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昆明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作品数:1,788 被引量:6,685H指数:24
相关作者:苏毅陈克利李国斌刘志华孙彦琳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宁夏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19篇期刊文章
  • 10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31篇化学工程
  • 269篇理学
  • 248篇轻工技术与工...
  • 17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45篇农业科学
  • 141篇一般工业技术
  • 80篇机械工程
  • 61篇自动化与计算...
  • 51篇文化科学
  • 33篇建筑科学
  • 31篇医药卫生
  • 27篇电气工程
  • 26篇矿业工程
  • 2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0篇冶金工程
  • 16篇生物学
  • 13篇交通运输工程
  • 8篇电子电信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51篇催化
  • 82篇催化剂
  • 72篇纳米
  • 68篇改性
  • 63篇密封
  • 59篇卷烟
  • 57篇色谱
  • 51篇相色谱
  • 43篇干气密封
  • 41篇烟叶
  • 41篇离子
  • 40篇废水
  • 38篇动力学
  • 38篇分子
  • 37篇石膏
  • 37篇矸石
  • 36篇气相
  • 36篇煤矸石
  • 30篇炭黑
  • 29篇螺旋槽

机构

  • 1,728篇昆明理工大学
  • 59篇红塔烟草(集...
  • 55篇中国林业科学...
  • 28篇云南省化工研...
  • 25篇云南大学
  • 24篇云南烟草科学...
  • 20篇云南瑞升烟草...
  • 17篇宁夏师范学院
  • 16篇六盘水师范学...
  • 13篇云南中烟再造...
  • 12篇四川大学
  • 12篇太原理工大学
  • 1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0篇云南省烟草农...
  • 9篇西昌学院
  • 7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云南民族大学
  • 7篇攀钢集团研究...
  • 7篇西南林业大学
  • 7篇云南省烟草公...

作者

  • 152篇王亚明
  • 105篇夏举佩
  • 100篇蒋丽红
  • 96篇宋鹏云
  • 91篇陕绍云
  • 79篇苏毅
  • 77篇贾庆明
  • 66篇梅毅
  • 66篇孙彦琳
  • 62篇李沪萍
  • 62篇周新涛
  • 60篇罗康碧
  • 60篇罗中秋
  • 56篇顾丽莉
  • 55篇张弘
  • 53篇祝琳华
  • 47篇李斌
  • 47篇唐辉
  • 44篇赵文波
  • 41篇杨劲

传媒

  • 87篇硅酸盐通报
  • 85篇化工新型材料
  • 77篇化工科技
  • 66篇化工进展
  • 61篇材料导报
  • 44篇现代化工
  • 43篇应用化工
  • 35篇云南化工
  • 32篇润滑与密封
  • 32篇无机盐工业
  • 29篇食品工业科技
  • 29篇化学工程
  • 29篇昆明理工大学...
  • 27篇林产化学与工...
  • 26篇精细化工
  • 20篇高分子材料科...
  • 20篇功能材料
  • 20篇昆明理工大学...
  • 19篇光谱实验室
  • 19篇纤维素科学与...

