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精神卫生中心
- 作品数:318 被引量:1,239H指数:18
- 相关作者:班春霞郭本玉杨晓丽马长林张燕华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慢性咳嗽儿童生活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了解慢性咳嗽对6~14岁儿童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健康管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018年6-9月某二级医院儿科门诊慢性咳嗽专科就诊的110例6~14岁慢性咳嗽儿童使用莱塞斯特咳嗽量表(LCQ)及咳嗽症状评分(VCD)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研究对象的LCQ平均得分为13.314±2.185,VCD平均得分3.253±1.071,生活质量在不同性别、不同BMI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同病因、年龄、学习成绩、主要照顾者、是否参加社会保险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患儿的病程及疾病的严重程度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r=-0.200,r=-0.299,P<0.05)。结论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处于较差状态,不同病因、病程、年龄、咳嗽严重程度、学习成绩、主要照顾者、是否参加保险是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提高患儿生活质量,促进慢性咳嗽儿童身心健康。
- 金齐敏刘欢刘欢
- 关键词:生活质量调查影响因素
- 上海市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伴代谢异常情况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上海市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伴代谢异常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8月上海市11家精神专科医院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与饮酒史)及临床资料[首发年龄、病程、服用抗精神病药情况、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的代谢综合征(MS)标准对入组者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评估入组者代谢异常状况,并进行比较,分析发生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筛查36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163例患者资料不全不纳入分析。3461例患者中,各项代谢指标正常2357例(代谢正常组);1267例(36.61%)≥1项代谢指标异常(代谢异常组),其中726例(20.98%)符合MS诊断标准,临界状态378例,1项代谢指标异常125例。结论: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代谢异常及MS患病风险高。
- 甘鸿彭素芳陆峥吴彦易正辉杨道良朱光屠一敏张成芳潘丽红施冬青高存友张展星吴宇杰管晓波江海峰赵敏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代谢异常
- 参加家庭养护的残疾人心理状况调查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参加家庭养护的残疾人心理状况、社会支持程度以及与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参加家庭养护的244名残疾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性153人,女性91人;并分为青年组(18-44岁)63人,中年组(45-59岁)94人,老年组(≥60岁)87人;受教育程度:低学历(小学及以下)90人,中等学历(初中)94人,较高学历(高中及以上)60人;已婚174人,未婚59人,离异8人(3.3%),丧偶3人;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残疾人的抑郁情绪、焦虑情绪及社会支持等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调查中有抑郁情绪的156例占63.9%,各年龄段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60岁)有抑郁情绪的比例高于其他年龄组(χ^2=9.300,P=0.010);有焦虑情绪的94例占38.5%,性别不同的残疾人焦虑量表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31),女性有焦虑情绪的比例高于男性;残疾人的社会支持在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已婚残疾人得分明显高于独身的残疾人,初中及初中以上教育程度高于小学以下文化程度(t=6.242,-2.466;P=0.000,0.014),中年组得分均高于青年组和高于老年组(P=0.003)。结论:残疾人存在普遍心理问题,其中老年残疾人心理问题居多,婚姻和受教育程度是残疾人获得社会支持的重要因素。
- 沈红艳赵姣文王洪英刘燕潘海芳
- 关键词:心理残疾人抑郁焦虑社会支持
- 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及护理体会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分析相关因素并探讨针对性综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1月该院所收治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住院治疗患者17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该次研究中,176例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共计发生38例医院感染,总例次为43次,感染率为21.59%;在患者一般资料中,年龄≥60岁、女性,病程>3年、不存在自我照顾能力、体质量指数>28 kg/m^3均是影响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患者临床资料中,住院时间>30 d、住院次数>6次、接受电休克治疗均是影响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中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自我照顾能力、电击治疗等均是影响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应从以上方面着手,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综合护理,以增强病情控制,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
- 张玉琴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糖尿病医院感染综合护理措施
-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个案管理效果分析
- 目的:探讨社区个案管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理能力和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在嘉定区各街镇社区中建立个案管理制度,分别在10 个街镇随机抽取30 例在社区阳光心园康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社区个案管理、治疗、康复指导,采...
