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作品数:2,394 被引量:2,076H指数:16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37篇专利
  • 1,047篇期刊文章
  • 93篇学位论文
  • 63篇会议论文
  • 30篇标准
  • 1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38篇天文地球
  • 317篇自动化与计算...
  • 13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9篇文化科学
  • 92篇生物学
  • 88篇经济管理
  • 84篇电子电信
  • 77篇交通运输工程
  • 51篇农业科学
  • 40篇轻工技术与工...
  • 37篇理学
  • 36篇医药卫生
  • 30篇建筑科学
  • 27篇电气工程
  • 20篇石油与天然气...
  • 20篇水利工程
  • 16篇一般工业技术
  • 14篇机械工程
  • 13篇化学工程
  • 10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77篇海底
  • 137篇沉积物
  • 102篇深海
  • 75篇遥感
  • 75篇海域
  • 59篇浮标
  • 57篇雷达
  • 56篇地震
  • 56篇海底沉积
  • 56篇海底沉积物
  • 51篇海岸
  • 49篇取样器
  • 48篇声学
  • 47篇反演
  • 45篇海流
  • 43篇稀土
  • 42篇科考
  • 42篇船舶
  • 41篇图像
  • 41篇海面

机构

  • 2,383篇自然资源部第...
  • 206篇中国海洋大学
  • 111篇山东科技大学
  • 90篇中国科学院
  • 78篇中国石油大学...
  • 77篇青岛海洋科学...
  • 55篇国家深海基地...
  • 50篇青岛大学
  • 39篇中国科学院大...
  • 37篇南京大学
  • 37篇国家海洋局
  • 35篇青岛海洋地质...
  • 26篇长江大学
  • 24篇青岛科技大学
  • 24篇自然资源部第...
  • 22篇国家海洋环境...
  • 20篇国家海洋信息...
  • 18篇同济大学
  • 18篇中山大学
  • 17篇自然资源部第...

作者

  • 15篇许红
  • 14篇常凤鸣
  • 13篇丁军航
  • 12篇张杰
  • 10篇戴永寿
  • 10篇孙晗杰
  • 9篇马骁
  • 9篇李立刚
  • 9篇胡利民
  • 8篇吴爱平
  • 7篇类彦立
  • 7篇柯长青
  • 7篇王佳
  • 6篇王尽文
  • 5篇闫桂京
  • 5篇阳凡林
  • 5篇高兴国
  • 5篇苏大鹏
  • 5篇董刚
  • 5篇周兴华

传媒

  • 202篇海洋科学进展
  • 87篇海洋学报
  • 49篇海洋科学
  • 41篇海岸工程
  • 39篇海洋地质与第...
  • 39篇海洋开发与管...
  • 24篇海洋环境科学
  • 22篇海洋通报
  • 21篇海洋技术学报
  • 18篇海洋地质前沿
  • 15篇海洋与湖沼
  • 15篇中国海洋大学...
  • 12篇极地研究
  • 11篇第四纪研究
  • 11篇海洋测绘
  • 10篇海洋湖沼通报
  • 9篇中国科学:地...
  • 7篇中国环境科学
  • 7篇中国土地
  • 7篇矿物岩石地球...

