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作品数:955 被引量:3,152H指数:20
相关作者:聂长明廖力夫龙威谭倪肖新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80篇期刊文章
  • 6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0篇理学
  • 198篇化学工程
  • 107篇文化科学
  • 101篇医药卫生
  • 71篇环境科学与工...
  • 25篇核科学技术
  • 2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0篇生物学
  • 16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篇机械工程
  • 10篇电气工程
  • 8篇经济管理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农业科学
  • 6篇天文地球
  • 5篇冶金工程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建筑科学
  • 3篇政治法律
  • 2篇矿业工程

主题

  • 87篇教学
  • 76篇催化
  • 74篇分子
  • 60篇
  • 50篇离子
  • 40篇活性
  • 40篇光谱
  • 39篇纳米
  • 34篇甲基
  • 33篇荧光
  • 33篇铀酰
  • 33篇光催化
  • 31篇密度泛函
  • 31篇泛函
  • 28篇色谱
  • 27篇性能研究
  • 25篇动力学
  • 22篇衍生物
  • 22篇课程
  • 21篇原子

机构

  • 941篇南华大学
  • 34篇中国科学院
  • 25篇衡阳师范学院
  • 18篇中南大学
  • 17篇湖南大学
  • 16篇南京农业大学
  • 13篇湘南学院
  • 12篇湘潭大学
  • 11篇中南林学院
  • 10篇东华大学
  • 10篇中山大学
  • 9篇湖南工学院
  • 9篇衡阳财经工业...
  • 8篇长沙理工大学
  • 7篇湖南科技大学
  • 6篇图卢兹第三大...
  • 5篇复旦大学
  • 5篇湖南师范大学
  • 5篇核工业北京化...
  • 5篇湖南环境生物...

作者

  • 82篇聂长明
  • 80篇廖力夫
  • 61篇林英武
  • 55篇龙威
  • 55篇肖锡林
  • 52篇刘慧君
  • 48篇王榆元
  • 47篇袁亚莉
  • 46篇肖新荣
  • 45篇邓健
  • 44篇夏良树
  • 40篇王宏青
  • 39篇颜雪明
  • 38篇谭倪
  • 38篇彭国文
  • 38篇赵玉宝
  • 35篇阳鹏飞
  • 35篇贺楚华
  • 32篇刘传湘
  • 31篇邓昌爱

传媒

  • 153篇南华大学学报...
  • 50篇应用化工
  • 28篇山东化工
  • 28篇广州化工
  • 27篇广东化工
  • 20篇化工时刊
  • 18篇原子能科学技...
  • 15篇有机化学
  • 15篇核化学与放射...
  • 15篇首都师范大学...
  • 14篇南华大学学报...
  • 13篇应用化学
  • 13篇分析试验室
  • 10篇分析测试学报
  • 10篇化学进展
  • 10篇中国有色金属...
  • 9篇精细化工中间...
  • 9篇光谱学与光谱...
  • 8篇计算机与应用...
  • 7篇光谱实验室

