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淮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

作品数:131 被引量:844H指数:13
相关作者:刘天骄肖家军王春花杜晓光李秋娜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生物学
  • 31篇农业科学
  • 2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4篇文化科学
  • 7篇医药卫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理学

主题

  • 21篇教学
  • 12篇污染
  • 10篇重金
  • 10篇重金属
  • 9篇生物学
  • 9篇教学改革
  • 8篇活性
  • 8篇高校
  • 7篇植物
  • 7篇细胞
  • 6篇蛋白
  • 6篇幼苗
  • 6篇物量
  • 6篇抗氧化
  • 6篇课程
  • 5篇油菜
  • 5篇种子
  • 4篇抑菌
  • 4篇园林
  • 4篇栽培

机构

  • 130篇淮南师范学院
  • 9篇安徽农业大学
  • 7篇安徽大学
  • 5篇安徽理工大学
  • 4篇合肥工业大学
  • 4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计量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河南牧业经济...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贵州省农业科...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安徽工程科技...
  • 1篇嘉兴学院

作者

  • 29篇王顺昌
  • 20篇汪承润
  • 20篇罗勋
  • 18篇王云
  • 12篇谢影
  • 10篇童贯和
  • 10篇刘天骄
  • 10篇刘玲
  • 9篇王春花
  • 8篇施翠娥
  • 8篇鲁先文
  • 8篇陈锦云
  • 8篇程滨
  • 7篇涂俊芳
  • 7篇杜晓光
  • 7篇张际峰
  • 6篇李秋娜
  • 6篇肖家军
  • 5篇王勤英
  • 5篇朱其顺

传媒

  • 26篇淮南师范学院...
  • 10篇安徽农学通报
  • 10篇生物学杂志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
  • 3篇环境化学
  • 3篇中国组织化学...
  • 3篇科技信息
  • 2篇生态学报
  • 2篇稀土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科教文汇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2篇陇东学院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生命科学

