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02104001)

作品数:2 被引量:25H指数:2
相关作者:周维官覃国森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科学院科技公司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毒性
  • 1篇毒性试验
  • 1篇养殖
  • 1篇养殖方式
  • 1篇药物
  • 1篇用药
  • 1篇用药物
  • 1篇越冬
  • 1篇急性毒性
  • 1篇急性毒性试验
  • 1篇半致死浓度
  • 1篇常用药
  • 1篇常用药物
  • 1篇成活率

机构

  • 2篇广西农业职业...
  • 2篇广西科学院
  • 2篇科技公司

作者

  • 2篇覃国森
  • 2篇周维官

传媒

  • 1篇水利渔业
  • 1篇广西科学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3种常用药物对菲牛蛭的急性毒性试验被引量:11
2007年
高锰酸钾24 h半致死浓度LC50为7.67 mg/L,安全浓度SC为0.54 mg/L;强氯精24 h半致死浓度LC50为19.00 mg/L,安全浓度SC为0.97 mg/L;生石灰24 h半致死浓度LC50为83.00 mg/L,安全浓度SC为6.00 mg/L。3种试验药物毒性强弱为高锰酸钾>强氯精>生石灰,安全浓度大小为生石灰>强氯精>高锰酸钾。根据试验结果,建议高锰酸钾不宜作为菲牛蛭的防治药物,生石灰由于品质和浓度配置不易掌握而存在风险应慎用,强氯精可以作为防治菲牛蛭疾病的有效药物。
覃国森周维官周维海覃壬丘毅
关键词:药物毒性试验半致死浓度
菲牛蛭的人工养殖方式试验被引量:20
2008年
于2004年5月8日至2005年3月8日,采用垄沟、池塘和水泥池三种养殖方式进行菲牛蛭的人工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在菲牛蛭的生长期,其条均净增重和成活率分别是:垄沟组1.253g和91.7%,池塘组1.087g和79.3%,水泥池组0.919g和67.3%;垄沟组的净增重和成活率与池塘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与水泥池组比较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池塘组与水泥池组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在菲牛蛭的冬眠期,采用垄沟养殖的菲牛蛭,其越冬后的成活率为85.3%,显著高于池塘组的74.4%(P<0.05),而水泥池组的成活率为0;相对增重率为-12.6%,与池塘组的-13.5%差异不显著(P>0.05)。土壤可提高人工养殖菲牛蛭的成活率并能使其安全越冬,水泥池养殖不适合菲牛蛭的越冬。
周维官周维海覃国森
关键词:养殖方式成活率越冬
共1页<1>
聚类工具0