年份

  • 33篇2024
  • 510篇2023
  • 513篇2022
  • 506篇2021
  • 464篇2020
  • 347篇2019
  • 10篇2018
2,3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普林斯顿海洋模式的水动力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普林斯顿海洋模式的水动力控制系统,属于新能源领域,包括用于波浪能量吸收的振荡浮子、用于驱动传动机构的双向齿条杆、用于动能传递的传动机构、联轴器、用于产生电能的发电机和用于设备安装的安装平台,所述振荡浮...
夏长水郭太安郭冉
文献传递
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海水中软骨藻酸被引量:1
2021年
软骨藻酸(domoic acid,DA)是一种由海洋硅藻产生的生物毒素,具有强烈的神经毒性,近海水环境中的DA严重威胁海洋渔业生物和人类健康,因此对近海水环境中的DA进行有效监测至关重要。该文基于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SPE-LC-MS/MS),建立了适用于海水中痕量、超痕量DA的检测方法。针对近海水生环境中DA浓度相对较高的情况下,采用在线SPE-LC-MS/MS检测模式,可减少前处理过程,提高样品的分析效率。离线SPE结合在线SPE-LC-MS/MS可实现大洋和极地海水中含量更低的DA的检测。通过对在线固相萃取条件和液相色谱、质谱条件的优化,海水样品经过滤和酸化简单处理后直接进样0.6 mL进行在线SPE-LC-MS/MS检测,DA在10.0~500.0 n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0.9992),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4.0和10.0 ng/L,并且具有较好的方法回收率(≥81.0%)和精密度(RSD≤4.2%),表明方法可用于近海海水中痕量DA的检测。通过对离线固相萃取柱的选择和酸化条件的优化,80.0 mL海水样品经离线HLB固相萃取柱富集后,进行在线SPE-LC-MS/MS检测,DA在0.3~50.0 n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0),回收率(≥69.2%)和精密度(RSD≤4.4%)较好,LOD和LOQ分别为0.1和0.3 ng/L,说明方法的灵敏度较直接进样法大幅提升,实现了海水中超痕量DA的准确测定。这两种检测方法操作简单,样品用量小,灵敏度高,可满足近海养殖区及远岸海水中DA监测的要求。
王九明陈军辉杨建勃何秀平王愉宁王保栋
关键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固相萃取软骨藻酸
海上风电工程结构安全监测体系框架设计被引量:1
2021年
文章针对海上风电工程结构安全监测的需求,在系统回顾了目前的主要监测现状及存在的监测难点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水上、水下一体化安全监测体系基础框架,阐述了主要的工作流程,重点探讨了海上风电工程安全监测中的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高程传递、多传感器集成、精密水下定位技术、水下摄像机标校、水下三维激光点云快速建模、水下桩基全景影像与点云数据匹配、多波束与侧扫声呐数据融合等关键技术,以期为海上风电工程结构设施管控、变化监控和防灾减灾提供新的应急方案和技术支撑。
常增亮马超麻德明刘杨高兴国
关键词:海上风电安全监测
黄海表层沉积物的矿物组成特征及其物源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以黄海66个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粒度、黏土矿物和碎屑矿物分析,研究了黄海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布与矿物组成特征,探讨了研究区沉积物的矿物组成特征对其物源、沉积环境的指示意义。黄海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为5.2Φ,分选较差;黏土矿物组合类型为伊利石-高岭石-蒙脱石-绿泥石,其中伊利石的含量最高,蒙脱石的含量最低;碎屑矿物(粒径为0.063~0.125 mm)平均含量为8.07%,标准偏差为4.03,分布趋势与平均粒径分布基本一致,轻矿物以石英和长石为主;重矿物以角闪石和绿帘石为主,其次是不透明矿物和片状矿物,重矿物主要集中分布于黄海南部。物源识别结果表明:黄海的东北部海域接受鸭绿江沉积物的供应;黄海北部主要为黄河源沉积物;南黄海西部沉积物主要为黄海沿岸流南下带来的现代黄河物质和再悬浮的老黄河沉积物;南黄海中部沉积物来源复杂以黄河沉积物为主,长江沉积物的供应较少。
韩宗珠王一冰孙苑高艾丽娜吴晓杨叶飘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矿物组成特征物源分析
一种基于局部特征的层次聚类算法被引量:6
2019年
