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作品数:3,240 被引量:11,540H指数:36
相关作者:段国林张思祥张浩张建军刘璇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天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857篇期刊文章
  • 354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80篇机械工程
  • 1,026篇自动化与计算...
  • 287篇理学
  • 277篇一般工业技术
  • 268篇金属学及工艺
  • 247篇交通运输工程
  • 134篇文化科学
  • 127篇电子电信
  • 96篇电气工程
  • 62篇动力工程及工...
  • 59篇化学工程
  • 57篇建筑科学
  • 55篇经济管理
  • 5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3篇矿业工程
  • 40篇医药卫生
  • 38篇航空宇航科学...
  • 30篇石油与天然气...
  • 19篇天文地球
  • 18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37篇机器人
  • 181篇仿真
  • 150篇有限元
  • 116篇汽车
  • 106篇神经网
  • 106篇神经网络
  • 95篇运动学
  • 95篇传感
  • 89篇感器
  • 89篇TRIZ
  • 89篇传感器
  • 87篇网络
  • 71篇教学
  • 71篇并联机构
  • 68篇值模拟
  • 67篇数值模拟
  • 64篇有限元分析
  • 62篇优化设计
  • 60篇移动机器人
  • 56篇振动

机构

  • 3,216篇河北工业大学
  • 142篇天津大学
  • 82篇中国汽车技术...
  • 72篇天津职业技术...
  • 59篇哈尔滨工业大...
  • 45篇南昌大学
  • 45篇天津工业大学
  • 40篇中国民航大学
  • 3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1篇河北科技大学
  • 30篇北京航空航天...
  • 29篇天津商业大学
  • 27篇天津科技大学
  • 20篇天津理工大学
  • 20篇中材装备集团...
  • 19篇清华大学
  • 19篇燕山大学
  • 17篇华东理工大学
  • 15篇重庆大学
  • 14篇天津职业大学

作者

  • 203篇张明路
  • 192篇檀润华
  • 145篇段国林
  • 115篇张小俊
  • 108篇肖艳军
  • 101篇丁承君
  • 100篇刘丽冰
  • 96篇关玉明
  • 94篇戴士杰
  • 90篇李铁军
  • 74篇李欣业
  • 71篇刘今越
  • 69篇张建军
  • 64篇张宗华
  • 63篇高楠
  • 60篇刘波
  • 58篇范顺成
  • 57篇杨泽青
  • 56篇岳宏
  • 50篇师占群

传媒

  • 40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84篇机械设计
  • 125篇机械设计与制...
  • 75篇机械工程学报
  • 72篇机床与液压
  • 65篇机械设计与研...
  • 56篇科学技术与工...
  • 55篇工程设计学报
  • 53篇制造业自动化
  • 53篇机械科学与技...
  • 46篇计算机集成制...
  • 43篇传感器与微系...
  • 41篇现代制造工程
  • 37篇仪器仪表学报
  • 29篇中国机械工程
  • 27篇煤矿机械
  • 26篇机械传动
  • 25篇激光与光电子...
  • 25篇组合机床与自...
  • 21篇微计算机信息

