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人民解放军92337部队

作品数:151 被引量:236H指数:7
相关作者:张涛张东俊黎潇吴世君聂永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海军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部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理学军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3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交通运输工程
  • 27篇理学
  • 23篇军事
  • 1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4篇电子电信
  • 10篇兵器科学与技...
  • 9篇电气工程
  • 9篇政治法律
  • 8篇核科学技术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天文地球
  • 4篇建筑科学
  • 3篇机械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9篇潜艇
  • 12篇水下
  • 10篇仿真
  • 8篇干部
  • 7篇作战实验
  • 6篇信号
  • 5篇数值模拟
  • 5篇网络
  • 5篇军事
  • 5篇舰船
  • 5篇航行
  • 5篇值模拟
  • 4篇水下航行
  • 4篇水下航行器
  • 4篇自适应
  • 4篇作战
  • 3篇低频
  • 3篇电力
  • 3篇调频
  • 3篇抑制方法

机构

  • 147篇中国人民解放...
  • 18篇中国人民解放...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海军工程大学
  • 5篇海军大连舰艇...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国防科技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哈尔滨工程大...
  • 3篇江苏科技大学
  • 3篇武汉第二船舶...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国防科学技术...
  • 2篇南昌航空大学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江西中船航海...
  • 1篇大连大学
  • 1篇解放军信息工...

作者

  • 22篇张东俊
  • 12篇黎潇
  • 8篇张涛
  • 8篇董金鑫
  • 8篇王天忠
  • 7篇朱广成
  • 5篇张明虎
  • 5篇王维平
  • 5篇江莲
  • 5篇杨卫东
  • 5篇张磊
  • 4篇孙忠义
  • 4篇吴世君
  • 4篇王京齐
  • 4篇张海军
  • 3篇姚景顺
  • 3篇郑孝勇
  • 3篇侯大文
  • 3篇陈贤冲
  • 3篇李运赫

传媒

  • 22篇政工学刊
  • 9篇船电技术
  • 8篇舰船科学技术
  • 6篇舰船电子工程
  • 4篇系统工程与电...
  • 3篇系统仿真学报
  • 3篇中国修船
  • 3篇海军工程大学...
  • 2篇经济技术协作...
  • 2篇声学学报
  • 2篇科技导报
  • 2篇振动与冲击
  • 2篇声学技术
  • 2篇现代雷达
  • 2篇船海工程
  • 2篇装备制造技术
  • 2篇数字技术与应...
  • 2篇江苏科技大学...
  • 2篇科技创新导报
  • 2篇科技与创新

