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夏大学西部生态与生物资源开发联合研究中心

作品数:137 被引量:1,046H指数:17
相关作者:刘艳华王磊张义凡赵伟罗燕珠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9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0篇农业科学
  • 26篇经济管理
  • 2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3篇生物学
  • 4篇天文地球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历史地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8篇土壤
  • 26篇荒漠
  • 25篇荒漠草原
  • 25篇草原
  • 13篇退耕
  • 13篇退耕还林
  • 13篇群落
  • 10篇生态
  • 10篇柠条
  • 9篇水分
  • 8篇植被
  • 8篇植物
  • 8篇农牧
  • 7篇草地
  • 6篇植物群
  • 6篇植物群落
  • 6篇生态系统
  • 6篇土壤水
  • 6篇农牧交错带
  • 6篇物量

机构

  • 135篇宁夏大学
  • 8篇中国人民大学
  • 5篇宁夏农林科学...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北方民族大学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中国科学院生...
  • 2篇宁夏农业综合...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42篇宋乃平
  • 29篇陈林
  • 24篇杨新国
  • 17篇王磊
  • 15篇李国旗
  • 15篇璩向宁
  • 13篇刘艳华
  • 13篇陶燕格
  • 13篇张义凡
  • 12篇李学斌
  • 12篇刘学东
  • 11篇陈彦云
  • 9篇王磊
  • 8篇徐坤
  • 8篇何彤慧
  • 8篇赵伟
  • 5篇白明生
  • 5篇王磊
  • 5篇李艳春
  • 5篇贾卓

