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
- 作品数:1,265 被引量:5,775H指数:39
- 相关作者:刘健张小庆李志忠张志华武云生更多>>
- 相关机构:国家电网公司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金属学及工艺经济管理更多>>
- 一种基于合成孔径原理的变电站噪声源分布测量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合成孔径原理的变电站噪声源分布测量方法,包括:采用一组相对位置固定的传声器组成的阵列在不同空间位置采样变电站辐射噪声场,同时固定若干参考传声器采样该变电站辐射噪声场,然后利用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参考传声器...
- 吴健耿明昕杨坤德白晓春吕平海段睿张明肖鹏雷志雄安翠翠汪勇葛春鹏
- 文献传递
- 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快速供电恢复方法
- 本发明是一种对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进行供电恢复的方法,基于启发式规则,对分布式电源进行动态孤岛划分,同时利用联络开关保障配电网供电恢复方案能够适应分布式电源的出力变化和重要用户的持续供电,使得智能配电网能够安全、可靠、经...
- 陈星莺陈旦刘健陈楷廖迎晨余昆
- 文献传递
- 300MW机组循环水泵房加药管路泄漏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宏观分析、显微组织分析、SEM扫描电镜分析、EDS能谱分析等方法,对某发电厂300 MW新建机组循环水泵房不锈钢加药管路泄漏管段进行了试验研究。在对各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之后确认,该管路泄漏失效为应力腐蚀破坏。管路所用材料的材质状况(化学成分、显微组织等)不佳,是造成应力腐蚀破坏的主要因素。
- 张兵郑准备贾向龙
- 关键词:不锈钢应力腐蚀
- 电站锅炉效率的影响因素和提高途径被引量:14
- 2009年
- 影响电站锅炉效率的主要因素是锅炉排烟温度和飞灰含碳量。从锅炉燃用煤种、炉膛和制粉系统漏风情况、给水和冷风温度、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及受热面积灰等方面分析了影响锅炉排烟热损失的因素;从煤质、炉膛氧量、煤粉细度及燃烧方式等方面分析了影响飞灰含碳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锅炉效率的措施。
- 杨国旗屈祥
- 关键词:锅炉效率排烟温度飞灰含碳量
- 750kV GIS变电站特快速暂态过电压的实测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国内外对GIS中快速暂态过电压(VFTO)进行过大量的计算研究,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但是在现场测量方面还存在很多技术障碍需要研究和攻克。本文全面介绍内部、外部陡波前过电压和瞬态外壳地电位抬高(TGPR)3种特快速暂态过电压的现场测量方法,并介绍了兰州东750 kV GIS断路器投切空线的VFTO实测结果,为今后现场特快速暂态过电压的测量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 王森李媛媛卢江平王雪松吉宏亮胡攀峰张鹏
- 关键词:KVGIS变电站特快速暂态过电压
- P91钢管道温度插座角焊缝失效原因分析及恢复处理技术
- 2006年
- 针对某火电厂连续发生数次P91钢主蒸汽、再热蒸汽管道温度插座角焊缝爆漏事故,从现场设备入手,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通过试验确定通过焊接方法进行消缺处理的工艺方案。成功地对整个主蒸汽、再热热段蒸汽管道的温度插座、压力插座角焊缝进行了恢复处理,该技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火电机组安装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雷凌波王宝林张兵
- 关键词:角焊缝P91钢
- 配电网故障定位的容错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网故障定位的容错方法,利用故障发生后配电自动化终端上报的各个开关的多相故障电流峰值和故障时刻的相关性结合零序电压判据,对上报的故障信息是否存在误报和漏报做出判断,并对存在误报、漏报的故障信息进行修正,进...
- 刘健盛万兴徐石明董新洲陈星莺王宏安
- 文献传递
- 利用次同步振荡抑制装置激发发电机组次同步振荡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的利用次同步振荡抑制装置激发发电机组次同步振荡的方法包括: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与次同步振荡抑制装置的控制器的转速采样端连接;信号发生器生成信号:Asin(wt),其中,w=2×π×f,f为预定频率,A为信号幅值...
- 武云生安万洙卓华顾强王绍德林惊涛张银山孙寿广李兴旺杨文超贾树旺肖述林孟会永何师吴思聪范巍
- 文献传递
- 复合绝缘子的内电极和均压环配置法及其复合绝缘子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改善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电位分布并控制其端部电场的方法,该方法在高压输电线路用复合绝缘子的导线侧配置内电极和均压环,杆塔侧仅配置内电极。根据该方法形成的复合绝缘子包括一个外部覆盖有伞裙和护套且两端装有金具...
- 韦加雄季斌炜刘宏森王文策何立柱王森罗勇芬朱斌张鹏李彦明惠华
- 文献传递
- 配电网极限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优化被引量:60
- 2013年
- 为了更好地发现对配电网线损影响较大的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降损措施以及为科学制定线损目标提供依据,提出一系列极限线损分析指标,包括:极限线损、截面极限线损率和截面极限降损率、无功补偿极限线损率和无功补偿极限降损率、优化变压器极限线损率和优化变压器极限降损率、三相平衡极限线损率和三相平衡极限降损率、优化运行极限线损率和优化运行极限降损率以及综合极限线损率和综合极限降损率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极限线损率和极限降损率指标的配电网降损措施优化方法。对若干实例进行了分析和优化,结果表明:所建议的指标能够反映各种因素对配电网线损的影响程度以及尚有多少降损潜力;所提出的优化方法能够得出满足要求的降损方案。
- 刘健段璟靓
- 关键词:配电网线损降损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