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品数:7,405 被引量:12,973H指数:33
相关作者:赵炎秋杨经建彭泽润汤素兰赵树勤更多>>
相关机构: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城市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561篇期刊文章
  • 14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45篇文学
  • 1,434篇语言文字
  • 918篇文化科学
  • 348篇艺术
  • 324篇哲学宗教
  • 308篇历史地理
  • 106篇政治法律
  • 104篇社会学
  • 98篇经济管理
  • 2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1篇军事
  • 1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建筑科学
  • 8篇农业科学
  • 8篇理学
  • 5篇生物学
  • 4篇医药卫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914篇文学
  • 641篇小说
  • 421篇文化
  • 343篇叙事
  • 335篇汉语
  • 274篇教学
  • 239篇语文
  • 230篇方言
  • 218篇教育
  • 216篇艺术
  • 188篇语言
  • 177篇女性
  • 176篇代文
  • 168篇审美
  • 151篇诗歌
  • 141篇美学
  • 136篇文教
  • 135篇电影
  • 122篇诗学
  • 107篇文艺

机构

  • 6,703篇湖南师范大学
  • 39篇湖南城市学院
  • 32篇衡阳师范学院
  • 30篇中南大学
  • 27篇湖南第一师范...
  • 23篇湖南工业大学
  • 2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0篇华中师范大学
  • 20篇湖南省文联
  • 17篇湖南大学
  • 17篇邵阳学院
  • 16篇中国社会科学...
  • 15篇湖南科技大学
  • 14篇长沙理工大学
  • 14篇湖南科技学院
  • 13篇北京师范大学
  • 13篇湖南工程学院
  • 13篇暨南大学
  • 13篇湖南涉外经济...
  • 13篇南华大学

作者

  • 190篇赵炎秋
  • 159篇杨经建
  • 133篇彭泽润
  • 91篇赵树勤
  • 63篇罗昕如
  • 61篇岳凯华
  • 56篇蒋振华
  • 54篇蒋冀骋
  • 53篇谭桂林
  • 51篇郑贤章
  • 50篇汤素兰
  • 46篇刘长华
  • 46篇唐贤清
  • 46篇何林军
  • 44篇吕双伟
  • 42篇周仁政
  • 42篇胡海义
  • 39篇张文初
  • 37篇温庆新
  • 37篇颜翔林

传媒

  • 468篇中国文学研究
  • 428篇湖南师范大学...
  • 209篇古汉语研究
  • 106篇理论与创作
  • 97篇湘南学院学报
  • 97篇湖南工业大学...
  • 90篇美与时代(美...
  • 73篇文学评论
  • 73篇云梦学刊
  • 72篇求索
  • 72篇湖南科技学院...
  • 72篇现代语文(下...
  • 67篇湖南大学学报...
  • 63篇邵阳学院学报...
  • 62篇怀化学院学报
  • 59篇创作与评论
  • 56篇湖南城市学院...
  • 48篇船山学刊
  • 48篇武陵学刊
  • 42篇现代语文(中...

