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作品数:3,179 被引量:27,126H指数:66
相关作者:郭天财李潮海韩锦峰高致明张红瑞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86篇期刊文章
  • 237篇会议论文
  • 9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59篇农业科学
  • 222篇生物学
  • 133篇医药卫生
  • 104篇文化科学
  • 81篇轻工技术与工...
  • 4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0篇经济管理
  • 18篇自动化与计算...
  • 16篇化学工程
  • 14篇理学
  • 4篇语言文字
  • 3篇天文地球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矿业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846篇玉米
  • 660篇小麦
  • 383篇基因
  • 292篇土壤
  • 280篇烤烟
  • 255篇性状
  • 206篇胁迫
  • 160篇籽粒
  • 149篇冬小麦
  • 120篇烟叶
  • 119篇叶片
  • 113篇杂交
  • 113篇夏玉米
  • 108篇栽培
  • 103篇根系
  • 100篇氮素
  • 97篇植物
  • 96篇水分
  • 89篇自交
  • 88篇氮肥

机构

  • 3,132篇河南农业大学
  • 261篇河南省农业科...
  • 72篇福建农林大学
  • 42篇中国农业大学
  • 39篇中国农业科学...
  • 38篇河南科技大学
  • 38篇郑州大学
  • 32篇中国科学院
  • 31篇河南中医药大...
  • 30篇河南省烟草公...
  • 27篇周口师范学院
  • 26篇南京农业大学
  • 24篇北京中医药大...
  • 24篇开封县棉花办...
  • 22篇郑州牧业工程...
  • 22篇河南农业职业...
  • 21篇中国科学院遗...
  • 21篇信阳农林学院
  • 20篇浙江大学
  • 20篇河南师范大学

作者

  • 217篇李潮海
  • 156篇马新明
  • 136篇高致明
  • 128篇张红瑞
  • 115篇李玉玲
  • 110篇许自成
  • 105篇陈彦惠
  • 99篇杨青华
  • 92篇刘天学
  • 92篇张重义
  • 89篇汤继华
  • 89篇崔党群
  • 87篇熊淑萍
  • 80篇韩锦峰
  • 80篇马宗斌
  • 77篇詹克慧
  • 76篇李伶俐
  • 72篇宫长荣
  • 70篇赵全志
  • 65篇林同保

传媒

  • 372篇河南农业大学...
  • 233篇河南农业科学
  • 152篇麦类作物学报
  • 149篇玉米科学
  • 127篇作物学报
  • 127篇中国农学通报
  • 115篇中国农业科学
  • 99篇华北农学报
  • 79篇安徽农业科学
  • 49篇分子植物育种
  • 38篇生态学报
  • 38篇植物生理学通...
  • 29篇中国烟草学报
  • 28篇植物营养与肥...
  • 27篇西北植物学报
  • 27篇江西农业学报
  • 26篇浙江农业科学
  • 25篇应用生态学报
  • 25篇河南科学
  • 24篇中国中药杂志

