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作品数:1,782 被引量:2,933H指数:22
相关作者:沈顺福马来平郑杰文孙微刘培更多>>
相关机构:齐鲁师范学院文学院兰州文理学院文学院白城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58篇期刊文章
  • 6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08篇哲学宗教
  • 434篇历史地理
  • 279篇文化科学
  • 273篇文学
  • 57篇经济管理
  • 46篇语言文字
  • 45篇艺术
  • 43篇社会学
  • 33篇政治法律
  • 29篇自然科学总论
  • 10篇农业科学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军事
  • 6篇天文地球
  • 6篇医药卫生
  • 3篇水利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24篇儒家
  • 118篇儒学
  • 93篇文化
  • 85篇哲学
  • 65篇民俗
  • 45篇史学
  • 43篇社会
  • 43篇文学
  • 43篇孔子
  • 42篇杜甫
  • 41篇伦理
  • 35篇主义
  • 35篇荀子
  • 32篇政治
  • 31篇生活儒学
  • 29篇学术
  • 29篇周易
  • 29篇民俗学
  • 27篇信仰
  • 27篇考论

机构

  • 1,721篇山东大学
  • 14篇齐鲁师范学院
  • 12篇青岛大学
  • 10篇曲阜师范大学
  • 8篇聊城大学
  • 8篇山东青年政治...
  • 7篇济南大学
  • 7篇山东师范大学
  • 7篇兰州文理学院
  • 6篇白城师范学院
  • 6篇河北大学
  • 6篇山东省图书馆
  • 5篇东京大学
  • 5篇宁夏社会科学...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河北工程大学
  • 4篇青岛科技大学
  • 4篇山东理工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北京语言大学

作者

  • 85篇黄玉顺
  • 46篇沈顺福
  • 37篇马来平
  • 33篇孙微
  • 32篇翟奎凤
  • 25篇王加华
  • 24篇孟祥才
  • 24篇刁统菊
  • 23篇曾振宇
  • 23篇何朝晖
  • 20篇陈峰
  • 20篇叶涛
  • 17篇王承略
  • 17篇郑杰文
  • 17篇蔡杰
  • 15篇龙圣
  • 14篇李长银
  • 14篇张士闪
  • 12篇任鹏程
  • 11篇陶冶

传媒

  • 112篇民俗研究
  • 59篇周易研究
  • 50篇东岳论丛
  • 37篇文史哲
  • 32篇孔子研究
  • 24篇杜甫研究学刊
  • 22篇衡水学院学报
  • 21篇齐鲁学刊
  • 20篇山东图书馆学...
  • 19篇济南大学学报...
  • 19篇枣庄学院学报
  • 18篇自然辩证法研...
  • 18篇管子学刊
  • 18篇山东社会科学
  • 16篇学术界
  • 15篇理论学刊
  • 15篇高等学校文科...
  • 15篇盐城师范学院...
  • 13篇山东大学学报...
  • 13篇德州学院学报

