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青岛大学外语学院

作品数:495 被引量:916H指数:13
相关作者:徐莉娜卞建华宫英瑞岳玉庆孟宪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47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4篇语言文字
  • 70篇文化科学
  • 65篇文学
  • 16篇经济管理
  • 9篇政治法律
  • 6篇哲学宗教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艺术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历史地理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军事
  • 1篇理学

主题

  • 91篇翻译
  • 51篇英语
  • 51篇教学
  • 27篇语言
  • 25篇英译
  • 24篇文化
  • 14篇语言学
  • 14篇小说
  • 13篇文学
  • 13篇课堂
  • 12篇语篇
  • 12篇语义
  • 11篇叙事
  • 11篇外语
  • 10篇英语教学
  • 9篇译本
  • 9篇语料
  • 9篇语料库
  • 9篇目的论
  • 9篇跨文化

机构

  • 358篇青岛大学
  • 9篇中国海洋大学
  • 6篇北京外国语大...
  • 4篇南开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北京语言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青岛科技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黑龙江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上海外国语大...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自然资源部第...
  • 1篇东北大学
  • 1篇大阪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北京石油化工...

作者

  • 27篇卞建华
  • 18篇徐莉娜
  • 14篇宫英瑞
  • 12篇岳玉庆
  • 10篇王薇
  • 9篇顾菲
  • 6篇崔玲
  • 6篇杨剑
  • 5篇于华
  • 5篇陈骏飞
  • 5篇张铭涧
  • 5篇邱琳
  • 4篇吕公礼
  • 4篇张科蕾
  • 3篇王艺霖
  • 3篇段丽君
  • 3篇赵洪玮
  • 3篇王坤
  • 3篇郭翠
  • 3篇孟宪华

传媒

  • 25篇海外英语
  • 19篇东方论坛—青...
  • 18篇海外文摘
  • 8篇解放军外国语...
  • 6篇青岛大学师范...
  • 6篇郑州航空工业...
  • 6篇科教文汇
  • 6篇天津外国语大...
  • 5篇中国翻译
  • 5篇山东外语教学
  • 5篇外语研究
  • 5篇英语广场(学...
  • 5篇今古文创
  • 4篇外国文学动态
  • 4篇外语界
  • 4篇外国文学
  • 4篇青岛职业技术...
  • 4篇翻译界
  • 4篇求知导刊
  • 3篇外语与外语教...

年份

  • 2篇2025
  • 18篇2024
  • 27篇2023
  • 24篇2022
  • 37篇2021
  • 35篇2020
  • 23篇2019
  • 21篇2018
  • 12篇2017
  • 17篇2016
  • 9篇2015
  • 14篇2014
  • 14篇2013
  • 15篇2012
  • 10篇2011
  • 18篇2010
  • 10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9篇2006
4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态批评视域下荷尔德林与海子家乡主题诗的比较被引量:1
2018年
生态环境及人类精神世界的和谐问题已成为时下最引人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出发,通过自然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精神生态学三个角度对两位不同时代和国籍的诗人——荷尔德林与海子的家乡主题诗进行对比,分析诗作异同背后蕴藏的原因,探讨其诗作中的生态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启迪。
苗迪陈骏飞
关键词:生态批评荷尔德林
美国“9· 11”小说中的时空记忆场
2022年
2001年以降,以“9·11”恐怖袭击事件为叙事要点的美国“9·11”小说,从多角度、多层次塑造时空记忆场的方式,唤醒、再生后“9·11”时代文化记忆。本文运用诺拉的“记忆场”概念,分别从时间记忆场和空间记忆场两方面入手,着重探讨美国“9·11”小说如何呈现“此刻”(2001年9月11日“那一天”)和“此地”(世贸双塔和“归零地”)等相对固定的时空记忆场,又是如何从“记忆场”渡进“纪念地”书写,进而揭示美国“9·11”小说时空记忆场的动态演变特征。本文认为,“记忆场”到“纪念地”的书写使美国“9·11”小说摆脱了常见的创伤书写带来的负面观感,产生了时间进程延续与空间秩序重建的双重意义。
王薇
关键词:纪念地
翻译中主题句取向的语用视点被引量:2
2010年
汉语是主题突出语,英语是主语突出语。本文从语用的角度探讨了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语言在分析手段、衔接与连贯策略和交际效果上的差异。文章指出主题句不宜采用句法结构分析方法,而应采用话语分析方法。就语篇性而言,主题语能够控制说明语的语义指向和衔接形式。就语用效果而言,话语标记的强弱是衡量翻译句式结构调整合理性和适度性的标准。
徐莉娜
关键词:话语标记
金英夏小说的后现代主义特征研究——以小说《吸血鬼》与《紧急出口》为例
2020年
金英夏作为韩国20世纪90年代畅销作家,其小说一经发表便立刻引起强烈反响。以小说《吸血鬼》与《紧急出口》为研究文本,从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角度着手分析其后现代主义倾向,可探究金英夏小说中所折射的韩国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现状及意义。
朱坤路
关键词:不确定性
同质见证与异质记忆:美国“9·11”小说的两次“言说”
2001年以降,以想象、再现"9·11"恐怖袭击事件为题材的美国"9·11"小说层出不穷。美国"9·11"小说以不断发展的虚构方式,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想象性"言说":美国"9·11"小说的初次"言说"主要呈现出言说对象、...
王薇
译底与译心——从《朱门》行香子词的回译看中国经典的回归被引量:1
2020年
回译就是以"译面"为线索寻找和确定"译底"的过程。但在翻译实践中常常出现同一个"译面"对应多个"译心"的情况。本文以林语堂英文小说The Vermilion Gate(《朱门》)中行香子词的回译为切入点,剖析现有汉译本出现不同"译心"的原因,提出中国经典文本的回译应充分利用语境,从上下文获得线索,同时根据译面中出现的关键词语和信息,仔细查找文献,直达"译底",实现经典文献的回归。
栾雪梅卞建华
关键词:《金瓶梅词话》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海外英语读者接受研究
2025年
中国文学的海外接受效度是衡量中国文化渗透力的重要标志,考察中国文学在海外的接受度,对于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活的艺术》作为介绍中国文化的杰出英文作品,对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以美国亚马逊网站与好读网平台上《生活的艺术》的读者书评为依据,对书评数量和星级评级数据进行统计,并对评论文本内容进行梳理,考察《生活的艺术》在海外普通英语读者中的接受状况及其对当代中国文化传播的启示。研究结果表明《生活的艺术》在当代仍在为传播中国文化作贡献。但也有少数批评的声音出现,部分海外读者认为书中的部分观点具有时代局限性性。
隋雅君
关键词:《生活的艺术》
网络谣言传播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2013年
网络发展使得网络谣言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后果。以"蛆橘事件"为背景,构建了网络谣言传播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平均辟谣时间、网民接触速率进行了政策分析。结果表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减少平均辟谣时间,有利于增加网络谣言免疫人群,控制网络谣言的传播范围。
崔玲赵彦
关键词:网络谣言系统动力学
英语双关:分类、特点及翻译被引量:10
2005年
英语双关是重要的英语修辞格之一。本文在英语双关的定义基础上,对其分类及本质特点进行了探讨,并归纳了英语双关译成汉语的几种常用方法。
王璐
关键词:英语双关歧义双重语境翻译
《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研究及其对法语教学的启示被引量:1
2016年
《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是数十年来欧洲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系统总结,它提出的新的外语教学理念与评价体系,对我国外语教学尤其是法语教学具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本文将介绍其提出的外语教学新理念,并分析对我国法语教学带来的有益启示。
邱琳
关键词:法语教学
共3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