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作品数:2,143 被引量:13,821 H指数:45 相关作者: 洪坚平 毕如田 王曰鑫 刘奋武 卜玉山 更多>> 相关机构: 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经济管理 天文地球 更多>>
山西省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及短缺分析 被引量:11 2017年 利用山西省及所辖11个地市的耕地面积、水资源总量及农田灌溉用水量等数据,使用单位耕地面积水资源量法计算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度及当量系数,并采用Arc GIS对匹配格局及短缺状况进行可视化。结果表明,耕地资源和可供农田灌溉水量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不对称现象;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度的年际变化范围为0.120万~0.170万m3/hm2,水资源总量与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度的变化趋势相一致;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程度的空间差异较大,忻州和晋中的匹配程度较优,运城、长治、临汾、吕梁和朔州的匹配程度良好,大同和太原的匹配程度一般,晋城的匹配程度较差,阳泉的匹配程度极差;全省的当量系数为2.150,属于缺水地区,农业水土资源短缺状况的空间差异较大,其中,晋中、临汾、忻州、吕梁、大同、朔州、运城、长治和太原的当量系数大于1,为缺水地区,晋城和阳泉的当量系数小于1,为缺土地区。 孙晶华 张吴平 吴亚楠 魏强关键词:农业水土资源 匹配度 菌剂SP11和T50在不同施磷水平对豌豆营养元素的影响 2004年 在缺磷土壤上施用微生物接种剂,与对照相比,SP11可显著提高豌豆氮磷钾含量,特别是在施用难溶性磷肥时接种SP11,可使豌豆地上部含磷量增加32 6%,钾含量增加22 5%,T50在易溶性磷肥处理的土壤上接种可增加含氮量,两种菌剂(SP11和T50)都可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在本实验条件下,SP11与T50相比,是比较理想的生物菌剂。 刘卫星 洪坚平 谢英荷 张过师 贾彦博关键词:微生物菌剂 豌豆 太原市农业土壤全氮和有机质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1 2009年 利用GPS定位,2005年在山西省太原市主要农业用地采集土样1821个,分析了全氮和有机质的含量。应用传统统计学和地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按照1980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土壤全氮和有机质的平均含量均属中等水平。通过半方差函数分析,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空间相关性;它们的空间相关距离分别为122.4km和75.6km;全氮的空间变异主要受结构性因素的影响,而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是由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太原市土壤全氮含量的空间分布呈现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的趋势,而有机质的分布规律较为复杂,它们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土壤类型、海拔高度、土地利用方式和人类生产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土壤全氮与有机质的空间分布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与娄烦县、古交市当地土壤受煤粉尘污染严重以及所处地形地貌密切相关。研究揭示了在自然和社会条件十分复杂的情况下太原市土壤全氮和有机质的空间变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实现土壤肥力评价和养分资源精准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张建杰 李富忠 胡克林 张强 郭彩霞 黄元仿关键词:全氮 有机质 地质统计学 影响因素 晋中某焦化企业周边农田表土中PAHs污染特征及风险分析 被引量:6 2020年 为探讨焦化企业周边农田表层土壤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特征,以山西晋中某焦化企业周边的农田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7月在该焦化厂周边的农田内采集了8个样点的0~20 cm耕作层土壤样品,采用气质联用仪对US EPA 16种优控PAHs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了该焦化厂周边耕作层土壤中PAHs的含量、组成,并对其进行了风险分析。结果表明,16种优控PAHs含量的浓度范围为215.0~826.8 ng/g,7种致癌性PAHs的平均含量约占16种优控PAHs的39%;采样点土壤中PAHs的含量高低与其距焦化企业的距离及盛行风向有关;土壤中优势PAHs成分依次为PHE、FLA、BbF、IcdP、CHR、NAP、BghiP和PYR。研究结果可为该焦化企业周边农田土壤PAHs的污染评价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何佳璘 段永红 孙健关键词:多环芳烃 农田 污染特征 风险分析 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三方行为选择的博弈——基于承包方、农户及中介组织的分析 被引量:3 2019年 博弈理论可以对欠发达地区土地流转中承包方和农户的行为进行最优选择,中介组织作为隐性因子与承包方和农户共同成为欠发达地区土地流转中的重要经济分析要素。研究运用在政府引导下承包方和农户扩展式动态博弈模型对承包方和农户的行为选择剖析,并对承包方、农户及中介组织的行为予以经济分析。交叉博弈得出承包方与农户行为选择的最优策略集为{高价承包,中介介入后的流转价格},将博弈树转换为期望收益的博弈矩阵加以验证;利润最大化印证了欠发达地区承包方高价承包行为与中介组织设立的必要性,农户的禀赋效应影响着农户土地流转的行为选择。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中承包方高价承包时的利润回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理性农户和中介组织的长期配合方可实现三方共赢,期间政府的引导至关重要。 