年份

  • 95篇2024
  • 147篇2023
  • 160篇2022
  • 174篇2021
  • 154篇2020
  • 62篇2019
  • 101篇2018
  • 127篇2017
  • 118篇2016
  • 117篇2015
  • 130篇2014
  • 107篇2013
  • 31篇2012
  • 22篇2011
  • 20篇2010
  • 15篇2009
  • 9篇2008
  • 16篇2007
  • 9篇2006
  • 3篇2005
1,7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古代官修书研究的一部力作——读霍艳芳博士《中国图书官修史》
2015年
霍艳芳博士的《中国图书官修史》作为一部系统全面地研究官修书的专门著作,其优长有四,即内容完备、征引宏富、结论可靠、屡有新见,填补了学术史的空白。虽然其中存在些许疏漏之处,仍不失为研究中国古代官修史乃至整个中国图书编修史的重要参考书。
江曦
关键词:文献学
神化体用论视域下的张载哲学被引量:5
2020年
体用论是张载哲学体系最为重要的方法论。张载的体用论思想具体展现为神化论,“一故神,两故化”,“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神,天德;化,天道。德其体,道其用”,这种神体、化用的思想,可以说是张载哲学的总纲领。从神化体用论来看,张载思想中长期争论的虚、气关系问题也能得到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虚气关系实际上也是一种体用关系,虚相当于神、气为化用。这种体用神化论,与玄学的有无论、佛学的色空论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儒家体用论的生生活力。“神化为天之良能”,但人可以“穷神知化”“存神过化”,因此,神化论在张载思想中也体现了本体论和工夫论的合一。导源于《易传》的神化论,经张载、王夫之的发扬光大,形成了中国哲学史上独特的神化派哲学。
翟奎凤
关键词:神化佛老
滋兰树蕙 薪火相传——纪念《杜甫研究学刊》创刊四十周年
2021年
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作为纪念这位伟大诗人的专门性学术期刊,《杜甫研究学刊》已经走过四十年的风风雨雨,出刊近150期,发表学术论文数千万字,取得了极其丰硕的研究成果,对促进杜甫研究的深入发展厥功至伟。当年成都杜甫研究学会(今四川省杜甫学会)名誉会长张秀熟先生在《草堂》(今《杜甫研究学刊》)的《发刊辞》中说。
孙微
关键词:世界文化名人杜甫研究
意志自由与社会正义:孟子“可欲之谓善”命题阐释被引量:3
2023年
孟子“可欲之谓善”是一个极其深刻的命题,它揭示了意欲与道德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揭示了意志自由与社会正义之间的关系“。欲”意味着自由意志,但主观的意志自由并不等于客观的社会自由,前者需要在实际的意志行为中才能实现。而“可”则确定了实现意志自由的条件,即符合社会正义。为此,意志行为必须遵守社会规范,即“礼”。但实际上,既有的社会规范未必是正义的。当社会规范正义时,遵守这种规范是“可欲”的道德行为,否则必将引发意欲之间的冲突,从而导致自由意志无从实现;但当社会规范不正义时,拒斥或废除这种不正义的规范而选择或建立正义的规范才是自由意志的体现,也才是“可欲”的道德行为,否则就是“同流合污”的“乡原”。重建规范的价值根据乃是正义原则,即“义”;而正义原则的内涵是博爱的精神,即“仁”。但是“仁义”并不意味着否定私欲,因为私欲也是一种自由意志,而社会正义的主旨正是为了处理自由意志之间的利益冲突。不仅如此,公域的社会规范建构恰恰出自私欲的“推扩”,即意志行为超越私域的“差等之爱”而诉诸公域的“一体之仁”,亦即在“仁义”的“推扩”中从而在正义的社会规范中实现意志自由。
黄玉顺
关键词:自由意志正义
精准育人 因群施教--高校研究生会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创新与实践被引量:6
2016年
阐述了高校研究生会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在开展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工作时,应通过研究生会对研究生实施更有针对性的自我教育,充分发挥研究生会的精准育人功能,改"漫灌"为"滴灌",区分求知、求职、矛盾、迷茫四类研究生人群,做到因"群"施教。介绍了所在学院研究生会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具体做法。
吕晓钰王敏马晓琳
关键词:研究生会研究生教育
《发现论语》商榷五则
2017年