年份

  • 7篇2024
  • 104篇2023
  • 125篇2022
  • 113篇2021
  • 93篇2020
  • 114篇2019
  • 132篇2018
  • 139篇2017
  • 138篇2016
  • 116篇2015
  • 110篇2014
  • 107篇2013
  • 124篇2012
  • 132篇2011
  • 180篇2010
  • 204篇2009
  • 215篇2008
  • 204篇2007
  • 159篇2006
  • 149篇2005
3,1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金属汞在玉米不同组织内积累差异性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玉米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汞并积累在食用部分,通过食物链威胁动物及人类健康。为研究玉米对重金属汞的吸收、积累的基因型差异,筛选玉米重金属汞低积累品种,以230份遗传多样性丰富的优良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分别对2个环境下玉米不同组织内重金属汞的积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均达到显著水平;不同组织中汞含量从大到小排序为:叶片>苞叶>茎秆>穗轴>籽粒;同时鉴定出一批汞低积累材料。该研究结果可为玉米汞低积累品种的选育及相关遗传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材料基础。
王丹丹李卫华郭海平刘坤闫鹏帅付忠军谢惠玲白琪林
关键词:
农业院校中药学专业校外生产实习模式探索被引量:2
2019年
虽然农业院校中药学专业有着与医药类院校中药学专业的共性,但更主要的是体现了自己的特色,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以“中医药理论”为主线的课程和以“药用植物生产”为主线的课程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既具有中医药思维,又具有科学思维。根据农业院校中药学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参加实习的学生必须深入生产第一线,亲自参加中药材的育种、栽培、采收、加工、质量分析等生产环节,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中,圆满完成生产实习任务,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项中药材的专题研究。
张红瑞李贺敏杨静张义珠黄勇周艳高致明
关键词:药学专业植物生产农业院校校中专业培养目标
爆裂玉米膨爆特性的遗传及杂交种选育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2001年
综述了爆裂玉米膨爆特性的遗传及其与穗粒性状的相关性、爆裂玉米的育 种方法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爆裂玉米的膨爆特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 状,与籽粒产量及大多数穗粒性状呈显著负相关。通过不同爆裂玉米间相互杂交及其与 普通玉米杂交、回交或长期的轮回选择,可有效地聚集分散在不同材料、不同个体中的 优良性状和有利基因,显著提高育种效果。
李玉玲
关键词:爆裂玉米膨爆特性育种杂交种选育
玉米新品种伟科702适宜种植密度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为确定玉米新品种伟科702的适宜种植密度,对不同种植密度下伟科702的植株性状、果穗性状和产量进行了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伟科702的株高、穗位高变化不大,倒伏率、空秆率和秃尖长度增加,茎粗变细;行粒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降低。试验表明,在一般肥力水平下,伟科702种植密度为6.75万~7.20万株/hm2,在中高等肥力水平为7.20万~7.65万株/hm2。
董朋飞张竞元苌建峰李潮海杨春玲张中伟胡徐来张国辉康广华焦学俭袁倩倩邓非凡沈向磊
关键词:玉米种植密度
不同栽培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播期,设6月10日(T1)、6月17日(T2)和6月24日(T3);副区为种植密度,设60000株/hm^(2)(D1)、75000株/hm^(2)(D2)和90000株/hm^(2)(D3)3个密度;副副区为氮肥用量,设0 kg/hm^(2)(N0)、180 kg/hm^(2)(N1)、270 kg/hm^(2)(N2)和360 kg/hm^(2)(N3)。研究播期、种植密度、氮肥用量对黄淮南部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贡献率,明确黄淮南部夏玉米适宜栽培模式。结果表明,播期、种植密度、氮肥用量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均存在极显著影响。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及转运量、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辐射利用效率、热量利用效率)总体上均随播期的后移而降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以氮肥用量270 kg/hm^(2)时最高。与6月24日播种搭配种植密度60000株/hm^(2)、氮肥180 kg/hm^(2)处理相比,6月10播种搭配种植密度90000株/hm^(2)、氮肥270 kg/hm^(2)处理的产量、氮肥偏生产力、辐射利用效率和热量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01.5%、34.2%、116.6%和97.4%,而6月17日播种搭配种植密度90000株/hm^(2)、氮肥270 kg/hm^(2)处理产量、氮肥偏生产力、辐射利用效率和热量利用效率分别提高90.6%、26.6%、100.0%和87.2%。播期、种植密度、氮肥用量对夏玉米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贡献率不同,以氮肥用量的贡献率最大,播期的贡献率最小。综上,黄淮南部夏玉米宜6月中上旬播种,同时搭配种植密度90000株/hm^(2)、氮肥270 kg/hm^(2)。