年份

  • 5篇2024
  • 61篇2023
  • 76篇2022
  • 99篇2021
  • 84篇2020
  • 104篇2019
  • 110篇2018
  • 110篇2017
  • 113篇2016
  • 115篇2015
  • 122篇2014
  • 127篇2013
  • 109篇2012
  • 84篇2011
  • 105篇2010
  • 106篇2009
  • 86篇2008
  • 67篇2007
  • 5篇2006
  • 9篇2005
1,7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褐煤精华液对无盐及盐胁迫下小麦萌发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初步研究了褐煤精华液(brown coal distillate,BCD)溶液的组成成分及其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BCD处理小麦种子烟农19和鲁原301,在无盐胁迫和125 mmol/L NaCl胁迫条件下培养小麦3 d后测定种子发芽率、胚芽鞘的相对伸长速率、质量、渗透调节能力、丙二醛含量及胚根质量。结果显示,BCD能促进小麦种子的发芽,增加胚芽鞘和胚根的质量,提高发芽种子在盐胁迫下的渗透调节能力,降低胚芽鞘中膜脂过氧化产物的增加量。由此推断,BCD可以缓解盐对小麦萌发阶段的伤害,促进小麦种子的萌发。
马领弟秦谊朱辉张惠芬何静李顺李宝才
关键词:褐煤黄腐酸小麦盐胁迫
Ce-Fe-Zr-O/MgO整体型氧载体用于化学链部分氧化甲烷制合成气被引量:3
2015年
以Mg O为载体,采用球磨法制备了Ce-Fe-Zr-O/Mg O粉末状氧载体,进而采用挤压成型法制备了整体型氧载体。研究了两种氧载体化学链部分氧化甲烷制合成气的性能,并通过XRD、H2-TPR对氧载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粉末状氧载体中的储氧组分以Ce-Fe-Zr-O固溶体形式存在,而整体型氧载体的制备过程会导致Zr、Fe游离氧化物的形成。粉末状氧载体和整体型氧载体上均存在表面晶格氧和体相晶格氧,其中,体相晶格氧具有高选择性氧化甲烷的性能,可以将甲烷转化成CO和H2。粉末状氧载体与甲烷反应活性较高,但其存在高含量的表面氧,易导致甲烷的完全氧化。整体型氧载体上体相晶格氧占据优势,可将甲烷选择性氧化为CO和H2。氧化还原循环实验表明,粉末状氧载体在还原反应发生短时间内容易引起甲烷裂解导致产物气中的H2/CO物质的量比显著大于2.0,同时产生大量积炭,制约了其循环性能。而整体型氧载体经10次循环实验后,全程反应过程中合成气H2/CO物质的量比一直维持在2.0附近,显示了较高的循环稳定性能。
于鹤李法社祝星魏永刚郑敏王华李孔斋
关键词:化学链部分氧化合成气
基于随机森林-粒子群复合算法的精馏过程辨识
2021年
为了应对化工行业日益增长的性能需求,基于模型的控制策略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化工过程的控制与优化。精馏过程的高度非线性特点,使得其模型辨识一直是过程工业中的一个难点。文中基于精馏过程的数据特性,提出了具有良好识别度的随机森林-粒子群算法,通过将粒子群算法中的适应度函数定义为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均方误差以确定其最佳参数。最后通过Simulink-Aspen互访平台收集的数据样本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识别方法的有效性。
任嘉敏翟持杨春曦
关键词:精馏塔模型辨识粒子群算法
黄磷炉渣制SiO_(2):Tb^(3+)荧光材料及其发光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以工业废弃物黄磷炉渣为原料,用硝酸浸出得到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二氧化硅(SiO_(2))。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出荧光强度较高以及良好的光学稳定特性的SiO_(2):Tb^(3+)荧光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热重-差热分析、红外吸收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光谱等现代分析手段对荧光材料表面形貌和内部结构特征以及发光性能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SiO_(2):Tb^(3+)荧光材料为无定型结构。在激发光谱图中,377 nm(7F 6-5L 10)处有一较强的激发峰,其发射峰位于544 nm处,归属于Tb^(3+)的5D 4-7F 5特征跃迁发射,在紫外光照射下呈现明亮的绿色荧光。经过30天的材料稳定性测试,荧光强度下降速度仅为38 a.u/天,基本保持稳定,证实了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学稳定特性。
刘玉蒙马业梅苏毅李艳红
关键词:黄磷炉渣荧光材料发光性能
大学生心理保健指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评《大学生心理保健指导》
2019年
