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品数:4,386 被引量:12,309H指数:34
相关作者:何加铭彭宗举陈芬简家文钱江波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65篇期刊文章
  • 683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6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423篇电子电信
  • 274篇理学
  • 192篇化学工程
  • 169篇文化科学
  • 138篇机械工程
  • 121篇一般工业技术
  • 84篇电气工程
  • 31篇交通运输工程
  • 27篇经济管理
  • 26篇医药卫生
  • 25篇建筑科学
  • 20篇天文地球
  • 18篇金属学及工艺
  • 1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2篇政治法律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自然科学总论
  • 8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主题

  • 406篇图像
  • 305篇网络
  • 247篇电路
  • 237篇视频
  • 211篇传感
  • 192篇传感器
  • 191篇感器
  • 146篇功耗
  • 124篇神经网
  • 124篇神经网络
  • 120篇通信
  • 117篇光学
  • 115篇低功耗
  • 104篇教学
  • 102篇光谱
  • 98篇无线
  • 95篇视频编码
  • 94篇信号
  • 92篇计算机
  • 91篇自适应

机构

  • 4,350篇宁波大学
  • 185篇浙江大学
  • 83篇中国科学院
  • 80篇南京大学
  • 34篇宁波工程学院
  • 31篇温州大学
  • 30篇浙江工商职业...
  • 29篇华东理工大学
  • 29篇重庆大学
  • 28篇中国科学院宁...
  • 25篇复旦大学
  • 25篇浙江万里学院
  • 25篇中国科学技术...
  • 24篇东南大学
  • 22篇北京大学
  • 19篇同济大学
  • 14篇杭州电子科技...
  • 13篇宁波城市职业...
  • 13篇嘉兴学院
  • 13篇重庆理工大学

作者

  • 283篇郁梅
  • 250篇蒋刚毅
  • 205篇徐铁峰
  • 199篇戴世勋
  • 193篇聂秋华
  • 191篇汪鹏君
  • 182篇王让定
  • 147篇何加铭
  • 143篇刘箴
  • 128篇夏银水
  • 127篇王晓东
  • 127篇沈祥
  • 126篇刘太君
  • 116篇王训四
  • 115篇彭宗举
  • 112篇陈芬
  • 112篇金炜
  • 101篇赵杰煜
  • 99篇邵枫
  • 95篇简家文

传媒

  • 364篇宁波大学学报...
  • 272篇无线通信技术
  • 140篇数据通信
  • 130篇光电子.激光
  • 118篇计算机工程与...
  • 97篇计算机工程
  • 80篇电信科学
  • 76篇光电工程
  • 70篇计算机应用研...
  • 69篇传感器与微系...
  • 66篇计算机应用
  • 63篇计算机辅助设...
  • 60篇传感技术学报
  • 56篇电子与信息学...
  • 55篇电子学报
  • 55篇浙江大学学报...
  • 52篇电路与系统学...
  • 51篇无线电通信技...
  • 48篇光子学报
  • 46篇物理学报

