显著差异,20、30 cm插条生根率均高于10 cm插条;随插条长度的增加,苗木平均根重明显增加,插条长度与根重成正比;插条腐烂率的高低与插条的长短不存在相关性。对苗木质量的综合评价为:30 cm插条苗木根系发达、抽生枝蔓多且长、长势旺、质量好,其次是20 cm插条,10 cm插条较差。
- 梁桂东胡子有李立志邓俭英唐志鹏
- 关键词:火龙果扦插根重枝蔓
- 高产、优质、抗病黑皮冬瓜新品种-桂蔬一号的中试
- 李立志吴永官陆少峰邓俭英康红卫万正林武鹏思利华邓杰玲李文嘉程亮赵坤闫海霞
- 课题来源与背景:该项目是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实施期为2010至2011年。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明确了“桂蔬一号”黑皮冬瓜在不同区域的适宜播种期和种植密度;熟化了冬瓜高产制种技术和高产栽培技术;解决了新种子休眠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黑皮冬瓜制种高产栽培
- 不同药剂处理对切花月季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不同药剂对切花月季采后保鲜的效果,为进一步延长切花月季瓶插寿命,提高保鲜质量,制定合理的保鲜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月季品种玛利亚为材料,采用不同药剂对月季花枝进行保鲜处理,分别测定其瓶插寿命、鲜重变化、花朵直径、水分平衡,并分析不同药剂在切花月季衰老过程中的生理效应。【结果】与对照相比,6种药剂均可提高切花月季的瓶插寿命,不同药剂处理下最长瓶插寿命及浓度为:0.10%NaC(l18d)>50mg/L8-羟基喹啉(8-HQ)(16d)=50mg/LCA(16d)>50mg/LSA(14d)=0.5%CaCl(214d)>0.1%Vc(12d);切花的鲜重、花径、水分平衡变化与瓶插寿命密切相关。【结论】6种药剂均能延长切花月季瓶插寿命,提高切花观赏价值,其中以0.10%的Nacl处理效果最好。
- 闫海霞邓杰玲邓俭英李立志万正林武鹏
- 关键词:切花月季保鲜效果瓶插寿命
- 黑皮冬瓜同源四倍体与起源二倍体农艺性状比较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比较同源四倍体与起源二倍体黑皮冬瓜材料田间农艺性状,为优质多倍体黑皮冬瓜新品种选育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同源四倍体和起源二倍体黑皮冬瓜为试验材料,调查其田间叶、茎和主蔓分枝性能,花器官、果实及种子性状,并比较其性状差异。【结果】同源四倍体黑皮冬瓜叶宽、叶柄粗、叶厚和茎粗极显著大于起源二倍体,增幅分别达14.81%、33.07%、14.50%和16.15%;主蔓分枝减少27.13%,极显著少于起源二倍体;第一雄花开放天数比起源二倍体少2.2d,第一雌花开放天数比起源二倍体少0.6d;第一雄花开花节位平均为15.9节,比起源二倍体低6.2节,第一雌花开花节位平均为24.7节,比起源二倍体低3.7节;主蔓40节内雌花总数4.1朵/株,比起源二倍体多1.5朵/株,主蔓坐果节位平均为29.8节,比起源二倍体低6.6节;成熟雌花长度、横径和雄花花瓣比起源二倍体大;单瓜重、瓜纵径、瓜横径、肉厚、果肉硬度、肉质致密性和种腔纵径均比起源二倍体大,增幅分别达32.44%、13.95%、6.96%、15.89%、7.94%、2.22%和12.97%;单瓜种子明显变大,平均产籽量比起源二倍体少85.56%。【结论】同源四倍体与起源二倍体黑皮冬瓜材料农艺性状存在较大差异,整体性状优势明显,可作为商品种或育种中间材料用于生产。
- 万正林龙明华邓俭英武鹏刘朝安李立志
- 关键词:黑皮冬瓜同源四倍体农艺性状
- 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现状调查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了解广西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现状,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方法】2008年,调研组选取南宁市、柳州市及其郊县柳江和柳城、钦州市及其港区的国营农场、百色市及其辖县田阳和田东的农业、食品药品、检疫、畜牧水产、工商等的行政主管部门,共4个城市、5个县(区)、3个乡(镇)进行书面调研;选取1个农贸市场、1个批发市场、4个果树(蔬菜)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走访调研。2009~年,对调研结果进行补充和总结。【结果】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存在检测机构建设尚未完善,从业人员紧张、经费短缺,基层检测设施简陋、检测能力不足,快速检测结果不够稳定,不同部门之间检测结果不能实现互认,植物外源激素的检测仍是空白等问题。【建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监测网络;充实人员配备,保障工作经费;通过资格认定和计量认证;建立检测风险基金;加强标准化生产;尽快推进建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各项标准,以促进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的发展。
- 思利华陈自力邱映含莫嘉凌刘东
- 关键词: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