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 作品数:3,518 被引量:19,300H指数:47
- 相关作者:万淑芸费奇陈绵云岳超源李昌禧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武汉工业学院数理科学系郑州轻工业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 遗传算法求解最佳证券投资组合被引量:11
- 2001年
- 遗传算法作为一种高效并行的全局优化搜索方法,已应用到许多领域。通过将遗传算法引入到证券投资分析领域,对最佳证券组合问题进行优化计算,介绍了利用遗传算法计算最佳证券组合问题的求解步骤。
- 周群孙德宝
- 关键词:遗传算法证券投资
- 灰色区间预测的新方法被引量:21
- 2002年
- 针对具有离散程序大且总体趋势增长的一类序列 ,给出了一种灰色区间预测的新方法 .该方法是先讨论序列的级比 ,对级比选取一些不同的阈值 ,根据不同的阈值对原始数据列进行分组 ,然后对各个分组序列分别建立非等时距的灰色模型 。
- 宋中民
- 关键词:非等时距GM(1,1)模型
- 基于离散粒子群算法的船舶电力系统重构研究
- 船舶电力系统重构是典型的非线性离散优化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了船舶电力系统重构数学模型,采用离散的粒子群算法求解重构问题。算例分析及仿真实例表明,离散粒子群算法可以有效解决船舶电力系统重构问题。
- 关键词:船舶电力系统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统一混沌系统的非线性鲁棒控制器
- 本文应用反馈精确线性化方法给出了受控统一混沌系统的标准型.然后利用线性控制方法对变换后的等价系统进行了鲁棒控制器设计,由此设计出原混沌系统的非线性鲁棒控制器,并证明其具有渐近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用反馈线性化方法设计的非线...
- 江明辉沈轶廖晓昕
- 关键词:统一混沌系统非线性鲁棒控制器渐近稳定
- 文献传递
- 基于CMAC网络的飞行器再入标准轨道制导
- 针对飞行器再入标准轨道制导方法中的参考阻力加速度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将CMAC网络与PID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案。该方案利用传统的PID控制器实现反馈控制,保证系统的稳定,并利用CMAC网络实现前馈控制,提高系统的抗干扰...
- 吴浩吴新显王永骥郑总准
- 关键词:再入制导前馈控制三自由度
- 文献传递
- OPC技术及其在工程船舶实时监控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6年
- 本文简述了OPC技术的由来、特点、技术基础。以一工程船舶实时监控系统设计为例,详细介绍了利用VB开发OPC数据接口的步骤和关键技术。经实船运行验证,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黄珍王永骥潘端隋永强
- 关键词:OPCVISUAL工程船舶监控系统
- 自适应的多目标资源受限的运输任务调度研究
- 2009年
- 针对双目标下的资源受限的运输任务调度问题(RCTTSP),提出一种自适应的多目标混合遗传算法(AMOHGA)。该算法将串行调度启发式方法应用于种群初始化与适应度评估,采用权重求和与分级适应度分配方法进行个体适应度分配,并将基于模糊逻辑控制器的自适应遗传参数调整方法用于提高算法性能。在描述多目标RCTTSP的基础上,给出AMOHGA基本原理,然后针对不同规模测试案例进行实现,并进行了调度结果与算法性能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解决多目标资源受限的运输任务调度问题,并具有良好的算法性能。
- 王剑王红卫
- 关键词:资源受限多目标混合遗传算法模糊逻辑
- 智能控制的技术方法被引量:1
- 2002年
- 分析比较智能控制的技术方法,研究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并指出今后可能的方向。
- 白玫
- 关键词:智能控制技术方法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模糊逻辑自动控制
- 伪并行遗传算法对PID控制器参数的优化仿真被引量:2
- 2005年
- 在对PID控制器参数优化中引入了伪并行遗传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常规遗传算法容易产生的“早熟”现象,收敛速度也进一步提高。由对PID控制器参数优化的计算结果及仿真来看,该算法和常规遗传算法比较起来,超调量减小,调整时间也减小,说明该法是可行而有效的,对其它控制如PI控制等的参数优化也有借鉴作用。
- 邓忠华陈朝晖
- 关键词:伪并行遗传算法PID控制
- 脊髓硬膜外电刺激系统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 2008年
- 目的:设计并研制适用于动物实验的脊髓硬膜外电刺激(ESCS)系统进行测定,为其进一步脊髓损伤(SCI)动物实验研究中的应用提供设备基础及参考参数。方法:健康SD大鼠6只,将设计并研制的ESCE电极置于其椎管内的不同节段,用针极肌电刺激脊髓后肢的肌电活动,以确定最佳刺激部位和参数值;ESCS电极植入1周后开始每天1次ESCS,10 min。并观察大鼠的体重和行为学改变,共56 d。结果:ESCS的最有效部位为脊髓L2节段,刺激强度(100±10)mV,波宽200μs,频率20 Hz。大鼠在植入电极14 d后神经行为学(BBB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术后14~21 d动物体重恢复至术前水平;实验过程中大鼠无不良反应。结论:研制的ESCE系统能满足临床进一步研究的需要,通过植入实验对其参数进行测定,其良好的人机接口提供方便可靠的操作方式,为ESCE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仪器。
- 徐江王熠钊黄晓琳许涛徐琦邢科新王昕何际平
- 关键词:脊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