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大学药学院

作品数:4,078 被引量:18,091H指数:43
相关作者:张建黄桂华厉保秋邓树海程秀民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北京大学药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34篇期刊文章
  • 806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42篇医药卫生
  • 329篇化学工程
  • 273篇生物学
  • 218篇理学
  • 107篇文化科学
  • 69篇农业科学
  • 67篇轻工技术与工...
  • 37篇经济管理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机械工程
  • 5篇政治法律
  • 4篇建筑科学
  • 4篇社会学
  • 4篇自然科学总论
  • 3篇天文地球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电气工程

主题

  • 508篇药物
  • 354篇细胞
  • 312篇肿瘤
  • 310篇活性
  • 306篇色谱
  • 285篇制剂
  • 264篇相色谱
  • 234篇液相色谱
  • 226篇高效液相
  • 218篇高效液相色谱
  • 202篇抑制剂
  • 202篇色谱法
  • 186篇抗肿瘤
  • 177篇蛋白
  • 159篇液相色谱法
  • 159篇高效液相色谱...
  • 155篇分子
  • 139篇药理
  • 116篇基因
  • 113篇肝素

机构

  • 4,044篇山东大学
  • 200篇山东省生物药...
  • 97篇山东省千佛山...
  • 86篇山东省立医院
  • 52篇山东中医药大...
  • 50篇北京医院
  • 41篇山东新华制药...
  • 37篇山东大学第二...
  • 35篇泰山医学院
  • 33篇北京大学
  • 33篇山东省医学科...
  • 31篇山东中医药大...
  • 31篇中国医学科学...
  • 31篇山东省食品药...
  • 22篇山东泰邦生物...
  • 20篇济南市中心医...
  • 20篇山东商业职业...
  • 18篇青岛大学
  • 17篇潍坊医学院
  • 16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16篇王凤山
  • 209篇凌沛学
  • 201篇刘新泳
  • 180篇娄红祥
  • 175篇张天民
  • 174篇臧恒昌
  • 143篇翟光喜
  • 143篇徐文方
  • 131篇展鹏
  • 129篇张娜
  • 114篇黄桂华
  • 109篇张建
  • 92篇吉爱国
  • 78篇崔慧斐
  • 78篇张彩
  • 70篇邓树海
  • 68篇姬胜利
  • 67篇邵伟
  • 58篇温学森
  • 55篇韩秋菊

传媒

  • 256篇食品与药品
  • 199篇中国生化药物...
  • 172篇中国药学杂志
  • 167篇齐鲁药事
  • 123篇山东大学学报...
  • 122篇中国医药工业...
  • 96篇生命的化学
  • 91篇中国药物化学...
  • 85篇药学研究
  • 82篇药物生物技术
  • 79篇中国医院药学...
  • 75篇药学学报
  • 72篇中药材
  • 69篇药物分析杂志
  • 56篇中国新药杂志
  • 47篇中草药
  • 41篇药学教育
  • 33篇中国新药与临...
  • 29篇中国药房
  • 27篇中国免疫学杂...