陈艳吴健马海彬杨丽刘迎雪李成玉刘天学李潮海赵亚丽
关键词:夏玉米播期种植密度氮肥用量
不同基因型烤烟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间的相关和通径分析被引量:52
2009年
通过对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含量的相关分析,发现总糖与类胡萝卜素类呈显著正相关,总氮与类胡萝卜素类呈显著负相关,烟碱与类胡萝卜素类呈极显著负相关;钾与棕色化产物类呈极显著正相关,总氮和烟碱与棕色化产物类呈极显著负相关;总氮和钾与茄酮呈显著正相关,烟碱与茄酮呈极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烟碱、总糖和钾对类胡萝卜素类、棕色化产物类和茄酮的直接影响最大;常规化学成分经蛋白质对类胡萝卜素类的间接影响最大,烟碱对棕色化产物类和茄酮的间接影响最大。协调好化学成分,有利于提高香气物质的含量。
赵铭钦赵辉王文基卢叶刘云
关键词:化学成分致香物质通径分析烤烟
胚乳特异sbeⅡa启动子在小麦中的评价及特性分析被引量:10
2004年
淀粉的合成是一个复杂的生化过程。sbeⅡa基因是淀粉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基因之一,在小麦籽粒成熟过程中对淀粉,尤其对支链淀粉的生物合成调控起重要作用。为了解sbeⅡa基因的调控机理及其胚乳特异表达特性,利用APCR方法克隆了sbeⅡa启动子3094 bp片段,并对该片段进行测序,同时利用GUS瞬间表达体系对sbeⅡa启动子序列进行不同片段的功能缺失研究。研究结果表明,3094 bp序列(存在于sbe.g融合体中)具有稳定的启动子活性,而5'或3'缺失体的启动子活性明显降低。在sbeⅡa启动子中间缺失体中,一些缺失体仅有微弱活性,但sbe.e在缺失-1579—1210 bp片段情况下,却具有比sbe.g(含启动子全长序列)还要高的启动子活性,研究初步证明,一些固定序列(motifs),如-300 bp因子、G盒以及醇溶蛋白盒(Prolamin box)等作为正调控因子在决定启动子胚乳特异表达模式中是必需的,而且在-1579—1210 bp片段中也存在一些负调控因子或固定序列。在瞬间表达检测体系中,小麦胚乳组织年龄对检测结果有着重要影响。
苗红梅Fleming Joy E吕德彬韩锦峰
关键词:淀粉分支酶启动子分析小麦基因克隆
河南省小麦品种(系)的品质状况及演变规律被引量:16
2017年
为了解河南省不同时期育成的小麦品种(系)的加工品质状况,选取河南省1980年以来审定或种植的176份小麦品种(系)进行品质性状检测。结果表明,供试材料面粉的蛋白质含量在7.53%~15.34%之间;湿面筋含量在26.70%~46.00%之间;微量SDS沉淀值在6.66~31.05 mL之间;面团稳定时间在1.00~29.90min之间,平均值为4.63min。弱筋材料(稳定时间≤2.5min)为63份;中筋材料(2.5min<稳定时间<7.0min)为80份;强筋材料(稳定时间≥7.0min)只有33份,占总数的18.75%。1980-2002年审定品种(系)的稳定时间平均值为4.35min,2003-2008年的为4.41 min,而2009-2014年的为5.73min,2015年、2016年和正参加河南省区试的为3.95min,表明近年来河南省审定的小麦品种仍以中、低筋为主,但2002年以后审定的优质品种数目明显增多。对优质品种(系)的系谱分析发现,大多数优质品种为小偃号(小偃6号及其姊妹系)的后代,推测小偃号是河南小麦的主要优质源。此外,发现和面仪参数如峰值时间、峰高、尾宽等原参数及其组成的复合参数与粉质仪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粉质质量指数等参数均有很好的线性相关关系,表明可以用和面仪检测育种材料的品质状况。综上所述,随着20世纪末对小麦品质需求的不断提升,河南省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的进程大大加快,小麦品质得到显著改良,小偃6号作为重要的优质源在优质新品种的选育中起着骨干作用。
朱保磊谢科军薛辉孙家柱刘冬成张爱民詹克慧
关键词:河南小麦
玉米子粒灌浆及种子萌发特性的粒位效应研究被引量:29
2005年
对粒重不同的2个纯合稳定普通玉米自交系及其正反交当代果穗上、中、下不同部位子粒的灌浆进程及成熟种子的电导率和萌发特性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部位子粒百粒重均表现为下部>中部>上部,杂交当代的百粒重高于母本自交系;子粒灌浆速率的高低和有效灌浆期的长短是导致不同材料及不同部位子粒百粒重差异的主要原因。②中部子粒的电导率小于上、下部子粒,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生长指数、贮藏物质消耗率和运转率大于上、下部子粒。种子萌发及幼苗特性的一致性也与粒位效应有关。
李玉玲台国琴
关键词:玉米子粒灌浆种子萌发特性粒位效应
不同覆盖措施对烤烟生理特性及经济性状的影响被引量:31
2007年
试验研究了4种不同覆盖措施下植烟土壤地温、烤烟叶绿素含量、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异。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覆盖秸秆处理土壤5cm和10cm处地温低于覆盖地膜处理;与全生育期覆膜、全生育期垄上覆盖秸秆和旺长期揭膜培土3种处理相比,旺长期揭膜培土后垄上覆盖秸秆处理具有前期地温较高、中后期地温较低的特点,且该处理烟叶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NR)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较高,而丙二醛(MDA)含量较低,其烤后烟叶的产量、均价、产值和上等烟比例等经济性状也均高于其他处理。
许自成张婷程昌新马聪马京民
关键词:生理特性经济性状烤烟
共3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