年份

  • 1篇2024
  • 35篇2023
  • 33篇2022
  • 55篇2021
  • 27篇2020
  • 45篇2019
  • 40篇2018
  • 50篇2017
  • 55篇2016
  • 60篇2015
  • 53篇2014
  • 66篇2013
  • 50篇2012
  • 49篇2011
  • 55篇2010
  • 48篇2009
  • 23篇2008
  • 38篇2007
  • 41篇2006
  • 50篇2005
9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稀土(铕、铽)双核高分子荧光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以5-磺基水杨酸、α-噻吩甲酰三氟丙酮为小分子配体、溶液聚合法制备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共聚物(PMMA-AA)为高分子配体,合成了铕、铽双核高分子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EDTA配位滴定分析、热分析、紫外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对标题配合物的组成、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荧光光谱仪研究了其发光性能。结果表明:标题配合物中,Eu对Tb有很强的荧光猝灭作用,Tb对Eu有较强的荧光敏化作用,但Eu和Tb的荧光发射峰的位置基本保持不变。
陈仲清郭栋才李征宇舒万艮
关键词:稀土高分子配合物荧光
苯甲醇作为佛尔哈得法保护剂的研究被引量:16
2002年
提出了以苯甲醇作为佛尔哈德法间接滴定氯离子的保护剂 ,并与以硝基苯、正辛醇作保护剂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苯甲醇保护效果显著 ,对氯化银沉淀有良好的凝聚作用 ,滴定终点变色敏锐 ,易于观察 ,本法精密度及准确度均高于硝基苯法 .且苯甲醇无毒无刺激性气味 。
刘文娟李辉
关键词:苯甲醇保护剂环境保护沉淀滴定法氯离子
以硼酸三甲酯为探针分子红外光谱法测定Al_2O_3、SiO_2的路易斯碱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以硼酸三甲酯为探针分子对金属氧化物Al2O3和非金属氧化物SiO2的表面路易斯碱性进行了红外光谱研究.硼酸三甲酯可灵敏地与Al2O3和SiO2的表面路易斯碱中心作用,其红外光谱提供了Al2O3和SiO2的表面路易斯碱性强度的直接信息.
傅仕福廖力夫吕昌银汪敏李灿辛勤张慧
关键词:探针分子红外光谱法氧化硅
计算机模拟探讨磺胺分子印迹聚合体系被引量:3
2011年
磺胺主要用于抗菌消炎,但易产生耐药性.本文以磺胺(SNM)为模板,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三氟甲基丙烯酸(TFMAA)为功能单体,利用量子化学方法,采用DFT/B31YT/6-311++G**基组优化计算模板与功能单体的结构参数和能量来研究磺胺分子印迹聚合体系的不同功能单体和磺胺相互作用的强弱,结果表明,磺胺分子印迹体系的最佳功能单体为丙烯酰胺(AM).同时也计算模拟了分子印迹体系的溶剂化能大小,选择出了体系的最佳溶剂为三氯甲烷.研究结果对磺胺分子印迹的合成具有理论参考意义.
宁左云聂长明周凌云任兴业石春雨
关键词:磺胺分子印迹
3-甲基-5-苯基-(2-氟苯基)-2-吗啉醇盐酸盐的合成被引量:2
2011年
以安非他酮在人体内的活性代谢物羟基安非他酮为先导化合物,利用1-(2-氟苯基)-2-溴-1-丙酮和苯甘氨醇在NMP溶剂中反应,经胺化、环合、酸化合成得到了吗啉环上5位含苯基的新型吗啉醇类化合物.总收率70.3%,新化合物结构经IR1、HNMR、MS确证.该化合物在国内外未见报道.整个合成路线具有反应时间短,条件温和、收率高等优点.
夏岳韬肖新荣王英贾小鹏陈川
PDVT单体的电子结构与红外光谱
2013年
有机共轭聚合物在电致发光材料上有较大的应用前景。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6-311++G(d,p)水平上计算了PDVT的分子结构和电子结构,并对红外光谱、净电荷布局等进行了分析,结合前线轨道理论探讨了分子的稳定性和活性。计算结果表明PDVT分子中环状结构的共轭效应良好,其中C(26)的反应活性最高,最容易接受亲电试剂的进攻。前线轨道分析表明PDVT分子的内部环状结构对HOMO轨道做主要贡献,S原子对LUMO轨道做主要贡献,计算所得△Eg=0.489eV表明它更倾向于接受电子并具有适合的能带宽度。PDVT分子具有较小的空穴重组能,空穴载流子速率大,可作为良好的空穴传输材料。
陈奇超王巧丽龙威熊双喜
关键词:量子化学密度泛函前线轨道
超强碱负载LiCl催化剂上乙烷氧化脱氢制乙烯
<正>众多乙烷氧化脱氢(ODE)催化剂体系中,Lunsford等开发的Li-MgO(-Cl)和Wang等研究的 LiCl/SO42--ZrO2体系,因其能在高乙烷转化率下保持高的乙烯选择性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
赵玉宝袁晓红傅仕福万惠霖
关键词:氯化锂乙烷氧化脱氢乙烯
文献传递
阿昔洛韦的药理活性密度泛函研究
2013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6-311+G(d,p)基组上对阿昔洛韦进行了理论计算,对其分子构型、偶极矩、疏水参数、红外光谱、自旋密度分布和前线轨道结构进行了分析探究。结果表明,阿昔洛韦能发挥较好的抗氧化作用,其中N(3)-H活性最强。阿昔洛韦在体内极性较大的环境下,发挥很好的吸收效果,研究结果可为阿昔洛韦的药理活性提供理论指导。
高立峰熊双喜龙威
关键词:密度泛函自由基
DAPY类化合物抑制野生型HIV-1活性的QSAR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应用分子力学、半经验量子化学RM1方法优化了32个抗野生型HIV-1病毒毒株的二芳基嘧啶类(DAPYs)化合物分子结构,从分子构象模型中提取了多种参数并结合疏水性参数与指示性参数建立QSAR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回归方程显示:分子体积V的增大会降低其抑制活性,而左苯环与嘧啶环间二面角θ增大可以提高抑制活性.同时指示性参数I表明左苯环CN基团加入可以明显增加抑制活性,嘧啶环上R1位置苯基与硝基的加入可以极大降低抑制活性.
石春雨聂长明刘慧杰宁左云
关键词:HIV-1QSAR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高分子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种非接触、非破坏性的测试材料表面温度的方法,具有既能生成优质图像,又能够精确测温的特点。该技术已被广泛用于全球工业行业的过程状态检测,如电力、建筑、医疗、军事等领域,但在高分子科学的研究领域应用还较少。本文介绍了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综述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高分子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状况,包括研究材料在拉伸、冲击、疲劳过程的热效应特征,研究纤维成形过程的纺丝动力学及高分子聚合过程的反应动力学。
王孟廖云陈大俊
关键词:红外热成像技术高分子科学热效应
共9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