杨润根先生的《发现论语》作为诠释《论语》的注本,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但某些注解似乎存在值得商榷之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的"知"字当训为知道、了解,而不是知识。"贤贤易色"当理解为"尊重贤人,改变容色"。"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强调的是晚辈要遵循父辈的主张、教导,针对的主体对象是晚辈,而不是父母。"后生可畏"的"后生"指年少之人,而不是指"后半生"。"小大由之"的释义是"大小事情,都遵从和谐、恰当用礼的原则"。《论语》语录体例具有广阔的诠释空间,当代学者应秉持严谨的治学态度,推动《论语》诠释学的科学发展。
钟云瑞
关键词:歧解
日藏镰仓抄本《群书治要·诗》探论
2020年
作为现存较早的《诗经》写抄本之一,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所藏的镰仓时代抄本《群书治要·诗》以选本的方式对《诗》进行摘抄节录,以一定的选取标准囊括了《诗》特定篇章的经、传、笺部分,保存了《毛诗正义》刊成之前《诗》的部分面貌。同时,作为传入日本的《诗经》抄本,其多用俗字、虚字,与其他《诗》之版本相比多有文字异同且存在传文、笺文混乱现象。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校订文字、明确传笺体例与内容,对研究特定时期内《诗》的流布情况也有一定意义。
任煜
关键词:校勘
“奠基”与“立极”——“生活儒学”视域下的中西哲学比较
2021年
用绝对唯一的"形而上者"来说明众多相对的"形而下者"是何以可能的,这在西方哲学中叫作"奠基",在中国哲学中叫作"立极"。"奠基"观念是由康德率先提出的,但事实上,从笛卡儿开始就已经在处理奠基问题了。胡塞尔第一次明确给"奠基"下了一个形式化的定义,海德尔格深化了胡塞尔的思想进而提出了双重奠基的思想。在中国哲学中,"立极"的经典理论主要有《尚书·洪范》的"立皇极"、《周易·大传》的"立太极"和周敦颐《太极图说》的"立人极"。为形而上学奠基,首先是为主体性奠基,即追问"主体性本身何以可能"。然而,中西的传统哲学都没有揭示出这一问题,真正解决这一问题的是"生活儒学":"生活本身"给出了主体性。那么,在现代性生活方式下,又当立什么极呢?本文在"生活儒学"的视域下做出一种尝试:复归于"无"——立"无"极。生活儒学有一个基本的命题:生活即存在,存在即生活。而存在即无,生活即无,即无物、即浑沌。所以,立"无"极的"无"即是存在、生活,或称之为存在本身、生活本身。因此,复归于"无"即生活儒学所言复归于生活,立"无"极即以"无"为极——以"生活本身"为极,也即回到作为大本大源的生活本身,以生活为源头活水。
陈春桂
关键词:奠基皇极太极人极生活儒学
陆象山心学的人格气象——从“堂堂地做个人”谈起
2020年
陆象山是位充满豪情的思想家,放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堂堂做人论"就折射了这一豪情,生动而传神地透现了其心学的人格气象,颇具文学的激情与想象力,以及诗意一般的感染力。陆象山人格气象背后的思想基础则是"吾心"的支撑,即由"大心"而"大我","心之体甚大,若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吾心"使我顶天立地,何不能与天地并而傲然独立于宇宙间!正本此内在的心学逻辑,所以陆象山疾呼"堂堂地做个人",并深思所做之人为何等人,又如何去做人,从而展开了一幅富有生气、锐气和人气的人学论画卷。"堂堂做人论"淋漓展现了陆象山思想的人文精神和情怀,高度表扬与赞美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自觉性,对人的前景又抱有充分而美好的想象与信心,为理学时代的儒家人学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思想镜像,也贡献了宝贵的精神资源。
马爱菊
关键词:心学
庙会献戏与村民生活的表达——以安国药王庙会为个案被引量:5
2013年
作为村落社会中"非常"态的生活事件,庙会及献戏活动更多表现为参与者对生活体悟和理解的表达。对村民来说,庙会献戏也许并非"非常"态生活的唯一表达,但对于庙会献戏来说,生活现场却是其存在的根本依据。可以说,没有合适的生活现场,就不会有庙会及献戏活动,所以我们要理解庙会献戏就必须回归到参与者的生活现场,解读村民基于生活体悟赋予献戏的多重意义,也许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庙会献戏与村民生活之间的内在关系。
李向振
共17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