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职工医科大学医学护理系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孙国庆吴玲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胃癌
  • 2篇内镜
  • 1篇氧化应激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载药
  • 1篇载药纳米微球
  • 1篇早期胃癌
  • 1篇锐器
  • 1篇锐器伤
  • 1篇色素内镜
  • 1篇手术
  • 1篇突出症
  • 1篇椎间盘
  • 1篇椎间盘镜
  • 1篇椎间盘突出
  • 1篇椎间盘突出症
  • 1篇外科

机构

  • 4篇江苏职工医科...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南京市妇幼保...

作者

  • 2篇孙国庆
  • 2篇孙昊
  • 1篇朱祖健
  • 1篇张愈峰
  • 1篇季晨博
  • 1篇胡勇
  • 1篇李晓林
  • 1篇吴玲

传媒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华护理教育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后路椎间盘镜临床应用中的解剖问题探讨
2009年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MED)临床应用中的应用解剖问题。方法:应用MED手术治疗3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并根据临床应用解剖知识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结果:380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24个月。使用Nakai分级标准进行疗效评估,优269例,良88例,可15例,差8例。结论:只要诊断明确,严格掌握适应证,熟练应用脊柱相关解剖知识,灵活选择手术入路,应用MED对LDH患者行单纯扩大开窗或半椎板切除是较理想的方法,并能使绝大多数病例获得满意疗效。
朱祖健张愈峰
关键词:椎间盘镜腰椎间盘突出症内镜外科手术
胃癌特异染色剂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2009年
目的探讨一种胃癌特异染色剂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经20例预试验筛选而最终确定的自配核染色剂进行活体模拟染色试验。标本采自经胃镜及病理确诊的195例胃癌患者。结果胃癌组织均在15%~20%浓度染色剂中短时间(≤30s)内着色,而癌周胃黏膜组织60s及以后才开始着色,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的胃癌在不同浓度染色剂下显色时间有所不同。结论自配核染色剂在特定浓度、短时间内可使胃癌组织特异染色,使肉眼可区别癌周黏膜组织,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胃癌特异染色剂,用于色素内镜诊断早期胃癌。
孙国庆孙昊季晨博
关键词:色素内镜早期胃癌
SN-38载药纳米微球对人胃癌细胞BGC-823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检测喜树碱活性代谢产物SN-38载药纳米微球(SN-38-np)的各项特征,比较该载药纳米微球与裸药抗人胃癌肿瘤细胞BGC-823的效果.方法:用溶剂分散法制备SN-38/PCL-PEG纳米微球.原子力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微球形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SN-38浓度并计算该载药微球载药量、包封率及描绘其体外释放曲线.采用MTT法观察该微球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的生长抑制效果,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结果:微球为不规则的圆形,平均粒径小于100nm.载药量11%左右,包封率80%左右;SN-38纳米微球可稳定溶解于水中且具有良好的缓释特性;MTT结果显示,较低浓度的SN-38载药纳米微球在72h抑制肿瘤效果明显优于SN-38裸药,同时计算IC50发现SN-38载药纳米微球在24h和72h的IC50明显低于SN-38裸药(P<0.05),两者48h时间点的IC50相当;细胞内活性氧(ROS)检测结果显示:裸药和载药微球均可明显诱导ROS产生,在较低作用浓度时,SN-38载药纳米微球可比裸药诱导产生更多的细胞内ROS产物.结论:SN-38载药纳米微球可使细胞内达到并维持有效药物浓度,即使在较低作用浓度下亦可持续有效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效果明显优于相同浓度下SN-38裸药.
孙国庆胡勇李晓林孙昊
关键词:纳米胃癌BGC-823氧化应激
护理专业实习学生锐器伤发生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调查实习学生锐器伤发生的原因、处理及防护,了解护理职业安全教育状况。方法运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随机抽取的180名实习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期间锐器伤的发生率为98.89%,实习期间个人受伤最大值为21次;伤后接种乙肝疫苗的只有19.66%;在医院得到防护指导为62.78%,在学校为13.33%。结论实习学生锐器伤发生率高,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认为增加职业安全教育势在必行,通过培养教师防护理念,积极预防接种乙肝疫苗,提高实习学生的防护能力,以减少锐器伤的发生机率。
吴玲
关键词:锐器伤问卷调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