聚类算法在数据挖掘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CHAMELEON算法因具有发现任意形状簇类的能力,成为一种常用算法。本文针对CHAMELEON算法在簇类内部密度存在变化时聚类效果不佳等问题,采用自适应生成近邻图、基于局部特征分割近邻图、聚合子簇等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特征与网格结构的层次聚类算法,并使用二维数据集,与不同的聚类算法进行了测试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数据分布复杂的情况下,能够得到较理想的聚类效果。
王鹏宇王国宇贾贞曹晓晓王泉斌苏天赟
关键词:层次聚类CHAMELEON算法网格结构
一种船舶压载水中活体病原菌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压载水中活体病原菌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以及霍乱弧菌的快速定性方法,能够快速定量或定性检测船舶压载水中的活体大肠杆菌、肠道球菌和霍乱弧菌,从而弥补现有检测方法耗时的缺点。本发明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检测压载水中...
李倩高伟郑立张彦超张毅然徐希媛何昌飞
文献传递
紫菜网帘定生绿藻去除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菜网帘定生绿藻去除装置,包括清除组件、清洗组件、第一供液组件和第二供液组件,所述清除组件和清洗组件沿网帘移动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清除组件包括第一箱体和设置在第一箱体内的第一导辊、第二导辊、冲洗件和摩擦件,...
韩红宾夏涛李艳宋伟王宗灵张学雷
文献传递
一种应用于海底滑坡水槽试验研究的滑坡触发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海底滑坡水槽试验研究的滑坡触发装置及方法,带凹槽底板连接底板并倾斜放置于水槽底部,模型箱放置于带凹槽可转动底板的凹槽处,带凹槽底板通过卡件连接到转动轴与轴承支撑件,实现转动功能,由绞盘、定滑轮、滑轨...
修宗祥孙永福解秋红宋玉鹏胡光海董立峰宋炳辉周其坤杜星
山东半岛东部海域悬浮体分布季节变化及其冬季输送通量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山东半岛东部近岸海域流系和水团要素季节变化显著,沉积动力环境特殊,发育有剖面形状独特的泥质沉积体。基于两个年度的夏、冬季山东半岛东部近岸海域水体温度、浊度、悬浮体浓度和海流等调查资料,分析了水团要素分布季节变化特征,并结合研究区域冬季海流和余流分布特征,计算了冬季经山东半岛东部近岸海域向南输送的悬浮体净通量。结果表明:山东半岛东部近岸海域悬浮体分布受沿岸流、黄海冷水团和黄海暖流等流系季节变化的影响存在显著季节变化。夏季,水体垂向层结和黄海冷水团均可抑制悬浮体垂向和东西向扩散。与以往的研究有所不同的是,冬季大量悬浮体可穿越沿岸流与黄海暖流形成的海流切变锋面,进入黄海暖流向北输送,海流切变锋的屏障作用会随着黄海暖流的减弱或东移而削弱。每年冬季经山东半岛东部近岸海域输送的悬浮体占渤海海峡向外海输送的悬浮体年净通量的3.22%~9.10%,冬季的悬浮体输送量较大,占冬季渤海海峡向外海输送的悬浮体年净通量的6.84%~19.38%。
王勇智张永强孙惠凤
关键词:悬浮体黄海暖流
末次冰消期以来泰国湾沉积物物源变迁的元素地球化学证据被引量:6
2020年
本文对泰国湾西部T93柱状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常微量元素测试,探讨了沉积物物源和沉积环境变迁。T93柱状样全长381 cm,底层年代约14640 cal.a B.P.,间隔10 cm取样测试,样品平均年代间隔375 a。测试结果表明,末次冰消期以来泰国湾沉积物来源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的变迁:1)14640~11700 cal.a B.P.期间,该阶段为低海平面时期的陆相沉积,沉积物为粘土质粉砂,Na、K、Ca等活跃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含量较低,Ti、Zr、Ba等含量高,表现出强烈的化学风化特征;δEu平均为0.60,(La/Yb)PAAS平均0.92,物质来源以马来半岛为主,但分异程度高,成分较复杂。2)11700~8000 cal.a B.P.期间,该阶段为海平面快速上升期的滨海沉积,沉积物主要为粘土质粉砂,粉砂组分含量开始增加,Mg和Mn元素含量大幅升高,Fe、Ti含量减少;δEu平均为0.58,(La/Yb)PAAS平均0.99,物质来源主要为马来半岛。3)8000~4000 cal.a B.P.期间,该阶段为高海平面时期的陆架沉积,沉积物包括粉砂和粘土质粉砂,Mg、Na、Ca含量明显增大,化学风化程度减弱;δEu平均为0.60,(La/Yb)PAAS平均1.08,沉积物主要来自中南半岛。4)4000 cal.a B.P.至今,该阶段为海平面稍有下降的稳定陆架沉积,沉积物主要为粉砂,沉积物元素总体稳定,现代沉积体系基本形成;δEu平均为0.62,(La/Yb)PAAS平均0.97,沉积物以马来半岛物质为主,中南半岛物质为辅,物源与现代一致。
陈禹飞乔淑卿石学法葛晨东李秋玲刘升发张颖王小静Somkiat KhokiattiwongNarumol Kornkanitnan
关键词:末次冰消期沉积物稀土元素
共23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