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

作品数:4,727 被引量:12,636H指数:34
相关作者:杨勇朱益飞王敏刘涛张林晔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883篇期刊文章
  • 457篇会议论文
  • 19篇标准
  • 16篇专利
  • 1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53篇石油与天然气...
  • 921篇天文地球
  • 308篇经济管理
  • 104篇化学工程
  • 99篇自动化与计算...
  • 90篇环境科学与工...
  • 79篇政治法律
  • 68篇理学
  • 43篇建筑科学
  • 43篇文化科学
  • 39篇机械工程
  • 32篇电气工程
  • 31篇交通运输工程
  • 24篇金属学及工艺
  • 17篇动力工程及工...
  • 17篇医药卫生
  • 16篇一般工业技术
  • 15篇社会学
  • 11篇军事
  • 7篇电子电信

主题

  • 642篇油田
  • 521篇油藏
  • 513篇盆地
  • 386篇储层
  • 353篇凹陷
  • 291篇油气
  • 253篇稠油
  • 248篇准噶尔盆地
  • 208篇低渗
  • 195篇东营凹陷
  • 188篇页岩
  • 173篇成藏
  • 169篇低渗透
  • 164篇驱油
  • 158篇地质
  • 152篇采收率
  • 145篇勘探
  • 142篇胜利油田
  • 113篇渤海湾盆地
  • 112篇页岩油

机构

  • 4,390篇中国石化胜利...
  • 579篇中国石油大学...
  • 531篇中国石油化工...
  • 231篇中国石化
  • 157篇中国石油大学...
  • 14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06篇中国石油
  • 87篇西南石油大学
  • 74篇中国石油大学...
  • 69篇中国石油大学
  • 61篇中国科学院
  • 60篇长江大学
  • 59篇中国地质大学...
  • 40篇胜利石油管理...
  • 30篇成都理工大学
  • 24篇教育部
  • 24篇中国石化石油...
  • 2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2篇西安石油大学
  • 20篇山东科技大学

作者

  • 70篇王永诗
  • 68篇刘惠民
  • 52篇张奎华
  • 40篇林会喜
  • 39篇王军
  • 37篇曾治平
  • 36篇杨勇
  • 36篇王学军
  • 34篇王勇
  • 33篇张顺
  • 32篇王增林
  • 32篇崔传智
  • 32篇宋国奇
  • 31篇王千军
  • 30篇祝仰文
  • 30篇曹绪龙
  • 30篇李政
  • 30篇张关龙
  • 29篇刘鹏
  • 27篇王敏

传媒

  • 344篇油气地质与采...
  • 117篇石油石化物资...
  • 114篇中国石油大学...
  • 104篇断块油气田
  • 87篇内蒙古石油化...
  • 87篇科教导刊(电...
  • 83篇中国石油大学...
  • 82篇科学技术与工...
  • 77篇石油地质与工...
  • 76篇胜利油田职工...
  • 74篇内江科技
  • 71篇石油与天然气...
  • 68篇油田化学
  • 67篇石化技术
  • 65篇地质论评
  • 65篇新疆石油地质
  • 62篇石油地球物理...
  • 57篇石油实验地质
  • 54篇西南石油大学...
  • 46篇大庆石油地质...