大学是一个由学生身份到社会人的一7个过渡期,是个人人格与世界观发展与完善的一个非常时期,也是个人专业学习的重要时期,多种因素的碰撞与融合导致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压力增大、交际困惑增多、就业压力变大等一些问题,从而容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年轻而有活力的优秀群体,是社会人才的输出资源库,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促进者。
冷艳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粉煤灰浸提活性激发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对粉煤灰的浸提工艺(直接酸液浸提和直接碱液浸提)、活化方式(机械活化、微波活化和马弗炉活化),以及马弗炉活化时是否添加碳酸钠助剂等进行研究,讨论粉煤灰浸提活性的激发方法.结果表明:直接酸浸或碱浸粉煤灰,其溶出率分别为4.50%和10.05%;在碳酸钠助剂存在下,马弗炉活化粉煤灰熟料的酸浸溶出率高达97.34%,较不添加碳酸钠助剂时提高73.21%;机械活化和微波活化粉煤灰熟料的酸浸溶出率均为11.00%.利用XRD,SEM和FTIR对粉煤灰原料和焙烧产物进行表征,结果显示,粉煤灰由难溶的莫来石和致密的球形颗粒等形态转变成易溶于酸的霞石相NaAlSiO_4,可进一步说明添加碳酸钠助剂的必要性和马弗炉高温化学热活化工艺的优势.对于粉煤灰的分级提取,添加碳酸钠助剂并采用马弗炉进行高温热活化,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缪应菊钱育林杨兴敏连明磊李志
关键词:粉煤灰浸提碳酸钠活化溶出率
活性炭负载[Rh(COD)Cl]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被引量:2
2018年
以氧化活性炭(OAC)为载体、自制[Rh(COD)Cl]2为活性组分,制备了负载型催化剂[Rh(COD)Cl]2/OAC(COD为1,5-环辛二烯),用XPS、N2吸-脱附、FTIR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与分析,以β-蒎烯加氢反应为探针反应,考察了载体种类、氧化剂HNO3浓度、[Rh(COD)Cl]2与OAC质量比对负载型催化剂[Rh(COD)Cl]2/OAC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优化了β-蒎烯加氢工艺条件,并测定了催化剂([Rh(COD)Cl]2/OAC)的重复使用性。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氧化活性炭为较佳载体,HNO3浓度为7.23mol/L,[Rh(COD)Cl]2与OAC质量比为1∶8.3,此时β-蒎烯转化率均值为99.94%;顺式蒎烷选择性(以只生成蒎烷计,下同)均值为88.64%;顺式蒎烷收率均值为88.59%;β-蒎烯加氢工艺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50℃,反应压力3.5 MPa,催化剂用量为β-蒎烯质量的3.5%,反应时间4.0 h,此条件下β-蒎烯转化率均值为99.88%;顺式蒎烷选择性均值为89.00%;顺式蒎烷收率均值为88.90%,[Rh(COD)Cl]2/OAC催化剂在β-蒎烯加氢反应中表现出较佳的催化活性。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后,β-蒎烯转化率仍可达89.64%,活性组分Rh的流失是造成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王红琴王亚明王亚明
关键词:Β-蒎烯蒎烷催化与分离提纯技术
燃煤烟气氨法脱硫脱硝产物结晶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燃煤烟气氨法脱硫脱硝产物中的硫酸铵和硝酸铵可以作为化肥的原料重新使用。为探讨氨法脱硫脱硝产物中硫酸铵和硝酸铵混合结晶的最佳条件,研究了搅拌转速、蒸发温度、溶液pH、是否加入晶种等因素对硫酸铵和硝酸铵混合结晶粒径的影响,得到了硫酸铵和硝酸铵混合结晶的最佳条件。对氨法脱硫脱硝产物中硫酸铵和硝酸铵的混合结晶进行了定性分析;对比了氨法脱硫产物中硫酸铵单独结晶和氨法脱硫脱硝产物中硫酸铵与硝酸铵混合结晶的晶形,结果表明硫酸铵单独结晶时的形貌要比硫酸铵与硝酸铵混合结晶时的形貌更规整。
彭健杨振张登峰
关键词:氨法硫酸铵硝酸铵
茶叶中痕量铅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7年
综述了近年来茶叶中痕量铅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从原子光谱法、分子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等方法进行了归纳和评述;展望了茶叶中痕量铅分析方法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王文元顾丽莉
关键词:茶叶痕量
载乙醇活性炭纤维在氮气氛围中微波解吸的研究
2013年
吸附了乙醇气体的活性炭纤维,采用微波辐照法进行解吸及再生得到高浓度乙醇,为回收利用印刷废气中的乙醇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研究了微波功率、辐照时间、活性炭纤维量、氮气流量等对乙醇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528 W、载气流量1.4 m3/h、活性炭纤维质量3 g、辐照时间180 s的条件下,乙醇的浓度可达到95.6%。
王晨旭王学谦宁平冯权莉
关键词:活性炭纤维解吸乙醇微波辐照
共17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