张琦 毕如田 陈利根关键词:土地流转 博弈理论 利润最大化 禀赋效应 膨润土和沸石对污染土壤有效镉的动态影响 被引量:9 2014年 应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膨润土和沸石对Cd污染土壤Cd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修复时期,膨润土和沸石表现出不同的修复效果,其中,在修复前期,对中低水平Cd污染土壤,膨润土和沸石都表现出良好的修复效果,对高Cd污染的土壤,膨润土的修复效果较好,沸石的修复效果较差;到修复后期,不同程度的Cd污染土壤,膨润土和沸石都表现出良好的修复效果。 赵兴杰 侯鹏程 韩旭平 程升 刘秀珍关键词:膨润土 沸石 污染土壤 对晋中市矿区土地复垦工作的思考 2010年 介绍了晋中市矿产资源优势及分布情况,结合晋中市的具体特点,探讨了矿区土地复垦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和意义,并对其未来进行了展望。 周寅生关键词:土地复垦 土地资源 新型硫酸铵肥料对土壤团聚体碳、氮含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023年 为探究不同类型缓/控释硫铵肥料对土壤团聚体碳、氮贡献率及作物生长的影响,于2020年开始田间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设置5个处理:常规尿素(AU),普通硫酸铵(AS),缓/控释硫酸铵Ⅰ型(ASN、硫酸铵+硝化抑制剂),缓/控释硫酸铵Ⅱ型(ASG、油脂包膜硫酸铵),缓/控释硫酸铵Ⅲ型(ASD、油脂-腐植酸包膜硫酸铵)。采用湿筛法对土壤进行粒径分级,分析土壤粒径组成、稳定性状况、各粒径团聚体及粉黏粒有机碳、全氮含量,并测定玉米产量。结果表明:1)ASG处理>0.250~2.000 mm粒径团聚体质量分数最高,比AU处理提高68.00%,且>0.250 mm粒径团聚体ASG处理占比最高,AU处理占比最低;2)ASG处理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0.250 mm水稳性团聚体占比(R0.25)均高于其他施肥处理,相比AU、AS处理,ASG处理的MWD、GMD和R0.25分别升高36.18%、7.62%,70.35%、26.54%和50.74%、13.37%;3)ASG、ASD处理<0.053 mm粉黏粒、0.053~0.250和>0.250~2.000 m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高于AU、AS、ASN处理,且ASD处理各粒径有机碳含量均显著高于ASG处理,而ASG处理>0.250 mm粒径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贡献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是其他施肥处理的1.46~1.59倍;4)ASN、ASG、ASD处理团聚体全氮含量均高于AU、AS处理,且大团聚体对土壤全氮贡献率中ASG处理具有显著优势,AS、ASN处理显著高于AU、ASD处理;5)与AU、AS处理相比,ASG处理玉米产量升高18.74%~28.95%,ASD处理玉米产量升高9.85%~19.30%,且产量与各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及粉黏粒有机碳含量、各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全氮含量均呈正相关。因此,新型缓/控释硫酸铵Ⅱ型(油脂包膜硫酸铵)施用于石灰性褐土有利于土壤结构稳定且可使玉米增产。 董馨宇 闫双堆 闫秋艳 郭探文 张延慧关键词:团聚体 有机碳 全氮 有机肥替代化肥氮对谷子氮素累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2025年 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是一种实现化肥减量的可持续农业生产措施。本研究于2020和2021连续2年以“沁黄2号”为供试材料,设不施氮(CK)、常量化肥氮(NPK)、有机肥替代25%化肥氮(25%M)、有机肥替代50%化肥氮(50%M)、有机肥替代75%化肥氮(75%M)和有机肥替代100%化肥氮(100%M) 6个处理,研究不同替代率对谷子产量构成和氮素吸收的影响,并分析氮素吸收调控小米米色、糊化特性和类胡萝卜素组分的效应,明确谷子生产中有机肥最佳替代率。结果表明,2年中较低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氮率显著提高了谷子植株氮素累积,但随着替代率的持续增加,植株氮素累积量呈降低趋势,最终影响谷子产量和小米品质。2020年, 25%M处理显著提高了谷子地上部氮素累积量,较NPK处理提高9.6%;2021年,25%M处理谷子地上部氮素累积量、生物量、穗粒数和产量达到最高,较NPK处理分别提高6.1%、12.0%、15.4%和12.0%。50%M处理显著影响了小米的米色、糊化特征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NPK相比,小米籽粒红绿值、橘色值、支链淀粉含量、总淀粉含量、小米糊化最终黏度、叶黄素含量、玉米黄质含量和黄色素含量的增幅分别可达6.0%、6.0%、7.4%、4.3%、7.8%、20.7%、17.4%和2.8%。但有机肥完全替代化肥降低了谷子地上部氮素吸收、地上部生物量、穗粒数及谷子产量,也抑制了小米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含量的提升。2年均表现出谷子地上部氮吸收量与小米单粒重、直链淀粉含量和小米糊化回升值呈显著的负相关。且2021年谷子地上部氮吸收量还与小米总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小米粉糊化峰值黏度和小米黄色素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小米糊化峰谷黏度呈显著的正相关。综上,施氮总量120 kg hm^(–2)下,有机肥替代25%~50%化肥氮能通过促进植株氮素的吸收,实现产量、米色、蒸煮特性及类胡萝卜素的协同提升,为谷子化肥减量和提� 王媛 许佳茵 董二伟 王劲松 刘秋霞 黄晓磊 焦晓燕关键词:谷子 氮素累积 米色 糊化特性 大同市矿区中学地表灰尘重金属粒级效应及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8 2013年 以大同市矿区6所中学的地表灰尘样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分粒径的混合样品中Pb、Cd、Cu和Zn的总量,并分别测定其>0.25mm,0.25~0.15mm,<0.15mm团聚体中4种重金属含量,采用EF法和HI法探讨灰尘重金属富集特征和评估中学生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灰尘中Cu、Zn、Pb和Cd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74.67,401.19,68.16,9.46mg/kg,均超过山西省土壤背景值及全国表层土壤背景值;Cu、Zn主要富集在粗颗粒中,而Pd和Cd在不同粒级上的富集无明显差别,4种重金属在不同粒级中富集的质量百分数均不相同;手-口摄入灰尘是重金属暴露的主要途径,4种重金属的健康风险大小顺序为Cu>Pb>Cd>Zn,大同市矿区不同功能区的6所中学的地表灰尘均不存在重金属健康风险。 郭锋 申慧芳 樊文华关键词:地表灰尘 重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