年份

  • 18篇2024
  • 249篇2023
  • 217篇2022
  • 227篇2021
  • 219篇2020
  • 195篇2019
  • 228篇2018
  • 200篇2017
  • 141篇2016
  • 129篇2015
  • 93篇2014
  • 101篇2013
  • 67篇2012
  • 88篇2011
  • 134篇2010
  • 112篇2009
  • 117篇2008
  • 80篇2007
  • 78篇2006
  • 91篇2005
3,2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机器人智能化研究的关键技术与发展展望被引量:13
2016年
智能机器人集成了运动学与动力学、计算机学、神经学与人工智能等学科领域的先进理论与技术,其智能化程度是国家科技水平与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文中回顾了机器人智能化研究的发展历史,探讨了对机器人智能化研究的重要性,论述了机器人智能化研究的新进展,并进一步介绍了目前机器人智能化研究应用的关键技术。最后,结合机器人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机器人智能化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展望。
张小俊刘欢欢赵少魁丁国帅
关键词:智能机器人智能发育大数据
基于博弈论的有害功能识别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为了对有害功能的事前处理提供行为决策依据,提出了基于博弈论的有害功能动态识别方法。基于TRIZ中的效应研究有害功能的形成原因并对有害功能进行分类;建立效应空间博弈模型,确定各效应的效用函数,提出一种有害功能动态识别算法;应用该方法完成ATM机纠偏模块的设计。研究表明,该方法较好地完成了有害功能的动态识别,具有一定有效性与可行性。
宋若飞曹国忠郭志斌郭志斌
关键词:博弈论效用函数
基于相位标靶的相机标定被引量:13
2018年
针对传统相机标定方法精度和灵活性不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标靶的相机标定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液晶显示屏作为相位标靶(LCD)产生红、蓝正交的正弦条纹图案,通过傅里叶变换和空间相位展开算法从一幅条纹图中得到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的展开相位图;然后将相位标靶任意摆放在相机景深范围内的几个不同的位置,建立世界坐标与像素坐标之间的精确的映射关系;最后标定相机的内部参数,并利用重投影误差评价标定结果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每个标靶位置只需采集一幅条纹图即可得到两个方向的展开相位图,与现有方法相比简化了标定步骤,并且重投影误差仅为0.042pixel。
于瑾陈超高楠张宗华
关键词:相机标定相位计算
陶瓷3D打印机结构设计与运动学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为克服现有陶瓷打印机不能连续进料的缺点以及整机质量较重、精度和稳定性不足等弊端,基于Delta结构设计出一款陶瓷打印机,并对机体位置正逆解、速度和加速度进行分析,建立位置正逆解和速度、加速度方程,将三维模型导入ADAMS软件,结合具体算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数学模型一致,打印终端在X、Y、Z 3个方向上的最大速度分别为31、18、38 mm/s,在X、Y、Z 3个方向上的最大加速度分别为30、45、45 mm/s2,验证了位置正逆解和速度、加速度数学模型的正确性,优化了陶瓷打印机打印终端的运动特性,避免打印过程中出现急停、速度突变等情况,实现了平稳打印.
丁承君吴畏朱智辉
关键词:运动学分析ADAMS仿真
基于视觉的刀具特征点识别及定位算法
2020年
为满足电荷耦合器件(CCD)相机投影测量中定位刀具特征点快速、高精度的识别要求,提出了一种改进k-余弦曲率的识别算法。采用一种固定支持领域的夹角曲率计算方法,在获取曲线转动率的同时记录其弯曲方向。将常见的刀具轮廓特征点分为LL-C型、AL-T型和AL-C型三种形式,通过特征点附近的曲率特征分析,实现对特征点的精确定位。为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利用标准轮廓样板进行仿真实验,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刀具特征点的识别及定位误差低于2个像素。
刘今越刘子欣李洋
基于信息融合的餐饮油烟监测系统设计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实时监测餐饮油烟排放状况,提高监测准确性,提出基于信息融合的餐饮油烟监测系统。终端以STM32为驱动传感器的控制中心,以MS1100传感器、MQ—7传感器、TGS2600传感器检测油烟参数(甲苯、甲醛、CO、苯类的浓度);信息处理以i.MX287处理器为计算单元,将云端计算迁移到i.MX287;油烟参数通过遗传算法优化的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融合,提高了系统效率以及监测准确率。利用SIM900A的GPRS功能,将油烟监测情况、风机净化器开关状态上传至服务器进行数据显示。测试表明:所提系统监测准确率高,能满足餐饮油烟的监测要求。
丁承君徐光鹿刘云帆贾丽臻
关键词:反向传播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信息融合STM32
含子闭环并联机构的六维控制器误差分析与补偿被引量:1
2019年
针对现有的六维控制器灵巧度不高、动态性能差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并联机构的六维控制器。为使该六维控制器获得更高的精度,对其主体机构的静态误差进行了分析。首先运用矩阵微分法建立该机构的误差模型,进而求得该机构误差传递矩阵;然后通过误差传递矩阵,进行误差分析,确定需要补偿的误差源;最后提出误差补偿技术路线,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转角误差进行补偿,结果表明,补偿后控制器精度明显提高。
李康张建军戚开诚李帅
关键词:六维控制器并联机构误差分析误差补偿
液压抓斗作业机理研究及斗体结构优化设计
侯志强刘汉光崔步安吕龙飞廖昊侯书军
张弦梁膜结构的整体静力特性研究
在以往对张弦梁结构的研究中,为了减轻问题的复杂程度并能够得到主要结构对各种荷载的反应,通常只分析张弦梁结构的“骨架”部分,而将作用在蓬盖上的外荷载直接施加到“骨架”的节点上。当蓬盖由膜材构成时,在风、雪等荷载作用下,膜体...
焦永树范慕辉叶小兵陈卫黎
关键词:张弦梁膜结构静力特性非线性有限元
文献传递
非圆截面零件数控加工中参数编程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针对非圆截面零件异型轧辊环状孔型的数控加工工艺要求,利用西门子数控系统,分析了异型轧辊环状孔型曲线的加工策略和加工过程中刀具的位置,建立了异型轧辊环状孔型曲线的数学模型,定义了R参数,并给出了参数编程方法.编程实例表明,该编程方法工作可靠,工作量小,工作效率高.为R参数编程方法在非圆截面零件数控加工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刘军田郭胜辉王立坤范顺成
关键词:参数编程数控加工
共3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