年份

  • 4篇2024
  • 7篇2023
  • 4篇2022
  • 7篇2021
  • 11篇2020
  • 11篇2019
  • 6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 11篇2015
  • 14篇2014
  • 10篇2013
  • 15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9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1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潜艇低噪声安静操纵控制技术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为了提高潜艇的声隐身性能,除对潜艇主要噪声源进行减振降噪处理外,还需要在潜艇实际使用中应用相应的低噪声安静操艇技术.从潜艇使用出发,对潜艇噪声组成及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潜艇操艇控制系统的噪声特性,在此基础上对潜艇低噪声操艇技术进行了探讨.
王京齐杨卫东朱春景施生达
关键词:潜艇低噪声控制技术
基于潜艇声探测能力预测的感知行为决策方法被引量:3
2018年
针对作战行为对潜艇作战结果的影响较大,且难以通过传统基于指标体系的方法来寻求战法创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潜艇声探测能力预测的感知行为决策方法,用于目标搜索阶段的优化决策。首先分析了传播环境、平台特性及作战行为对声探测能力的影响;其次建立了声探测能力的形式化表达,并针对影响因素的特点建立了可实时修正的预测模型,实现行为驱动的声探测能力预测;然后建立了总体约束下的感知行为优化框架及具体优化流程;最后以要地搜反潜为例对所提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目标搜索阶段为感知行为决策提供了有效优化。
张东俊张涛王石
关键词:优化控制作战实验
一种AUV垂直面控制模型的动态辨识算法
2014年
基于无人自主潜航器(AUV)的实测试验数据,针对AUV多变量、非线性、参数时变的系统特征构建其垂直面控制模型问题,研究讨论了一种面向试验数据的搜索、聚类、模式分类和线性辨识技术相结合的模型辨识算法。首先,利用模型参数的协方差矩阵作为性能指标,对数据点进行初步聚类;然后,通过四步骤调整得到最终的数据点聚类;最后,根据数据点的聚类进行基于线性支持向量机的区间分割和子模型辨识。仿真结果表明,运用这种算法对AUV垂直面控制模型进行的辨识是有效的。
张东俊黎潇王维平
基于模态展开法的水下航行器辐射噪声远场预测方法研究
2019年
为了通过圆柱体表面离散声压或振速数据,实现对有限长圆柱壳体的辐射声场预测,提出“基于模态展开法的声场预测”算法。该算法将介质中有限长圆体的径向振动用轴向及周向模态表示,并建立各阶模态与全息面之间的传递函数矩阵,通过匹配全息面声压或振速来确定各阶模态系数;在此基础上,少量远场声压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意义下的参数匹配,获取最优的轴向及周向模态阶数,最终实现辐射声场的预测;通过点声源、圆柱体模型及船舶模型的数值仿真及消声室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与圆柱统计最优近场声全息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在全息孔径以外不会出现周期性虚像,适用于有限长圆柱体的辐射声场预测。
周思同帅长庚杨家轩
关键词:统计最优近场声全息
充分发挥军人委员会的职能作用
2008年
日前,通过听取汇报、现场提问、查看文书登记、问卷调查和召开不同层次座谈会等形式,对一些基层单位军人委员会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总的感到,大多数基层军人委员会活动的状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卫德祥
关键词:问卷调查
某型机载雷达BIT故障信息的建模仿真
2013年
采用VC++语言开发,较好地实现了机载雷达BIT产生故障信息的建模仿真.将模糊隶属度方法引用到雷达故障生成模型中,以贴近实际雷达自检故障产生的相关性来模拟故障生成.根据雷达高低优先级故障的操作措施和显示门限不同将产生的故障在雷达显控台上显示出来,结合链表软件设计雷达显示页面信息,并应用到雷达模拟器中,仿真效果良好.
董华范凤英初晓军胡双雄
关键词:机载雷达信息显示
基于复合控制器的并网光伏逆变器控制系统被引量:1
2014年
文章在分析PI控制器和准PR控制器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准PR+PI的复合控制器,设计了一种新型两级式并网光伏逆变器控制系统。在该控制系统中,电流内环采用准PR控制器实现正弦参考量无静差跟踪,电压外环采用复合控制器实现直流量无静差跟踪,该控制系统在Simulink下仿真结果表明:新型双环控制系统可以使系统高功率因数运行,实现了对基波正弦量的无静差跟踪,有效抑制母线电压二倍频分量对并网电流的影响,提高并网电流质量。
牛中伟赵莉华陶振伟梁勇傅伟何祥龙雷晶晶
关键词:并网逆变器母线电压PI控制
基于潜艇声探测能力预测的感知行为决策方法
针对作战行为对潜艇作战结果的影响较大,且难以通过传统基于指标体系的方法来寻求战法创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潜艇声探测能力预测的感知行为决策方法,用于目标搜索阶段的优化决策.首先分析了传播环境、平台特性及作战行为对声探测能力的...
张东俊张涛王石
关键词:潜艇声探测
一种基于声起伏特性的水面干扰抑制方法被引量:1
2016年
利用水面目标和环境噪声起伏较大,而水下目标的声信号起伏较小的特性,可以有效抑制水面干扰,提高水下目标的检测概率。对于单基元频谱分析采用非线性滤波器,进而针对阵列信号处理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滤波的连续时间方位历程水面干扰抑制方法。最后,对Swell96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单基元信号处理结果表明,振幅非线性滤波器和复声压非线性滤波器对于稳定线谱的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增益可达15 d B和30 d B;阵列信号处理结果显示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抑制水面声源的航迹,提高水下声源的发现概率。
付留芳赵国君张大伟章新华
关键词:水声
基于分布估计算法的战能转化控制方法被引量:2
2018年
针对传统作战实验方法游离作战进程之外,没有依据战争的动态博弈特性探究战争规律,导致难以有效揭开战争迷雾、获取制胜机理,本文提出基于战能控制的作战实验方法。面向动态能力表达,建立了作战行为、装备系统、作战能量之间的关系;面向作战能量控制,构建了反映作战行动阶段性、递进性、目的性、并行性的积蓄-感知-传递-转化战能环,设计了效果、幅值、时间、相位、密度、斜率为一体的战能转化系数以标识作战潜能;将分布估计算法引入到战能优化控制中,依据战能环进行优化阶段划分、行为编码设计,基于战能转化系数进行个体产生方式设计。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在优化效率和效果上都要优于传统方法,能够更加有效地推动作战实验开展,为形成战法训法提供量化分析手段。
张东俊黎潇吴红王石
关键词:作战实验分布估计算法动态博弈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