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KS073)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马丽萍李忠华邹丽娟桂皎陈怡霏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少数民族
  • 2篇社会
  • 2篇社会主义
  • 2篇社会主义核心
  • 2篇社会主义核心...
  • 2篇主义
  • 2篇民族
  • 1篇大学生
  • 1篇信念
  • 1篇少数民族大学...
  • 1篇社会主义核心...
  • 1篇社会主义核心...
  • 1篇主义核心价值...
  • 1篇理想信念
  • 1篇民族大学生
  • 1篇价值观
  • 1篇价值体系
  • 1篇国家认同
  • 1篇核心价值观
  • 1篇核心价值体系

机构

  • 3篇云南民族大学

作者

  • 2篇马丽萍
  • 1篇桂皎
  • 1篇邹丽娟
  • 1篇陈怡霏
  • 1篇李忠华

传媒

  • 2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三峡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云南跨境民族地区的认同及建设被引量:11
2013年
由于受到民族认同的先在性、经济发展的客观差距、教育文化滞后、文化自觉程度相对较低等因素影响,在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困难。一旦不充分具备一定的理性力量(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价值评价的依据,就可能会出现国家认同、政党认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的困难和公民道德的分化,使得云南跨境民族在面对来自境外的国家安全威胁的时候,可能会更多地考虑民族情感而非国家利益;更多地看中利益刺激而非公民道德;更多地尊重民族习惯而非国家法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支撑云南各跨境民族逐步弥合差异而形成共同的目标与追求的理性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是保障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国家安全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思想基础。因此,必须从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大力培养民族干部、加强文化自觉等方面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云南跨境民族地区的建设。
邹丽娟李忠华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2016年
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作为青年群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习俗的影响,他们价值观的形成和培育具有某些特殊性。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人生观,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陈怡霏马丽萍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
边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基于云南省玉溪市、西双版纳州的村寨调查被引量:5
2014年
中国是一个民族构成复杂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稳定的国家认同是国家稳定、巩固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云南省玉溪市、西双版纳州部分少数民族村寨进行调研情况显示,无论是内地少数民族还是边疆少数民族,都对国家、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党的民族方针政策等比较抽象的层面和民族工作原则方面显现出有着高度的认同,这种高度的国家认同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但是在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在政治认知、政治实践和政治参与方面则表现为共同的被动和贫乏,政治社会化程度还处于较低状态。目前,中国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处于历史上的最好时期,在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认同的发展变化中,应不失时机地强化其认同心理,巩固和提升其国家认同及水平。
马丽萍桂皎
关键词:国家认同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