年份

  • 39篇2024
  • 55篇2023
  • 61篇2022
  • 55篇2021
  • 85篇2020
  • 91篇2019
  • 103篇2018
  • 130篇2017
  • 138篇2016
  • 173篇2015
  • 222篇2014
  • 202篇2013
  • 241篇2012
  • 214篇2011
  • 288篇2010
  • 235篇2009
  • 319篇2008
  • 320篇2007
  • 304篇2006
  • 280篇2005
4,0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托氟啶的药动学特性与抗癌机制解析
本文通过动物实验和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观察氟尿嘧啶在体内达峰时较阿托氟啶滞后,且从小鼠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看,给药后氟尿嘧啶的水平超过了阿托氟啶.
张震徐文方
关键词:阿托氟啶抗癌机制
文献传递
黄芪总黄酮生物学活性作用的化学成分基础研究
目的:通过分离黄芪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Astragalus,TFA)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和分析其组合比例,探讨TFA生物学活性的作用机制. 方法:应用不同柱层析分离和光谱鉴定等技术对TFA...
汪德清田亚平向兰
关键词:黄芪总黄酮分子结构生物学活性化学成分
文献传递
注射用奥美拉唑在大鼠失血模型体内的药动学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注射用奥美拉唑在大鼠失血模型体内的药动学变化。方法:32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A组)、失血10%组(B组)、失血20%组(C组)和失血30%组(D组),每组8只。大鼠失血模型建立后,对照组和失血组分别尾静脉注射奥美拉唑(10 mg·kg-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奥美拉唑的血浆浓度,利用DAS ver 2.0程序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B组与对照组相比,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AUC0-∞)、平均滞留时间(MRT0-t,MRT0-∞)、半衰期(t1/2)、清除率(CL)、表观分布容积(V)各药动学参数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C组与对照组相比,MRT0-t、MRT0-∞、t1/2均延长(P<0.01),其余参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D组与对照组相比,MRT0-t、MRT0-∞、t1/2均延长(P<0.01),且V增大(P<0.01),其余参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当机体失血20%以上时,可能需要调整注射用奥美拉唑的给药方案,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荆俊丽陈彤张东梅闫春雷苏乐群王文奇
关键词:奥美拉唑失血药动学合理用药
医用几丁糖大鼠亚慢性全身毒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医用几丁糖是新型医用高分子材料,通过亚慢性毒性研究评价其生物学安全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周腹腔注射2次,连续13周。试验期间每周测量体重和摄食量,每日进行临床观察。试验结束进行血液学、血清生化学和30个器官组织病理组织学检查。对照组和试验组大鼠均无动物死亡,一般症状观察、摄食量、脏器比重、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大体形态及组织结构均未见异常。试验组大鼠注射后体重短暂降低。生物学检测结果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医用几丁糖有无明显毒性反应,具有良好的生物学安全性。
林晓冬程艳玲刘娜英永胡建廷
关键词:几丁糖亚慢性毒性生物学评价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7年
通过整理和归纳国内外文献,介绍乳酸-羟基乙酸(PLGA)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和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薛敏毕秀丽黄桂华
关键词:微球
GM-1对人胚胎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神经细胞的作用
2009年
目的探索外源性神经节苷脂(GM-1)对人胚胎干细胞(hESC)诱导分化成神经细胞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人胚胎干细胞(SDU-hESm-1)悬浮培养形成拟胚体(EB),EB再贴壁培养诱导分化神经细胞,分别于悬浮培养EB阶段和EB贴壁培养阶段的神经分化培养基中加入浓度为0、0.5、5、50μg/mL的GM-1,观察EB的形成,计数神经标记性抗原Nestin和β-Tubulin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含GM-1的神经分化培养基诱导生成"透亮EB",分化出Nestin和β-Tubulin阳性细胞明显多于不含GM-1培养基诱导出的神经细胞数量,不含GM-1形成的EB发黑;在悬浮培养形成EB开始加GM-1比EB贴壁培养开始加GM-1产生Nestin和β-Tubulin阳性细胞数目更多,但2个加GM-1阶段产生的神经细胞百分率均随GM-1浓度增加而增大。结论首次发现GM-1可以诱导hESC定向分化神经细胞,定向产生神经前体细胞(Nestin阳性),在hESC定向分化神经细胞的过程中,悬浮培养EB阶段加入GM-1更有利于hESC的定向分化。
高选颜军昊宦晴黄色新徐凯陈子江王磊
关键词:干细胞G(M1)神经节苷脂
微乳基质对苦参碱经皮渗透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以小鼠离体皮肤为模型,采用双室渗透扩散装置考察了微乳中不同的油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对苦参碱经皮渗透的影响。采用HPLC法,以Kromasil NH2为色谱柱、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80:10:10)为流动相测定苦参碱的经皮渗透量。结果表明,油酸对苦参碱有显著的阻碍渗透作用,故油酸不宜作为苦参碱微乳的油相。本试验优化所得的微乳处方为油酸乙酯-丁酸乙酯(4:1,w/w)4.5%,Cremophor EL35-乳化剂OP-10(1:1,w/w)23%,PEG40015%,苦参碱7.2%。
魏红付正陈龙华袁超张振
关键词:苦参碱微乳经皮渗透影响因素
抗痘病毒药物化学研究新进展被引量:2
2020年
痘病毒(poxvirus)是已知病毒粒子中最大且结构最复杂的病毒,其中对人类具有致病性的主要为正痘病毒属(Orthopoxvirus)。近年来随着对正痘病毒生物结构和复制周期的深入了解,逐渐发现了一些高效低毒的新型小分子抑制剂,有些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本文对不同靶点的痘病毒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张涛周忠霞展鹏刘新泳
关键词:痘病毒抑制剂靶点药物设计
两种布洛芬共晶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布洛芬-异烟酰胺(IBU-INA)和布洛芬-2-吡啶甲酰胺(IBU-2PA)2种布洛芬共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不同温度(32℃和40℃)下IBU-INA和IBU-2PA与BSA的猝灭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结果IBU-INA和IBU-2PA均能有效猝灭BSA产生的内源性荧光,猝灭机制属静态猝灭。32℃时,布洛芬与BSA的结合常数为1545 L/mol,IBU-INA和IBU-2PA与BS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2074 L/mol和1303 L/mol。IBU-INA和IBU-2PA与BSA的主要作用力类型为氢键和范德华力。根据Förster理论,测得IBU-INA和IBU-2PA与BSA的相互作用距离分别为1.22 nm和1.31 nm,可判断发生了非辐射能量转移。结论布洛芬形成共晶后不会影响布洛芬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范莹张帅华杨钊
关键词:布洛芬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法紫外吸收光谱法
一釜连续糖基化合成甾体皂苷及其衍生物
皂苷类化合物(saponin)是许多中草药植物的主要成分,具有良好的调节心血管活性、抗炎症、降血糖、抗肿瘤以及免疫调节等重要生物活性.例如,知母皂苷Timosaponin AⅢ (TAⅢ)是从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种分离出...
赵奕盛方敏顾国锋
关键词:皂苷化学合成抗肿瘤活性
共40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