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 作品数:6,416 被引量:25,577H指数:53
- 相关作者:汤吉军谢地林木西杨志安于金富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沈阳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吉林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辽宁省国企改革与发展分析
- 1998年起,为了深化国企改革,促进国企发展,辽宁省提出了国企"三年改革与脱困"的目标,即"三年两个大多数",亦即从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在...
- 林木西
- 文献传递
- 个人所得税:一个大众普遍关注的话题
- 1999年
- 个人所得税自1799年在英国诞生以来,经历了两个世纪的发展和完善,目前已经是世界各国普遍开征的一个税种,并成为一些国家的主体税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诞生于1980年,1980年9月10日。
- 杨志安
- 关键词:超额累进税率纳税意识个人所得税法现行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制扣缴义务人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实现按劳分配
- 2012年
- 目前有必要区分理想型按劳分配模式与探索型按劳分配模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条件实施理想型按劳分配模式,但可以实施探索型按劳分配模式,因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按劳分配原则是可以兼容的。应该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阶段而非局部阶段来看待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局部阶段民营经济为主体与整个阶段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并不矛盾。我国目前尚未实现"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原则,但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阶段看,则必然会实现这一分配原则。
- 和军
- 关键词: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有制
- 商业银行业务结构改造与创新被引量:3
- 2005年
- 一、商业银行业务结构改造与创新问题的提出商业银行业务结构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各项业务的构成状况,其主要体现在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收入来源构成结构上.长期以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相应地,利差收入便成了我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盈利来源.而以低资本消耗为特征的表外业务,尤其是中间业务收入比重普遍较低.
- 李文波张俊
- 关键词:商业银行业务银行业务结构中间业务贷款业务利差收入表外业务
- 从需求弹性谈“谷贱伤农”的破解之道被引量:11
- 2007年
- "谷贱伤农"是农业经济中经常遇到的难题。对于这一问题的经济学解释主要是基于需求弹性理论,而要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就是打破"谷贱伤农"形成的两个基本假设:农产品的Ed<1和需求曲线位置不变。基于这一思路,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周健
- 关键词:谷贱伤农
- 东北地区制造业空间集聚时空特征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运用区位熵指数,测算2000—2014年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制造业的集中程度,并运用空间探索性分析(SEDA)探究城市制造业的空间地理集聚特征,结果显示:2000—2014年期间,东北三省城市制造业的集中程度存在明显差距,根据时间演变趋势特点将城市制造业划分为平稳型、波动型、上升型、下降型四种类型;利用邻接和经济两种权重矩阵计算的全局自相关Moran’s I指数均为正值,且表现出相似的"下降—上升—下降"(N型)演变趋势;东北三省制造业空间地理分布格局呈现典型的由南向北递减的阶梯状分布,且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
- 陈阳
- 关键词:制造业
- 有机农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有机农业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社会、生态三者效益的协调统一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与经济发展系统相匹配的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在我国仍然欠缺。该研究以层次分析法为工具,构建有机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描述指标体系建立原则与注意问题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典型方法,建立有机农业发展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 李文温明振
- 关键词:有机农业指标体系
- 新时期税收成本问题研究
- 2002年
- 较早提出税收成本观点的是在税收原理建设中作出较大贡献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他在著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赋税的四大原则,即"平等、确定、便利和最小征收费"。这四项原则,除平等原则外,其余三项皆与税收成本有关。最小征收费原则,要求征收成本与入库税收收入之间比最小;确定原则要求税制不得随意变更。
- 杨志安
- 关键词:税收成本税制建设纳税成本征税成本现行税制
- 数实融合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 2025年
- 从新质生产力形成的一般规律来讲,人们创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动力来源,生产关系变革是生产力的“质”变契机,而数实融合正是通过培育新发展动能和重塑新生产关系而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从现代化产业体系角度来看,数实融合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机制在于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速发展。然而,数实融合在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方面也存在内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不牢、体制机制僵化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夯实数实融合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动力基础;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数实融合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基础;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数实融合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制度生态。
- 杨思莹白桦李政
- 全日制经济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 2015年
- 专业学位作为一种具有特定职业背景的学位,自从其1991年设置起,就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社会建设培养出了大量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状况,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本文以全日制经济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为例,初步探析了进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发展解决对策。
- 李楠王璐梁颜鹏
- 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