年份

  • 6篇2024
  • 130篇2023
  • 168篇2022
  • 170篇2021
  • 160篇2020
  • 179篇2019
  • 226篇2018
  • 222篇2017
  • 207篇2016
  • 241篇2015
  • 267篇2014
  • 174篇2013
  • 213篇2012
  • 231篇2011
  • 236篇2010
  • 206篇2009
  • 273篇2008
  • 254篇2007
  • 158篇2006
  • 151篇2005
4,3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ata Matrix码识别技术研究
二维条码本身具有高容量、高密度、纠错能力强、安全强度高等特点,使得二维条码作为信息的载体在信息自动化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手机应用平台的DM码识别方案,并对图像识别过程进行了优化。
胡晓岽何加铭
关键词:二维条码条码识别
文献传递
基于全同态MAC的消息认证算法设计
针对通信信道中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认证问题,本文通过对全同态加密和消息认证码(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MAC)算法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全同态MAC的消息认证算法设计方案.该方案首先在接收端对...
潘钊张跃军丁代鲁
关键词:通信信道数据传输信息安全
一个基于HAS的音频水印检测改进算法
Garcia提出的基于HAS技术的扩谱音频数字水印盲检算法.该算法存在的问题是当嵌有水印的音频受到去同步的攻击时,嵌入的水印无法提取.在Garcia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抵制去同步攻击的分段同步和预处理受损高频的音频水印检...
王让定杜呈透
关键词:音频水印扩谱HAS去同步攻击
文献传递
超声波流量计精度的温压补偿
2016年
超声波气体流量计技术关键在于信号传播时间的测量,然而由于在不同环境下信号衰减程度不同,因此很难确定信号到达时间。针对信号错波问题,提出基于自动增益技术与AGA10标准声速相结合原理,实现信号传播时间的数学模型补偿。其中采用最小二乘法三次多项式拟合与线性插值结合的声速实时计算达到了0.01%精度,使得流量计自诊断技术从网络远程校验运用到流量计现场处理,使系统的实时性得到大幅提高。
王森杨鸣
关键词:声速超声波流量计
复杂声表面波滤波器进化设计
2008年
传统的复杂声表面波滤波器设计方法繁杂,迫切需要简炼的复杂声表面波滤波器设计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声表面波滤波器设计方法,它将变迹的输入和输出叉指换能器进行"分割-求和",以声表面波滤波器中心频率处的插入损耗和旁瓣抑制作为寻优目标,叉指换能器的指条长度作为基因,通过选择、交叉和变异等遗传操作,自动生成复杂声表面波滤波器的输入和输出叉指换能器所有指条长度,进化实例表明,所提出的设计方法能自动、高效地满足所要求设计指标的复杂声表面波滤波器,且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章安良
关键词:声表面波滤波器进化设计染色体
CO气体对极限电流型氧传感器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研究了CO气体对极限电流型氧传感器特性的影响,将小孔型极限电流型氧传感器放置在不同CO体积分数的环境中进行了电学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CO-O2-N2环境中,O2体积分数分别为7.5%,10%,CO体积分数在0.75%~4.25%变化时,传感器的电压—电流特性曲线均有良好的极限电流平台,且极限电流IL随着CO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减小。理论分析在CO-O2-N2环境中IL与-ln(1-(XO-47XCO))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该传感器对CO的上升响应时间与下降响应时间分别在10 s和15 s以内。
周贞简家文吴翔江浩
关键词:CO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在火灾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众所周知,火灾往往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损失,而火灾探测器是实现火灾预警的有效措施.目前很多火灾探测器在内部的MCU中设定了火灾报警阈值,只要发生火灾时,火灾探测器达到该阈值,MCU则会驱动报警模块发出持续的声光报警.随着环境日益复杂,单一传感器只能从单个角度去反应环境情况,逐渐不满足人们的需要,需要配置多个传感器去检测火情,从多个角度去反应火灾情况,能更准确的对火灾进行判断,随着数据量的增多,在报警平台采用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对收到的数据做出分析,判断是否发生火灾,降低火灾误报率,使得火灾检测更加精准.
罗小权潘善亮
关键词:火灾探测器火灾检测
基于非分光红外法的汽车尾气检测装置的设计被引量:5
2019年
为实现对汽车尾气中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以及碳氢化合物的同时检测,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非红外分光法的新型气体检测装置.装置采用了宽光谱热辐射光源IRL715、圆柱形气室结构以及四通道热电堆探测器TPS4339,有效提高系统的测量精度.以STM32为控制电路的核心处理器,并配以相应自开发软件,降低了检测装置的复杂度和模块之间的相互干扰.通过引入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建模修正,并结合粒子群算法对参数进行寻优,可实现多组分混合气体的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证明:该检测装置的相对误差在±1%以内,具有测量精度高和稳定性好的特点,能够满足车辆尾气测量分析的需求.
李辉张鑫简家文
关键词:汽车尾气支持向量机
含偶氮分子的ormocer固体薄膜制备及二阶光学非线性被引量:1
2001年
利用溶胶 凝胶 (sol gel)低温合成非晶态技术 ,以γ 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3 aminopropyl triethoxysilane ,KH5 5 0 )与γ 缩水甘油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 glycidoxy propltrimethoxysilane ,KH5 6 0 )为先驱体 ,把DisperseOrange3(DO3)偶氮分子以 3wt%浓度掺杂到上述溶胶与ormocer(organicmodifiedceramic)体系中。在ITO片上制备成厚度为 4μm的DO3/90KH5 6 0 10KH5 5 0薄膜。经高温电晕极化后 ,用二次谐波发生装置 ,测量出薄膜材料的二次谐波强度 ,并计算出经极化后薄膜材料的 p→p的二阶有效极化系数deff=0 11pm/V。极化 2 4小时后 ,其SHG强度基本保持不变 ,大约为刚极化后的 80 %大小。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介质中KH5 5 0的引入 ,其中 -NH2 基团与DO3中的 -NH2 之间形成了氢键的作用 ,以及由氢键引起的介质材料进一步致密化作用 ,使得DO3分子不易发生弛豫作用 ,而保持极化后的分子状态。
夏海平章践立陈红兵张新民王金浩聂秋华
关键词:DO3电晕极化ORMOCER
一种基于XML的可互操作消息处理模型的研究被引量:8
2001年
传统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因为可扩展与可互操作能力的缺乏而不能满足现在的需要。XML作为一种描述能力很强的元语言 ,有着很好的结构性和可扩展性。提出了一种以XML为基础的消息处理模型XIMSM ,并以该消息处理模型作为EDI,EC ,OA等系统的数据交换基础。
李纲李广锡贺谊
关键词:电子数据交换XML可互操作性
共43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