年份

  • 6篇2024
  • 246篇2023
  • 251篇2022
  • 298篇2021
  • 302篇2020
  • 318篇2019
  • 224篇2018
  • 265篇2017
  • 316篇2016
  • 299篇2015
  • 254篇2014
  • 243篇2013
  • 197篇2012
  • 257篇2011
  • 290篇2010
  • 292篇2009
  • 250篇2008
  • 347篇2007
  • 264篇2006
  • 228篇2005
7,4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虚构写作主体的自律性与反自律性——以梁鸿“梁庄三部曲”为中心
2022年
梁鸿的“梁庄三部曲”作为非虚构文学的典型代表,书写跨时长而内容丰富,为非虚构写作主体的研究提供了较好蓝本。非虚构写作主体同时具有自律性与反自律性,其反自律性是为众人所知的,如对文体边界的突破、对文本的介入等,然而却少有人注意到其自律性。非虚构作家并非“叙事的君王”,应受到一系列要求限制,非虚构写作主体的身份转换及策略性隐身,以及对审美的追求均应体现出其自律性。以更加全面的角度进一步剖析非虚构写作主体,并结合具体文本才能从作者角度对非虚构文学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陈连萍
关键词:写作主体自律性
诗歌叙事与小说叙事(提纲)
叙事理论传入中国之后,小说叙事受到批评家们的普遍关注,相对而言,诗歌叙事则很少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其实,诗歌叙事在诗歌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是因为诗歌中有叙事诗这一大类型,也因为在抒情诗中,"情"往往要通过"事"表现出...
赵炎秋
文献传递
孔子论信——兼论信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被引量:1
1995年
孔子提出的第一个最具有意义的道德范畴是仁,这是学术界都知道的,也是讨论最多的。但是,孔子还提出了另一个最具有意义的道德范畴:信,而人们就注意较少。对此,我认为在研究仁的同时,必须充分研究信,并发挥其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 一。
谭承耕
关键词:道德规范孔子道德范畴诚实守信现代社会《论语》
论段号及其语篇功能被引量:3
2001年
段不是通常认为的语篇结构单位 ,它是以段号为标识的语言片断。段号是书面语言中通过换行和退格形成的与标点符号类似的标识符号 ,是书面语言的辅助表达工具。段号具有醒目突出的特点 ,可以 ( 1 )表示思维变化 ;( 2 )表示转折 ;( 3)表示强调 ;( 4 )表示人物、话论转换 ;( 5)罗列事项 ;( 6 )标记特殊内容等。段号还可以与标点符号结合使用 ,增强书面语篇的表现力。
聂仁发
关键词:标点符号语篇功能汉语
“神+X/XX”格式的语法语用功能考察被引量:4
2015年
文章通过对语料的统计分析,从共时平面考察了"神+X/XX"格式的语法特征,认为随着"神"的虚化、泛化,"神+X/XX"结构日益固定,有词汇化倾向。从语用功能看,"神+X/XX"结构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和礼貌原则,既可用于褒义赞美,也可用于委婉的贬义讽刺。
卢刚
关键词:虚化词汇化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研究——基于哲学解释学的视角
2016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仅仅把“对话”当做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技巧,过度关注“怎么做”的问题,而缺乏对前提“为什么做”进行充分反思。“对话”是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他认为教育对话实质上就是对话主体从对话者各自的前理解结构出发而达成的一种视域融合。
刘梦雅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哲学解释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实践伽达默尔视域融合
新历史主义在电影中的一次有益探索——评张艺谋影片《英雄》
2004年
《英雄》借助一种独特的叙事策略,表达了编导者对历史的深层思索,在探求历史与文本、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中,对历史做出了另一番解读。
曾耀农童业富
关键词:《英雄》新历史主义叙事策略主体性
西方影响与九叶诗人的新诗现代化构想被引量:11
2001年
本文从九叶诗人与西方现代派的关系出发 ,探讨这一诗派关于中国新诗现代性建构主张的先锋意义 ,以及他们的诗歌实验对中国新诗现代性建构基本范型所作出的贡献。作者认为 ,正是九叶诗人对包含、置疑两种诗语形式的借鉴、融化与创造 ,使中国新诗在现代性构置上与西方最前卫的现代派诗歌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也使中国新诗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出现了质的变化。
谭桂林
关键词:九叶诗人西方现代派现代派诗歌范型语形
文学作品的文化审美超越
2004年
在文学艺术中,美蕴含在内容与形式的和谐中,体现为情感的有效物态化;因而作品美是创作主体情感力量的形式化,文学解读活动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审美的精神超越。故从美学的视角来观照文学作品,确立文学作品的文化审美品格,意味着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文学作品,充分地看到它的特殊性、复杂性和完整性,从而更准确、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
罗靖张倩
关键词:文学作品文化审美审美体验
雅俗合流:论90年代散文的发展态势
2006年
20世纪90年代“散文热”的出现与文化转型期的到来密切相关。理性散文与通俗散文并存,形成了雅俗合流的创作格局,共同促成了当代散文创作的繁荣与苍白。
易瑛
关键词:散文文化转型通俗
共67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