年份

  • 13篇2025
  • 339篇2024
  • 312篇2023
  • 277篇2022
  • 326篇2021
  • 357篇2020
  • 414篇2019
  • 345篇2018
  • 336篇2017
  • 339篇2016
  • 221篇2015
  • 190篇2014
  • 241篇2013
  • 205篇2012
  • 146篇2011
  • 51篇2010
  • 38篇2009
  • 59篇2008
  • 43篇2007
  • 30篇2006
4,7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营凹陷古近系构造转换及其地质意义
(1)研究目的和范围:东营凹陷作为我国东部典型的陆相断陷盆地,古近纪经历了多期的构造运动,导致盆内构造体制发生明显转换,控制了盆地沉降、地层以及砂体展布。(2)方法、步骤和过程:(1)在构造静态解剖、构造动态演化以及应力...
邱贻博刘晓峰贾光华刘鑫金孙锡年
关键词:东营凹陷
文献传递
几项关键处理技术的保幅性分析及应用被引量:9
2012年
目前,地震资料振幅及波形信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岩性圈闭的识别和评价,对处理技术的相对保幅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的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和流程多注重以构造成像为重点,而忽略了处理方法及参数变化对地震波振幅的改造,影响了处理结果的保幅性。为此,基于实际资料和模型数据,对面波压制技术、几何扩散补偿、预测反褶积技术等几项关键处理技术的保幅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幅性更好的处理方法和流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方法和流程,面波压制、几何扩散补偿等处理环节的相对保幅性可以得到明显提高。
吕小伟钮学民
关键词:岩性圈闭反褶积面波
水平井筛管防砂完井及砾石充填防砂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在对沾18块地层砂粒度分析及分选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防砂筛管防砂实验,优选出挡砂精度为200μm的精密微孔复合筛管作为沾18水平井的防砂筛管。并对沾18块水平井完井方法、产能预测与完井方案设计进行探讨,提出了水平井造斜段注水泥筛管完井技术及其现场应用。并成功开展应用了水平井逆向砾石充填防砂技术,该技术采用砾石由油层下部向上部循环充填,能够有效消除充填过程中的砂堵,提高了砾石充填效率,释放油井产能。
王玲田云霞窦红芳
关键词:水平井筛管防砂砾石充填
油田水驱油藏注采井网失控原因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以水驱油藏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开展停产停注井引起的注采井网失控的原因研究,掌握注采井网失控单元的基本状况及特征,分析储量失控单元的形成原因,提出治理失控单元的措施方向,为提高已开发单元储量的动用质量、夯实老油田稳产基础、提高采收率提供有力的支撑。
张金铸
关键词:水驱油藏注采井网
济阳坳陷地震泵作用与新近系大油田高效形成被引量:10
2014年
依据钻井、地球化学和油藏分析等资料,通过济阳坳陷断层-扇体组合样式和不同断层-扇体组合样式地震泵作用效率差异的分析,对济阳坳陷地震泵作用与新近系大油田高效形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济阳坳陷断层-扇体配置主要形成独立断层型、断层-扇体线接触型和断层-扇体面接触型3种组合样式;在地震作用开启及高压→浮力转换驱动下,油气沿断层-扇体线接触型组合呈'活塞式'运移充注,地震泵作用效率高,独立断层型和断层-扇体面接触型组合地震泵作用效率低;济阳坳陷沾化地区普遍发育断层-扇体线接触型组合,其主要成藏期、地震泵作用期与新近系大型披覆构造圈闭定型期'三期'良好耦合,约2 Ma高效形成了孤岛油田等一批新近系亿吨级油田。
罗霞朱筱敏方旭庆林德猛
关键词:新近系
基于三维重构技术的裂缝扩展规律研究
2016年
水力压裂裂纹的起裂、贯通、扩展行为与地层应力状态、储集层岩石的岩性、颗粒结构等多重因素有关,因此常规均质模型无法准确地反映岩石参数及其裂缝扩展规律。而基于真实油藏砂岩,利用切片实验、电镜扫描探针实验、CT扫描实验等,获取准确的岩石矿物颗粒物理力学性质和孔隙(裂隙)结构信息,并通过模拟退火法进行了岩石模型的三维重构,针对数字岩心,开展了均质和非均质两种不同数值模型下的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数值模拟研究。研究表明:对模型裂缝的扩展起主要作用的是颗粒以及裂隙;水平应力差越小,裂缝起裂压力越高,裂缝扩展长度越小;通过模三维重构技术建立非均质模型的结果更有参考价值。该方法对于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机理的深入精确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肖雯
关键词:压裂模拟退火法非均质