传媒

  • 8篇北方园艺
  • 7篇水土保持研究
  • 7篇干旱区资源与...
  • 7篇农业科学研究
  • 6篇西北植物学报
  • 5篇水土保持通报
  • 5篇草业科学
  • 5篇宁夏农林科技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干旱地区农业...
  • 4篇贵州农业科学
  • 3篇资源科学
  • 3篇生态学报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干旱区研究
  • 3篇宁夏工程技术
  • 3篇生态环境学报
  • 3篇第八届西部论...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1
  • 6篇2019
  • 9篇2018
  • 6篇2017
  • 10篇2016
  • 3篇2015
  • 8篇2014
  • 7篇2013
  • 7篇2012
  • 14篇2011
  • 15篇2010
  • 9篇2009
  • 11篇2008
  • 13篇2007
  • 8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1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宁夏中部区域开发和生态变化的回顾与反思
宁夏中部地区北与宁夏平原为邻,南以麻黄山一罗山、黄家洼山南麓一线与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相隔,该区地处中国北方半干旱农牧交错带,年降水变率大,地表沙质疏松,春季少雨多风,加上过度的人为活动,以及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致...
璩向宁
关键词:生态环境农牧交错带土地承载力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
文献传递
围封与放牧对荒漠草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以宁夏盐池典型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选择围栏封育区和围栏外放牧区的芨芨草群落和沙蒿群落,研究围封与放牧区2种群落草地的含水量、pH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放牧干扰对荒漠草原土壤水分和pH均表现出显著影响(P<0.05),沙蒿群落土壤含水量各层在放牧干扰下比围栏区相应高12.0%、12.3%和16.6%,芨芨草群落各层均表现为围封区含水量大于放牧区,放牧区土壤pH明显低于围封区;除速效磷(AP)以外,其它养分元素含量均呈现为围封区大于放牧区,围封内外土壤的有机碳(SOC)、全氮(TN)、速效氮(AN)、速效磷(AP)、速效钾(AK)的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对全磷(TP)、全钾(TK)的影响不明显;芨芨草群落各层土壤各指标含量均比沙蒿高,同时相对增幅也大。
张义凡陈林杨新国刘学东李学斌
关键词:围封放牧土壤理化性质
从宁夏原州区的调查看退耕还林政策的不足被引量:11
2005年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5年来成效明显,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国家放缓退耕还林进度,检讨政策不足十分必要。依据在宁夏原州区各相关部门和73个农户的实地调查,提出了退耕还林政策4个方面的问题和初步改进建议。即补助标准总体较高,长期大面积补偿,国力难以支撑,还会扭曲退耕还林还草的目标;退耕补助期限过短,在补助到期之后与退耕地见效之前的过渡期太长,不利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粮食补贴政策的变化不利于稳定退耕农户的生计;退耕还林地产权安排仍显僵硬,农民受益没有保障。
宋乃平陶燕格王磊刘艳华马忠玉
关键词:退耕还林政策粮食补贴
农牧交错带不同类型农牧户农业生态系统结构评价被引量:7
2008年
在农牧户调查的基础上,将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11个典型村的82个抽样农牧户分为五类家庭农业生态系统:Ⅰ.种植业;Ⅱ.工副业;Ⅲ.种植业-畜牧业;Ⅳ.种植业-工副业;Ⅴ.种植业-畜牧业-工副业。采用组分优势度、结构优势度和复合系统稳定性指标,对五类农牧户的生态系统结构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农牧户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随经营内容增多和产业链延长而增强,并受退耕还林政策的影响。在退耕还林补助停发以后,各类型农牧户生态系统的均衡性和稳定性都不同程度的降低,尤其对以种植业为主的农牧户影响更显著。
李艳春贾卓宋乃平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
围封对短花针茅植丛土壤颗粒组成和养分富集的影响
2019年
以一体化土壤采集器为试材,采用植丛内外差值百分比法,以围封退化短花针茅草地为研究对象,临近自由放牧草地为对照(CK),对比研究了荒漠草原短花针茅植丛对土壤颗粒组成和SOC和TN的富集效应在空间上的变化,以期探讨植丛对土壤富集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富集率"E"值而言,粘粒(<2μm)和砂粒(50~2 000μm)的富集格局大致趋势相反,生境和土层深度对粉粒(2~500μm)的富集均无显著影响(P>0.05)。SOC在6~8 cm土层放牧区显著高于围封区,12~14 cm土层围封区显著高于放牧区;TN则在4~6 cm土层围封区显著高于放牧区,12~14 cm土层放牧区显著高于围封区(P<0.05)。沿土层深度垂直变化,颗粒组成仅放牧区砂粒在12~14 cm土层"E"值显著增高(P>0.05);SOC围封区0~2 cm土层"E"值显著高于其它土层(P<0.05),TN放牧区呈先减少后增高"V"型变化,4~8 cm土层"E"值显著降低(P<0.05),放牧区的SOC和围封区的TN都无显著变化(P>0.05)。粘粒与砂粒的"E"值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粉粒与粘粒、粉粒与砂粒的"E"值相关关系逆转;颗粒组成与SOC、TN的"E"值相关性都不显著(P>0.05)。总之,围封并未使短花针茅植丛对土壤粘粒的整体富集率增大,反而有所降低;但围封确推动了土壤粘粒和SOC表聚型富集;土壤SOC和TN的富集是2个独立的过程,围封都有利于任意土层TN的富集。
苗翻杨新国古君龙杨东东
关键词:短花针茅围封
中国退耕还林政策评估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本文在宁夏原州区与贵州关岭县退耕还林项目实施状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方法,对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的目标、制度机制、政策执行及其效果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估。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退耕还林政策设计、规范项目各环节实施程序的政策建议,对保证我国退耕还林项目的成功实施及其生态环境建设成果巩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马忠玉宋乃平郭颖
关键词:退耕还林生计
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外业调查技术方法探讨被引量:23
2018年
中药资源普查外业调查工作任务艰巨、工作量大,采用合理、高效的工作方法对顺利开展外业调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普查实际情况,总结了普查工作中的经验,对开展普查外业调查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刘华李明李吉宁
关键词:中药资源
不同水质评价方法的适用性研究——以沙湖为例被引量:14
2010年
分别运用综合指数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度法对沙湖在2009年的16个监测点的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对不同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考虑各方法的评价结果,得出关于沙湖水质比较准确、客观的结论。最后,比较3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将不同方法相结合更能真实地反映水质状况的结论。
罗燕珠璩向宁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法
荒漠草原2种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和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灌丛土壤养分“肥岛”效应被引量:26
2016年
“肥岛”是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灌丛植被富集养分、维持自身生存的普遍现象,其对灌丛以及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都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和油蒿(Artemisia ordosica)2种不同植被类型灌丛的3种生境(冠下、冠缘和灌丛间地)的土壤进行采样、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1)柠条和油蒿灌丛均存在“肥岛”现象,主要在表层土壤(0~20cm)表现得最为明显,其土壤养分指标与灌丛间土壤的差异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2)从“肥岛”的空间尺度来看,油蒿“肥岛”的水平范围超出了本身冠幅覆盖区,而柠条“肥岛”相对小于本身冠幅覆盖区,其作用深度亦小于油蒿,体现了灌丛对土壤养分富集的物种效应;3)同一物种灌丛对土壤不同养分元素的富集作用有差异性。总体来说,研究区灌丛“肥岛”的发育具有明显的物种效应,相对柠条而言,油蒿灌丛土壤养分聚集效应更明显,其原因主要是油蒿灌丛低矮和茂密的冠层空间结构更利于凋落物的捕获与保存,较多凋落物的输入与土壤结构和养分间的正反馈机制加速了油蒿冠下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使其“肥岛”效应能达到更广、更深的空间范围。
刘学东陈林杨新国赵伟李学斌
关键词:灌丛植被
从农户调查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路径选择问题被引量:11
2006年
为了校正退耕还林草工程操作方面的偏差,用正确的路径保证政策目标的实现,对案例地区———宁夏原州区做了有关政府部门和典型村的农户等2个层面的调查。考察了退耕还林草实施的目标、过程、方式、进度安排,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各部门的政策建议;访问农户的家庭基本情况、退耕还林草工程参与情况、农地地块退耕前后的利用和投入产出状况、家庭各业生产情况等。结果表明,原州区在实施退耕还林路径上尚存在以下4个方面的主要问题:(1)尊重农民意愿不够;(2)对工程完成后农民的生计考虑不够;(3)工程操作中的乔灌草搭配与自然地理环境不相符;(4)退耕还林工程没有科学规划,操作上的随意性较大。为此提出3条基本建议:(1)加强对退耕还林科学问题的研究,增强政策的科学性;(2)科学规划,实事求是地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3)创造公正的政策环境,让农民做出正确选择。
宋乃平刘艳华杨洋陶燕格王磊
关键词:退耕还林草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