- 芮凤琴顾建芬沈静霞黄诚
- 关键词:康复期精神分裂症个案管理
- 全面触发工具在住院患者药品不良事件监测中的应用评估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全面触发工具(GTT)在医院住院患者药品不良事件(ADE)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住院病历350份,采用GTT法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各触发器信号与ADE发生的相关性。结果350份病历中至少检测到1次触发器阳性的病历为130份,触发器阳性触发率为37.14%;判定发生ADE 45份,ADE检出率为12.86%(45/350);24项触发器中有18项检测到202例次阳性触发,其中判定为ADE 57例次,触发器的阳性预测值为28.22%;ADE伤害分级集中在E级,占94.74%(54/57),未发现G、H、I级ADE;同期医院ADE自愿上报率为2.06%(168/8147),与经触发器检出的ADE检出率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GTT较自愿上报系统可发现更多的ADE,且对ADE的早期发现具有积极作用,但触发器需要进一步修正完善。
- 顾艳鲁毅刘朵高妍彭晓晔肖定洪钱芳
- 关键词:药品不良事件触发器
-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脂代谢异常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调查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脂代谢异常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进行调查。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表对235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分别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性格、病程、住院时间、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等相关资料,同时检测体质量、身高、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等相关指标。结果 235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存有脂代谢异常158例,发生率为67.2%。外向、超重、高血压及未服用阿立哌唑患者更易发生脂代谢异常(P<0.05)。外向患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均明显高于内向患者(P<0.05)。超重患者甘油三酯明显高于非超重患者(P<0.01)。高血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甘油三酯明显高于非高血压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向、超重是脂代谢异常发生的高危因素,服用阿立哌唑是脂代谢异常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脂代谢异常发生率较高,外向、超重的患者较易发生脂代谢异常,而服用阿立哌唑可降低脂代谢异常发生的风险。
- 班春霞李清伟李慧娟陈翔春孟美玲张袁杰于伟霞高存友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脂代谢异常
- 住院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躯体疾病因素分析被引量:20
- 2018年
- 目的了解住院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的情况。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表对上海市3家精神卫生中心住院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现况调查,对这些患者收集了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病程、合并躯体疾病(主要收集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器质性疾病、心脏疾病)及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等相关资料,同时还测了体质量、身高等相关指标。结果304例住院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合并躯体疾病176例(57.9%);前3位躯体疾病依次为高脂血症120例(39.5%)、高血压113例(37.2%)及糖尿病78例(25.7%)。超重及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更易合并躯体疾病(P〈0.05);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更易合并心脏疾病和糖尿病(P〈0.05);≥70岁的患者比〈70岁的患者更易合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P〈0.05);住院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合并躯体疾病与年龄≥70、超重及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有关(P〈0.05)。结论住院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躯体疾病发生率较高,以高脂血症、高血压及糖尿病常见;年龄、超重及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是其影响因素。
- 班春霞张群英李慧娟冯洁仇琦李霞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躯体疾病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精神科患者噎食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精神科患者噎食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查阅了本院2014年3月1日—2018年4月30日期间发生噎食的13例患者,运用根因分析、对策拟定和效果评价等品管手法。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精神科患者的噎食发生率从0.83%下降到0.13%,患者进食时走动或说话从62.5%下降到8.8%,患者进食时间从人均8.16 min延长到10.13 min,护士噎食风险评估正确率从45%提高到87.5%,患者对噎食知识的知晓率从37.5%提高到60%。结论品管圈活动降低了精神科患者噎食的发生率,优化了饮食发放流程,同时提高了医护人员的风险预判水平。
- 屈冬燕张玉琴刘仲礼
- 关键词:品管圈精神科患者噎食
- 精神分裂症前额叶的GABA及谷氨酸浓度异常--活体1H-MRS研究
- 陈天意王颖婵张建业许嘉乐杨志磊汪作为李瑶刘登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