年份

  • 1篇2016
  • 6篇2015
  • 17篇2014
  • 13篇2013
  • 18篇2012
  • 25篇2011
  • 27篇2010
  • 14篇2009
  • 9篇2008
1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种人工湿地组合在不同进水负荷条件下的净化效果被引量:2
2014年
研究了单级垂直向上流(vertical up-flow,VUF)和单级垂直向下流(vertical down-flow,VDF)潜流式人工湿地组合在不同进水负荷条件下的污染物降解效果。结果表明,VDF-VUF人工湿地组合是最优的两级垂直潜流式人工湿地组合,在进水负荷(C/N=5)条件下其可以达到最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COD和TN的去除率都受到了季节变化、湿地系统组合变化以及两者的综合作用的显著影响(P<0.05);TP的去除仅受到季节变化的显著影响(P<0.05);TOC去除率仅受到湿地系统组合和季节变化的显著影响(P<0.05)。
程滨盛樱子张慧
关键词:污水处理
久效磷对秀丽隐杆线虫实验种群动态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以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为受试生物,监测久效磷对生态系统中非靶生物的毒性。方法将线虫在不同浓度(0.02、0.2和2 mmol/L)久效磷中染毒4 h,急性中毒之后采用半流体培养基"挂滴法"对线虫进行培养和生命表实验。结果 0.2和2 mmol/L浓度组的平均寿命(e0)分别为7.57和5.91 d,比对照组(20.03 d)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2和2 mmol/L浓度组的总繁殖率(TFR)分别为255.77和163.22,比对照组(298)低(P<0.05);0.2和2 mmol/L浓度组的净增殖率(R0)分别为201.90和116.68,比对照组(296.41)低(P<0.05);0.2和2 mmol/L浓度组的内禀增长率(rm)分别为1.238 d-1和1.140 d-1,比对照组(1.383 d-1)低(P<0.05);e0、R0、TFR和rm都随久效磷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存在剂量-效应关系。结论种群的平均寿命、净增殖率、总繁殖率和内禀增长率对久效磷敏感,可以用于指示久效磷在环境中的污染情况。线虫生命表实验可以同时检测多个生命周期特征,这些参数整合为一个参数(rm)来指示出种群对污染物的生态毒理效应,对于污染物的物毒性评估是很有价值的。
王春花李朝品
关键词:秀丽隐杆线虫久效磷生态毒性
高校生物实验室低值物品的管理与探索被引量:7
2013年
低值物品是高校生物实验教学与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如何加强科学化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保证实验教学和科研的顺利进行,在高校实验室工作中非常重要。针对目前高校生物实验室低值物品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改革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合理配置和使用资源、提高实验低值物品利用率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朱其顺
关键词:生物实验室
视神经年龄相关的形态学变化研究进展
2010年
处于衰老过程中的视神经呈现出年龄相关变化。主要包括视神经纤维髓鞘的老化崩解、纤维显著丢失、纤维直径减小及其对兴奋的传导速度减慢;视神经胶质细胞显著增生。视神经纤维衰老性改变可能导致视觉功能的衰退;胶质细胞的增生可能对维持视神经的形态及延缓视神经进一步衰老起保护作用。
罗勋王云
关键词:视神经年龄相关神经纤维胶质细胞
泥鳅和黄鳝18S rRNA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通过自行设计引物,扩增且测定了泥鳅和黄鳝18S rRNA基因部分序列,并讨论了后生动物18S rRNA基因的碱基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泥鳅和黄鳝的18S rRNA基因部分序列长度均为1204 bp,泥鳅该基因序列GC含量为53.74%,黄鳝该基因序列GC skew为0.082,两条序列同源性为99.67%.将它们和大西洋鲑3个物种的18S rRNA基因与其线粒体12S rRNA,16S rRNA,Cytb和D-loop区4基因进行序列比较,发现核18S rRNA最保守,而线粒体D-loop区基因进化速率最快.从GenBank中选择已测定的4种鱼纲动物和11种脊索动物的同源序列,分别运用NJ法、MP和ML法,构建6种鱼纲动物和13种脊索动物的分子系统树,结果均显示,在鱼纲动物系统树中,6种鱼纲动物被分为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两大支;在脊索动物的系统树中,鱼纲与脊椎动物的四足类形成姐妹群,表明它们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张际峰蒋磊牛坤汪承润程滨
关键词:泥鳅黄鳝RRNA基因
新型无土栽培基质配比对4种叶菜类蔬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煤矸石、油菜秸秆等组成的栽培基质为例被引量:12
2012年
采用煤矸石和腐熟油菜秸秆为无土栽培基质原料,以菜园土为对照(CK),无土栽培基质分别设T1、T2、T3、T4、T5共5个处理,各处理煤矸石与腐熟油菜秸秆配比(体积比,v/v)分别为2∶8、3∶7、4∶6、5∶5和6∶4。分析测定了各处理基质的理化特性,并在人工光照室内用盆栽方法栽培白菜、生菜、菠菜和苋菜4种叶菜类蔬菜,分别于定植后30d和55d测定株高、叶片数、根冠比及鲜重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5种混合无土栽培基质的容重较低,水气比合理,营养丰富,适合进行蔬菜栽培。在5种混合基质上栽培的4种蔬菜的株高、叶片数、根冠比及鲜重均显著高于CK,其中以T3混合基质上生长的4种蔬菜的各项指标均最高,其次为T2和T4,T1、T5较低。说明对于4种叶菜类蔬菜无土栽培基质的配比以T3处理最佳,且显著优于土壤栽培。
童贯和张科贵刘天骄罗勋
关键词:煤矸石油菜秸秆无土栽培基质叶菜类蔬菜生长发育
浅层地下水中氟的迁移试验研究——以安徽淮北平原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为研究地下水中氟离子的迁移规律,利用自制饱和-非饱和柱状试验模型,用分层充填法近似模拟土壤地层结构,采用先注入NaF示踪原液,再进行清水动态淋滤的过程近似模拟氟元素在土壤地下水中的运移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同一时间,不同深度,氟离子在迁移过程中浓度峰值沿程逐渐衰减,穿透曲线有严重的拖尾现象;不同时间,同一深度,氟离子浓度变化呈指数递减规律,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和深度的增加,氟离子浓度的迁移速度趋缓,逐渐聚集。这可以解释淮北平原地下高氟水的形成主因:土壤和地层中的含氟矿物中的氟离子经长期淋滤、溶滤、水合作用迁移入地下水,结合有利的水化学条件,导致浅层水中的氟离子浓度逐渐增加,成为高氟水。
朱其顺许光泉王顺昌刘天骄
关键词:浅层地下水迁移
大别山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调查被引量:18
2014年
为掌握大别山地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于2006年9月起至2013年6月通过53条样线对大别山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别山地区共发现两栖爬行动物56种,隶属4目16科。其中两栖动物2目8科21种,爬行动物2目8科35种。大别山地区两栖、爬行动物的分布型主要为南中国型,动物区系类型则主要为华中型和华南型。黄喉拟水龟(Mauremys mutica)、黄脊游蛇(Coluber spinalis)、平鳞钝头蛇(Pareas boulengeri)、棕黑腹链蛇(Amphiesma sauteri)和福建颈斑蛇(Plagiopholis styani)为该地区的新纪录,大别山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dabieshanensis)为近期在大别山地区发现的蛇类新种。东方蝾螈(Cynops orientalis)、中华大蟾蜍(Bufo gararizans)、泽陆蛙(Fejervarya multistriata)、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为两栖类的优势种,中国石龙子(Eumeces chinensis)、蝘蜓(Sphenomorphus indicus)、北草蜥(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赤链蛇(Dinodon rufozonatum)、王锦蛇(Elaphe carinata)、虎斑颈槽蛇(Rhabdophis tigrinus)和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为爬行类的优势种。鉴于大别山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的丰富度和动物区系的代表性,应加强对该地区两栖爬行动物的保护工作。
潘涛周文良史文博赵凯陈锦云汪文革储俊蒲发光顾长明张保卫
关键词: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动物区系分布型
高校生物实验室主要污染物的环境危害与对策被引量:6
2011年
高校生物实验室作为一个小型污染源,其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性不容小视,也是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的环境问题。对高校生物实验室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分类,综合分析它们对人体和周围环境的危害性,总结各种污染物的处理办法,提出了减小实验室污染的对策和建议。
朱其顺刘天骄
关键词:生物实验室污染物环境危害
新建师范类本科院校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3
2011年
生态学是师范类本科院校生物学各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本文围绕生态学课程特点和教学改革目标,阐述了提高生态学教学质量提高途径,提出了解决生态学教学中所面临问题的对策。
陈锦云
关键词:生态学课程改革教学质量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