济阳坳陷孤北潜山地质构造与油气富集规律被引量:3
1989年
济阳坳陷东北部的孤北潜山,面积60km^2,有厚约1200m 的古生代碳酸盐岩沉积,已发现5条逆断层和两个倒转背斜,这些构造的形成与郯庐大断裂的左行剪压活动有关。背斜与潜山成正地形关系,其顶部张裂隙发育,经中奥陶至中石炭世风化剥蚀,孔、洞、缝发育;潜山被生油凹陷包围,油源丰富,油气通过断面和风化壳进入潜山,形成新生古储的次生油气藏。主力产层是奥陶系顶部风化壳,油气最富集部位是孤北潜山倒转背斜中部高带。
张日华王立春杜锡勤
关键词:地质构造油气
基于人工智能的抽油机井结蜡预警方法被引量:7
2019年
针对依靠现场经验确定的清蜡周期不准确而导致蜡卡躺井的问题,开展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抽油机井结蜡预警方法研究。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方法,分析了17项油井自动采集参数与结蜡程度的关联性,确定了7项主控参数,创建了结蜡预警规则模型;将7项主控参数的合并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结蜡综合特征指标(WPSC),并利用结蜡预警规则模型产生的样本数据建立了结蜡井WPSC样本集,选用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对样本集进行训练,得到了WPSC机器学习模型,用其可以定量预测抽油机井的结蜡程度。该方法在胜利油田桩23区块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油井清蜡周期得到延长,且有效避免了蜡卡躺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人工智能的抽油机井结蜡预警方法实现了油井结蜡程度的定量化预测与预警,对精准确定清蜡时机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邴绍强
关键词:油井结蜡清蜡周期人工智能预测预警胜利油田
准西车排子地区石炭系顶不整合结构地质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
2020年
准西车排子地区石炭系是油气勘探重点层位。在单井岩心观察、样品测试和测井响应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不整合界面上下的岩矿、裂缝、地球化学及物性特征,划分出单井不整合结构。统计分析认为,早期沉积间断造成的风化作用对不整合风化壳的分布有重要控制作用,可通过岩心特征结合地球物理测井数据分析预测不整合面结构顶板的发育展布特征。且不整合结构的分布对于油气成藏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石炭系原油均属于顶板砂岩侧向输导、风化壳顶部水解层封盖、淋滤层有效储集的方式聚集成藏,在断块作用下形成相对独立的油水系统,形成一系列的断块型油藏。由此建立了石炭系顶不整合结构风化壳展布特征的识别方法,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可为类似地区石炭系油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
曾治平刘显凤
关键词:风化作用油气成藏
东营凹陷细粒混积岩发育环境及其岩相组合:以沙四上亚段泥页岩细粒沉积为例被引量:28
2020年
为了进行陆相断陷湖盆泥页岩细粒混积岩有利岩相预测,以指导页岩油气有利目标优选,综合运用岩心、薄片、全岩衍射、元素、古生物等资料,系统进行了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泥页岩细粒混积岩沉积环境恢复、岩相精细表征,揭示了沉积环境对岩相及其组合、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泥页岩细粒混积岩沉积期整体上表现为气候由半湿润向湿润转化,自下而上显示碎屑物源输入量在增加、水体水深加大、盐度降低、还原性减弱的过程;有序复杂多变的沉积环境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泥页岩细粒混积岩沉积组构复杂性,进而控制了细粒混积岩相的多样性、组合和分布规律性.建立基于"岩石组分、沉积构造、灰质结构和有机质丰度"四端元划分方案,将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泥页岩细粒混积岩划分为20类,实现了复杂细粒混积岩岩相划分;半湿润少物源条件下,浅湖强还原盐水环境主要发育膏盐、含有机质层状膏质泥岩和含有机质层状泥质灰(云)岩相组合,半深湖强还原咸水环境主要发育富有机质纹层状微晶泥质灰岩和富有机质纹层状灰质泥岩频繁互层岩相组合,半深湖强还原半咸水环境主要发育富有机质水平泥晶纹层泥质灰岩和富有机质纹层灰质泥岩频繁互层岩相组合,深湖还原半咸水环境主要发育富有机质层状泥质灰岩夹富有机质层状灰质泥岩相组合;湿润多物源条件下,深湖强还原半咸水环境主要发育富有机质层状泥质灰岩和富有机质层状灰质泥岩频繁互层岩相组合,深湖还原半咸水环境主要发育富有机质层状灰质泥岩夹富有机质层状泥质灰岩相组合.
刘惠民王勇杨永红张顺
关键词:沉积组构东营凹陷
共43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